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优势的确认与利用: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探究

2019-12-09姚永强何丽芬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办学

姚永强,何丽芬

(1.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2.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100)

当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学总规模跻身世界第一,一些学校和学科也跨入了世界一流行列,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总体上还存在内涵性发展不足、办学质量偏低、学科优势不突出等问题。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提出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今后将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这是社会各界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探讨地方高校创建“双一流”的基本路径,以期对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有所助益。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及其基本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学理论,其根源可追溯到18世纪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在国际贸易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成本的产品,通过彼此交换,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但由于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很多国家在产品成本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贸易往来的现象,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创作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突破了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对系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他将比较优势理论放在了一个宏观的理论系统中加以分析,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各种产品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如果生产某一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更多的利益,从而将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 Ohlin)认为,由于每个国家所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存在差异,每个国家都能够集中利用本国丰裕的要素生产某种产品,形成相对比较优势,因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就成为比较优势的源泉。此后,不少学者如里昂惕夫(Leontief)、波特(Michael Porter)等对一国比较优势的形成进行了多视角探讨,提出了诸多关于比较优势形成的理论构想,不断丰富和完善比较优势理论。[1]

尽管不同学者对比较优势的内涵及其形成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概括出比较优势的一般属性。所谓比较优势,就是在经济活动交往中,不同国家或地区利用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集中生产某一或某些产品,从而在该产品上取得相对于其他组织生产相同产品的优势地位,并获得最大社会福利。具体而言,比较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

首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是一国或地区形成比较优势的重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差异性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又总是相对独立、相互区别的,因此,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必然具有差别性。”[2]每一国家在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总量和结构是不同的,如一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富饶、劳动力充足,但资本匮乏、技术水平不高,而另一些国家虽然资本充足、技术水平较高,但自然资源贫乏、劳动力不足。因此,不同国家常常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差异,集中生产某一充裕要素的产品,从而获得该产品的比较优势。[3]如中国和美国,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而美国的资本充足率较高、资本价格便宜,于是中国常常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玩具、服饰等并出口到美国,美国则更多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汽车等并出口到中国。

其次,比较优势不仅指向外部,而且还存在于内部。唯物辩证法认为,差异性不仅存在于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而且也存在于事物内部。“事物内部也必然包含着各种相互独立、相互区别的各种要素和各种不同的结构、层次,每一事物的运动过程也必然包含着各种相对独立的发展程度、发展状况和发展阶段。”[2]尽管所有国家都希望拥有相较其他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但常常一些国家在现实中却很难实现。通过比较发现,他们无论是在资源、劳动,还是在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禀赋方面都不如其他国家,他们不具有相较其他国家的比较优势。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仍然依靠自身所拥有要素禀赋集中生产某一或某些产品,并通过出口从中获益。其原因就在于,尽管一国在几种产品生产上较之其他国家都处于劣势,但由于不同产品的劣势程度不一,只要生产自身劣势较轻的产品,就会形成一定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说,即使在各种商品生产都绝对不如其他国家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仍然可以从自身内部各商品生产的比较中找到自己最有优势的商品生产,并且通过社会分工和国际贸易使自身获益[4],即正所谓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择其轻。

再次,比较优势并非完全静止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一产品都会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这一生命周期,随着某一产品生产周期的变化,这种产品生产必然会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从而使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两国间发生变化。导致产品比较优势变化的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具有动态性,不同国家储蓄率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各自资本积累的不同,不同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这些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在某一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从而也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二是知识技术水平作为比较优势形成的重要要素,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总结和学习生产经验,引进和学习国外生产技术,但每个国家的技术进步程度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也在不同时期发生着改变,具有动态性,其动态变化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不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和转移。三是由于每一个国家只能依据产业内专业化模式集中生产某一产品系列中的一个或几个子集,而不是产品系列的全部,从而在该产品上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形成比较优势。[4]由于产品的潜在性和多样性,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种类偏好的改变,使得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发生着改变。

最后,比较优势既有先天形成的,也有后天发展而来的。不同国家拥有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结构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是形成既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但比较优势的形成不仅来源于既有的要素禀赋,而且还可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一个国家即使在天然资源禀赋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积极投资研发和创新生产技术,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和转换,进行管理制度创新,从而获得在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方面的后天比较优势。[4]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地方高校“双一流”创建中的依托点

一般而言,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地方政府,主要由地方政府划拨经费的普通高校。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在多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壮大。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颁布了《各大行政区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华北区的高校由教育部直接领导外,其他地区高校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代为管理。党的八大之后,为落实“适当扩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权限”这一改革决定,除少数综合性大学和一些专业学院仍由中央有关部委直接领导外,其他高校都下放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1983年,教育部、国家计委发布了《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要求充分发挥现有高等学校作用,提倡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等多种形式,加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央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对地方高校领导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都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1998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将设置专科学校的审批权下放地方政府,要求各地不仅将一批专科学校转型为高职学院,而且将一些中等学校升格为高职学院。[5]2015年,教育部等部委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引导他们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服务能力。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5年,我国共有地方高校2 500多所,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超过95%,地方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

2015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下称《实施办法》),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体方案》提出了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双一流”建设是中央在新时期下对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做出的新的部署,也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又一高等教育战略工程。按照《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国家“双一流”建设将以绩效为杠杆,遵循公平公正、开放竞争、有进有出的遴选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大学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财政支持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这使原有的高校等级身份壁垒被打破,资源配置的“终身制”成为过去,为新时期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契机。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遴选条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不少地方高校发展理念较为落后,发展思路不够科学、清晰,在办学过程中更为注重改善办学条件,偏重扩大师生规模和扩张学校面积,强调全域学科发展,盲目贪大求全,更多地拼规模、拼全面,走重复建设的路子。这导致不少学校既没有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高层次的学术平台,也未能培育出特色、优势学科,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整体偏低、创新能力不够、内涵性发展不足、可持续发展乏力。因此,地方高校要想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应该抓住这一发展契机,顺势而为,摒弃过去那种“大而全”的发展思路,不与中央部属高校比师资、比办学条件、比全域学科发展、比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而是准确定位,理性认识自己的不足,科学把握自身的历史积淀、资源禀赋和办学特色,以差异和特色为突破口,在办学过程中培育出优势学科和学校特色,进而形成比较优势。

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地方高校“双一流”创建路径

1.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学科。办出特色既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也是每一所学校提升自身办学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一再强调,国家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模式,形成教学特色;支持学校领导大胆探索创新,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功能单位,学科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之始终,它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和关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应坚持以学科为基础,以学科建设带动学校特色发展。因此,学校要想办出特色,首先需要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培育出优势特色学科。而一所学校的学科特色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对其他学校学科特色的简单模仿与移植,它是其历史积淀和教育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科特色既根植于学校,同时又发展于学校,学校所拥有的办学条件和资源禀赋对学科特色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地方高校不能不切实际地盲目求多求全,而应采取全域学科均衡发展策略。“任何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不能在所有的学科上有所发展,而必须集中力量先在一、两个学科上有突破。”[6]地方高校应依托自身的历史积淀、学术传统和资源禀赋,依靠学校的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借助各类科研创新平台,结合区域、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发展需要,做好学科建设规划,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扶优扶需扶特扶新,集中有限资源建设若干优势特色学科,进而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群,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2.找准办学定位,实施差别化发展。差别是指事物彼此间存在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学校的差别化发展是指学校基于自身情况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资源配置、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差别化发展既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每一所学校提升办学水平、获得办学优势的根本。《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也一再强调,“双一流”建设采用分层和分类的建设思路,扶优扶需扶特扶新,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985”“211”等重点高校,还是被人们称之为“二流”乃至“三流”的其他地方高校,都能在创建“双一流”中有所作为,因为他们都是构成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等教育人才、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中发挥着共同的作用,只是彼此的作用点和作用力大小不一。因此,地方高校应基于自身的历史积淀、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结合国家政策文件精神和社会需求,判定自己在区域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合理定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尤其是那些办学水平整体不高的地方高校,一定要找准自身与其他高校的差异之处,从差异入手来提炼自身的学科特色与办学优势,为今后的资源配置和未来的学校发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实现学校差别化发展。

3.利用后发优势,采取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是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在回顾意大利、德国等国经济追赶成功历程时创立的一种理论,是指后发展国家尽管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教训,引进其先进技术、设备及资金,避免或减少自身走弯路,以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更短的发展历程进入较高的社会生产发展阶段,进而创造出比较优势,实现本国的跨越式发展。[7]

对于不少地方高校而言,他们的办学历史相对较短、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办学水平相对较低,整体上与中央部属高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如果完全依靠他们自身从内部培育出国内乃至世界的一流学科,演化为国内乃至世界的一流学校,不仅存在不确定性,而且即使成功也将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来说,需要从世界名校尤其是已进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高校的办学实践和办学历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避免他们走过的弯路和存在的不足,结合本校校情,利用后发优势,做出更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更为合理的战略决策,加大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度,加强科学研究,以一个更快的发展速度、更短的发展历程培育出优势特色学科,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