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视域下乡村文化传承问题与对策

2019-12-09蒋利雪

关键词:建设文化发展

蒋利雪,李 敏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文化传承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单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社会治理体系越完善,乡村文化越能更好地传承;乡村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的完善。本文独特之处在于运用社会治理理论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进而促进乡村文化传承繁荣,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一、社会治理视域下乡村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社会治理作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其根本指向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促进乡村社会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尤其体现于二者互相贯通、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中。

(一)乡村文化“点睛”社会治理创新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治理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社会治理融入了我国“五位一体”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系统的社会治理必须关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搞好乡村文化建设是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大举措。新时代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人民的美好生活紧密相关,是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满足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是当前我们开展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1]。只有通过乡村文化传承的良好发展,才能更好地防止和解决此类乡村社会矛盾或纠纷,为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有利条件。当然,乡村文化自身的社会治理功能本就不容轻视,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工具”[2]。文化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人民对国家和社会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推进对乡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有利于促进乡村社会价值的完善,为社会治理的向好开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二)社会治理创新助推乡村文化传承

社会治理创新奠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随着我国社会治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社会治理体制和各项机制,治理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有效预防和消除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乡村文化传承活动进程会相应地延缓。“三治合一”引发乡村文化传承热潮。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要求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3],在有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文化传承的进一步发展。“自治”激发和提高了乡村人民群众的参与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法治”推进了对乡村传统法治文化等的挖掘;“德治”更是助推了对传统乡村社会认同和价值观的研究和重塑工作等。当前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建构的相关理念、原则和目标等观点和理论,也为乡村文化传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维向导,我们应该在社会治理改革创新中推进乡村文化传承工作。乡村文化传承也应注重“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建构原则[4],以相关制度建设为基础,形成传承建设合力,凸显农民群众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自主创造力,不断满足他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让广大乡村人民享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二、社会治理视域下乡村文化传承问题及原因

乡村文化传承是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的重点对象,也是我国提高乡村文化自信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然而,与乡村社会治理不断创新不相适应,我国乡村文化传承工作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1.乡村文化治理认识不足,文化传承关注度低下

在实际乡村社会治理工作中,基层文化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乡村文化传承认识还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乡村文化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对乡村文化传承事务、乡村文化组织和乡村文化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对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忽视了乡村文化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过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成果,忽视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任由自然村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凋零等;对乡村文化传承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的重要关系认识不足。

2.乡村文化治理资源整合不足,文化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物力”资源整合度不高,利用率低的问题突出。乡村文化资源与社会文化资源的融合度不高,乡村本土文化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有些乡村公共文化资源还存在使用率低、管理不当、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供需分离、公共文化活动重“送”轻“种”和公共文化资源利用异化等现象严重[5];资源管理方式单一,不完全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资源进行创新、整合和开发。“财力”资源有限,不合理使用问题严重。国家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有限,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重复、分散投入等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人力”资源整合不足,治理合力形成困难。许多乡村的文化治理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参与,政府文化部门的主导性、社会文化组织的参与性和乡村群众的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三者的权限资源不明确,职责承担不清晰,乡村文化传承的合力难以形成。

3.乡村文化服务“量”“质”不足,文化满足感低下

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在“量”和“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数量上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相关建设投资低,发展不足问题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发展目标十分艰巨,有些乡村地区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常态化没有得到切实落实,各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用率低、管理不健全等问题突出,村文化中心、村文化基础设施等人们接受文化浸润的重要依托荒凉化严重。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促进乡村文化服务和产品的丰富和多样化以及两者的有机统一工作难度高,人民多层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很好地满足,造成了乡村文化服务供给品效能低下,群众满意度低、多方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对丰富文化生活的向往。

4.乡村文化认同感不足,文化自觉传承水平低下

当前各乡村地区,乡村居民对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等的追捧化与对本土文化的漠视化,对比鲜明,大多数人都认为本土文化已经过时了,对血缘宗亲观念、村规民约等的认同度不断降低,乡土情结嬗变化问题日趋严重,乡村人民的自觉传承意识日趋薄弱,使得乡村文化日渐边缘化;当地政府对文化治理过于单一化和形式化,乡村人民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使得乡村文化传承在发展理念、治理体制、价值构建、充实内容、引导消费和更新传播手段等发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乡村文化传承面临问题的原因探析

1.城市化进程推进,多元异质文化冲击力度大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不断涌入,使得乡村文化受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人们的精神堤坝和思想底线造到巨大冲击,城市化的发展“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6],乡村社会风气遭受破坏,乡村文化建设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过分看重外来文化的新、奇、变以及对它们不自觉、不合理性的吸收,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2.缺乏顶层设计,文化规划支撑体系难以形成

目前,在乡村文化传承过程过程中,由于没有认识到工作的复杂性,忽视了乡村文化发展的整体设计与规划,没有形成多元参与的文化治理组织体系,没有形成有序的运行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合理的监督评价体制等等,使得有组织、无负责等的问题长期存在,各种文化建设资源难以有效整合,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甚至造成资源流失;也使得乡村文化传承工作无法真正融入于乡村其他建设工作之中,无法有效保证乡村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乡村经济发展有限,文化发展资金保障不足

目前,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支持, 乡村文化传承建设也同样需要资金保障。但是由于国家每年对各乡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拨款有限,加之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存在。同时,由于基层资金的重复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等原因,致使乡村文化传承工作难以进行,严重的地区甚至连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都无法有效推进。

4.文化传承主体力量减少,文化内生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政府、乡村社会团体和村民。村民是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少年进入城市求学,作为乡村文化传承者的他们很少有人学成后回归乡村生活和工作,使得乡村文化传承的主体力量日渐减少和流失,留下的文化素质大多偏低,多数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和能力不强,使得乡村文化主体力量无法很好地承担文化传承的责任。

三、社会治理视域下乡村文化传承的现实途径

处理乡村文化传承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解决乡村文化治理的问题。如何解决乡村文化传承中的现实问题,深究其原因认为,需要从治理的认识水平、制度建设、人民的文化需求、文化资源和治理主体等多方面着手,探析切实有效的现实途径,才能使得我国乡村文化得到更好发展。

(一)关注思想共识,增强社会认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7],是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彰显了国家的价值内核,凝聚了亿万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勾勒出多元社会的共同理想。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有利于把握和明确好乡村文化传承发展方向,促使乡村人民达成思想共识,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地区的影响力,坚定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实现乡村文化传承的意志,为早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效的智力支撑。当前,乡村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各地区要积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村民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乡村公德培育活动、乡贤表彰活动等等,推进乡村地区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要大力培养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乡村社会心态,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运行体制机制,提高乡村人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切实预防和解决乡村社会心理健康矛盾和问题。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道德焦虑难题,使乡村人民形成普遍的情感、道德和制度认同,增强其归属感[8]。另一方面,将其作为村民自治基础上实现乡村社会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重要切合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于法治建设中,加强乡村人民的法治教育,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强化人民法治观念,优化乡村法治环境。凝聚村民德治共识,增强规则内化意识,尤其是要注重将核心价值观融入于村规民约的制定中,善用乡村舆论力量等,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约束力,把核心价值观体现于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做到办事处事合情又合理。

(二)注重公共理性,完善制度构建,促进政策倾斜和资源整合

当前,乡村社会传承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完善乡村文化治理工作需要重视乡村文化治理公共理性,加强国家政府对乡村文化传承的主导作用,加强相关制度构建,为乡村文化传承提纲有力的政治保障,促使其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一方面,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9]。乡村地区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推出优质的文化产品,打造适宜的文化产业,在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其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乡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障,从而使乡村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和获得感,增强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制度化。乡村文化传承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共建”原则,要求形成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和布局。加强和完善乡村文化传承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支持,推进适度的政策倾斜和总体发展战略的形成;注重乡村文化建设政府协调管理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加快实现文化治理多元化,建立政府、民间组织和乡村人民群众协同共进的乡村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机构改革设置,形成合理的工作人员和组织结构;推进完善乡村文化发展多样化的监督约束机制、社会评价机制等,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有机整合,落实乡村文化建设。

(三)立足多元需求,强调公平正义,推进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共享”是乡村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满足乡村人民对乡村文化生活的美好向往,是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文化治理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应有之义,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人本身,为此,当前我们必须立足乡村人民的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注重文化建设的公平正义,不断推进乡村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增加文化服务有效供给,同时确保文化服务有效及时的消费。一方面,坚持四个立足,建立有效的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精准性和效能的长久性。立足于乡村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和乡村人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构建多层次化的乡村文化服务;立足于乡村人民群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要广泛接收、整理和落实好人民的多元文化需求;明确好乡村文化服务建设内容和方式的有机统一,注重实际效果的生产和评判。另一方面,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满足好乡村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以村为中心,搭建好乡村人民的文化接受和交流平台,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推进乡村现代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从而发挥好乡村教育在育人化人和信息宣传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始终坚持立足现有,公正开拓的改革理念,不可一味地创新拓新,而忽视对现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利用和管理,同时,要加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在“有物可用”“有物可享”的同时,做到“物尽其用”。这些是解决好乡村文化振兴的“软肋”,即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弱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10]。

(四)扎根本土文化,挖掘优质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守本固基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 5 000 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要想解决好“因缺乏本土根基及其自身大、小传统的重新整合”造成的漂茫现象[11],当前传承乡村文化就应当注重延续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坚持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一方面,纵横结合,挖掘优良基因。从纵向看,要把握历史逻辑,吸取乡村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通过把握其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挖掘和弘扬好个中精髓和精华,将其融入于乡村乡风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等活动中,切实传承好中华文脉,保证好乡村文化传承的优质性。从横向看,要保持好乡村文化传承区域特色,尤其是注重对独具民族特色和革命特色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防止出现文化传承千篇一律的现象,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百花齐放,尊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融合新内容,增添新形式。与现代先进文化融合,培育好新时代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的时代感,增强其适应性。如在吸取和借鉴传统社会治理文化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法治理念,补充和发展好现代社会治理理念。充分完善和利用好当前乡村文化发展“软件”设施,如电视广播、网络信息服务等,促进乡村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不断扩大和增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五)凸显主体自觉,建构传播体系,提高文化创新发展水平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绝源泉,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离不开乡村人民自我的努力和付出。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的普及,现代传媒成为了人民接收文化和推广自我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充分推进乡村文化传承主体力量的自觉发挥。加快乡村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村人民的文化素质,尤其是要培养好乡村青年文化人才,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办事能力,传达和落实好相关政策,奠定自觉传承的基础,增强传承乡村文化的信心;政府管理部门要认识并重视乡村人民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尊重其主体地位,为乡村人民的文化创新活动提供有效路径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举办乡村文化创新活动;要不断激励文化创新发展,促进文化创新成果产品化,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举,充分挖掘和有效开拓乡村文化产品市场,充分调动乡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另一方面,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搭建文化输入和输出的桥梁。创新新型乡村文化传播体系,要把握好三点:明确传播内容,国家和政府要牢牢占据文化传播阵地,尤其是要净化好网络文化环境;由外到内,要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作用,为乡村输入积极健康的文化;由内到外,要不断进行文化创造,对外输出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助力文化繁荣发展。完善传播媒介,立足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平台,搭建好统一联动、传输快捷、多层次覆盖的文化沟通和传播网络。注重传播效果,要定期进行走访和调查文化传播成效,充分发挥传播效能,及时更新传播手段和方式等。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