APP下载

心肺运动测试指导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影响

2019-12-09栾春红杨新利栾丽萍王蓉武艳妮张文雅曹春晖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命质量慢性心力衰竭

栾春红 杨新利 栾丽萍 王蓉 武艳妮 张文雅 曹春晖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测试(CPET)指导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吸氧、休息,给予强心苷、利尿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CPET客观定量评估,精确定制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WMD)、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峰值氧耗量(peak VO2)和无氧阈氧耗量(VO2AT)均明显增加,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增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6MWD水平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同期对照组(z=2.95,P<0.05)。结论CHF患者通过CPET指导心脏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肺运动测试;心脏康复;心肺功能;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B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5-0470-03

doi:10.3969/i.issn.1009-816x.2019.05.028

慢性心力衰竭(CHF)已成为发病率显著上升的心血管疾病[1]。心脏康复是CHF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也是辅助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而运动康复治疗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2,3]。有研究表明心脏运动康复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2]。因此,本文探讨心肺运动测试(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指导心脏康复对CHF患者心肺功能、生命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有效治疗CHF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3)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等。排除标准:(1)未控制高血压;(2)致死性心律失常;(3)漫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或肺血管疾病;(4)间歇性跛行、下肢不稳定性疾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吸氧、休息,给予强心苷、利尿药、血管紧张素11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依据CPET客观定量评估,精确定制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心脏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包括:(1)依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建立标准化管理档案,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及其联系方式等;(2)成立治疗小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标准化管理、体能训练、心理疏导等方面训练,让其了解熟悉CHF相关知识、训练技巧以及6min步行试验(6MWD)方法,制订出详细护理和康复计划,增加适当休闲娱乐互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运动方式包括跑步机、功率自行车和阻抗训练等,康复师根据CPET结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4)运动强度:根据CPET结果对患者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训练从60%强度开始,不超过85%。根据患者心率变化、个人耐受等调整运动强度,对可耐受者每次以5%的强度进行递调整,调整过程中需注意循序渐进,以免造成不良事件;(5)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可由短到长进行调整,一般考虑从30min开始,不耐受者可降为20min,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1h;如果后期设立运动时间相对较长,每个项目之间可设立为1~5min间歇期;(6)运动及监护:患者运动过程中均采用心电遥测系统进行心率监控,训练前后充分热身与放松,如果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面色苍白、头晕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恢复较好的患者可降低运动强度继续进行,及时记录分析查找不耐受原因,必要时重新修订运动处方。患者需定期来医院复诊做全面检查,整个疗程约持续1年。

1.3 观察指标:(1)心肺功能指标: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每隔1个月,采用瑞士席勒公司生产的CPET系统(型号SCHILLER-CS200),使用功率自行车,制定递增功率运动方案,根据患者心肺功能状态及日常活动能力选择合适功率负荷,在医务人员监督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帮助患者运动达到呼吸交换率(RER)>1.05。同步测试并记录心肺功能指标包括峰值氧耗量(peak oxygen consumption,peak VO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equivalent slope of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VE/VCO2slop)、无氧阈氧耗量(anaerobic threshold oxy-gen consumption,VO2 AT),以最后1个月为治疗后数值。(2)生命质量: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SF-36量表分别进行生命质量调查[4]。分别从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活力(VT)、情感职能(RE)、健康变化(HT)和精神健康(MH),9个维度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高。(3)6MWD:治疗前以及治疗期间每隔1个月,所有患者均進行6分钟步行测试。患者需在规定路线内尽自己体能往返行走。在此期间检测并记录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测试结束,计算出患者6MWD[5]。(4)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检测: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液样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NT-proBNP变化水平,试剂盒购于光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5)心功能分级: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相关标准进行分级[3]。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3.0版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心功能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eak VO2和VO2AT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而VE/VCO2slop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增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6MWD、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比较:秩和检验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z=3.36,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同期对照组(z=2.95,P<0.05),见表5。

3 讨论

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炎症、心肌梗死、心肌病等[6]。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肾功能损害等[7]。临床上常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利尿剂等药物治疗,但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8]。以往观念认为CHF患者应减少体力活动,但长期活动量较少则会造成血液黏度增加、运动耐力降低、形成血栓等潜在风险[9],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10]。因此,是否加强运动锻炼已成为医疗工作者与CHF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李葉梅等[11]认为心脏运动康复模式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心脏康复治疗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较多,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二级预防[12]。心脏运动康复的核心内容是运动康复处方制定,而运动耐量的客观定量评估,对患者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至关重要[13]。现阶段常以CPET作为评估手段, CPET是通过对运动中的患者进行连续性心电图、气体代谢参数及血压监测,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最大运动能力,从而客观定量评价心脏储备功能和运动耐力,通过限制性运动心肺试验,能够准确反映出患者的疾病情况,也可反映出临床治疗改善状况[14,15]。

以往研究表明,peakVO2与心功能循环状态密切相关,是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VO2AT标志着无氧代谢的开始,此值越低说明心功能越差;VE/VCO2slop反映通气效率,是心力衰竭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强有力预测因子[6-8]。因此本研究结果说明通过CPET指导心脏康复康复CHF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CPET指导心脏康复使得CHF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这与李叶梅等[1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MWD是一项易行、安全和方便的试验,常用于评定CHF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心肺储备功能。NT-proBNP水平和NYHA心功能分级是反映CHF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均升高,而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6MWD和NT-proBNP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说明CPET指导心脏康复能够明显提高CHF患者心肺储备功能。

综上所述,CHF患者通过CPET指导心脏康复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莹,金艳蓉,杨海燕.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25-27.

[2]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9):714-720.

[3]孙兴国.心肺运动试验在临床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4):347-351.

[4]王红妹,李鲁,沈毅,等.中文版SF-36量表用于杭州市区居民生命质量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35(6):428-430.

[5]刘艳玲,孙兴国,高华,等.心肺运动指导个体化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初步总结报告[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31(4):374-377.

[6]张宇.心脏康复模式对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629-3630.

[7]彭晓红.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51-3052.

[8]苏改生.康复运动指导对稳定期CHF病人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36(S1):96-98.

[9]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0):575-586.

[10]Erceg Y,Despotovic N,Milosevic DP,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chronic heart failure[J].Clinic In-terv Aging,2013,8(2):1539-1546.

[11]李叶梅,李共梅,郭均涛,等.心脏康复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生活质量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462-1465.

[12]Miller WL,Hartman KA,Burritt NIF,et al.Serial biomarker measure-ments in ambulator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the importance ofchange over time[J].Circulation,2007,116(3):249-257.

[13]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等.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强度个体化运动康复处方制定和运动康复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61-2067.

[14]高华,张振英,刘艳玲,等.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3):54 - 57.

[15]孙兴国.生命整体调控新理论体系与心肺运动试验[J].医学与哲学,2013,34(5):22-27.

(收稿日期:2019-1-22)

作者单位:710004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作者简介:栾春红(1982-),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生命质量慢性心力衰竭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舒心通脉组方治疗慢性心衰心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观察与药学监护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防治作用的有效性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
200例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及生命质量分析
针刺配合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生命质量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