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及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2019-12-09许雪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母婴结局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护理

许雪梅

【摘要】 目的:探讨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后对母婴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65例):选择一般护理方法展开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选择一般护理方法+综合护理方法展开护理干预;对比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率(1.54%)、妊娠高血压发生率(1.54%)以及剖宫产率(15.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2%、12.31%、60.00%)(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54%)以及巨大儿发生率(1.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7%、12.31%)(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对患者早产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高膽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巨大儿发生率的降低,作用效果显著,最终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状态以及预后改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护理;母婴结局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医院妇产科多发病之一,主要在妊娠期女性人群中出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母婴结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对此通过有效医护手段对母婴结局进行改善具有显著意义[1]。本次研究将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探讨最佳护理方法,以通过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6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4~37岁,平均年龄为(26.65±1.89)岁;观察组(6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39岁,平均年龄为(27.72±1.03)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属于单胎;2)年龄分布范围为24~39岁;3)伦理委员会批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肿瘤病症;2)存在精神障碍;3)患有免疫功能缺陷病。观察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入组后的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对照组具体为:护理人员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房环境、用药需要做好对应护理工作,前者需要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进行,后者需要做到遵循医嘱[2],观察组具体见3.1~3.6。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早产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巨大儿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展开分析,计数资料(早产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巨大儿发生率)以[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早产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对比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产率(1.54%)、妊娠高血压发生率(1.54%)以及剖宫产率(15.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92%、12.31%、60.00%)(P<0.05)。见表1。

2.2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以及巨大儿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54%)以及巨大儿发生率(1.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77%、12.31%)(P<0.05)。见表2。

3讨论

3.1对患者病症状态展开认真观察

护理人员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具体表现需要加以观察,尤其体现为患者的血压水平以及心率水平等方面,以对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加以保持,促进患者的预后改善[3]。

3.2对患者合理展开心理护理干预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诸多对胎儿的综合状态以及自身状态呈现出的担忧较为显著,从而治疗期间难以做到全身心配合,并且如果负性心理影响严重,会使得患者的病症表现进一步严重。对此,需要通过讲解治愈病例以及介绍医护知识,在患者负性心理消除以及康复信心增加方面获得确切效果[4]。

3.3对患者合理展开健康教育干预

就妊娠糖尿病诱因,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讲解;对血糖控制方式,确保患者以及家属可以了解,并且就妊娠糖尿病患者患病阶段系列注意要点进行讲解,确保产妇对产后哺乳正确方式可以充分了解;对母亲角色,确保患者可以做到提前适应[5]。

3.4对患者合理展开饮食指导干预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病症治疗期间,就其日常饮食需要制定专业性方案,并且就系列饮食注意要点加以明确,特别体现为糖类摄入量方面。此外,对钙类物质以及铁元素的补充需要密切关注,将高纤维食物摄入量适当增加,保证饮食习惯的良好以及科学性。

3.5对患者合理展开运动指导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在简单瑜伽以及饭后散步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以对患者消化进行促进,使身体各方面获得有效改善。

3.6对患者合理展开产后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完成分娩后,护理人员需要就其宫底情况以及子宫收缩情况加以了解,并且认真观察患者呈现出的系列血糖变化,一旦发现呈现出阴道流血等系列症状,则需要协助医师做好对应检查以及处理工作。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综合护理方法的应用,对患者早产率、妊娠高血压发生率、剖宫产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巨大儿发生率的降低作用效果显著,最终显著促进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状态以及预后改善。

参考文献

[1] 强海琴.个体化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4):30293031.

[2] 王素贞.早期妊娠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9(24):8081.

[3] 王贝贝.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智慧健康,2018,04(36):9596.

[4] 王艳玲.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中的作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145146.

[5] 林生英,张晖萍,黄敏红.围产期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9(23):169171.

猜你喜欢

母婴结局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实施整体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炎症指标在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