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的渊源、构建与实践逻辑
2019-12-09廖钰
廖 钰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这个需要理论并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时代之潮头、发理论之先声,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目标、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和新路径,形成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理论创新的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以下简称“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不仅是习近平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应完成的历史使命。在“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之时,习近平自2012年10月当选党的总书记后在其施政纲领中就强调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页。,之后又数十次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关理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27次运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71页。一词。新党章《总纲》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词出现了4次,(3)《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7、16、17页。新宪法《序言》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2次。(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本)》,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页。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在新党章和新宪法中的具体体现,充分表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和坚定决心。目前,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研究已成热点,笔者对此也有所涉及。(5)李良品,葛天博:《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初探》,《民族研究》2018年第3期。自2013年以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或深入探讨,或系统阐释,或综合研究,这些著述对本文撰写有一定启发。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仅包括历史渊源,而且具有理论构建,更具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逻辑。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过程中,本文拟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作探讨,这既是时代所需,也是理论所需。
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功探索和不断完善,而且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质的飞跃和新的突破。这个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一)马恩列斯的民族复兴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民族复兴理论包含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解放、民族富强、民族发展等内容。政治上的民族解放是经济上的民族富强和国内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认为,没有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就不可能彻底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德国的民族解放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列宁认为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在夺取无产阶级政权后,如果不重视发展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富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政治基础,它对于民族解放、民族富强和民族文化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列宁根据苏联当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实情,制定了以“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溶合起来”(6)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5~456页。的民族问题纲领。斯大林在治理苏联时也是根据“民族权利平等和自愿的原则”选择了“稳固的多民族国家的道路”(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53页。。这是列宁和斯大林对苏联民族平等、民族稳定以及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和具体举措,这对于促进苏联的民族发展、推进苏联的国家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马恩列斯的民族复兴理论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政党,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中华民族在继承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复兴理论的伟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科学标准和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南。
(二)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民族复兴的梦想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数百年来的呐喊与呼唤的结果,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夙愿与梦想。自鸦片战争以降,由于清朝统治阶级“天朝梦”的破灭,大批仁人志士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作为追求的目标,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戊戌变法”就是追求对封建传统政治体制的突破。梁启超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后,孙中山先生不仅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且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期间,顾颉刚、潘光旦、赵正平、方少云、李宗坊、庄瑞清、萧一山等一大批知识分子或从理论方面探讨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基础、意义价值、历史发展,或从实践方面研究中华民族复兴的形式内容、方式方法、模式路径、具体方案,或从对策方面分析中华民族复兴与民众心理、边疆危机、文化教育、经济建设、新生活运动、民族特质、亚洲未来等方面的关系。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2012年11月15日。此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不断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加以系统论述和具体阐释,使内容不断充实,内涵日趋完善。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民族复兴理想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自觉肩负的历史重任。(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页。早在1935年,毛泽东就有“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9)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的论述,并强调指出: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有“光复旧物的决心”,而且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0)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之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相关论述。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的五年里,习近平数十次深刻论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内涵和建设目标。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习近平认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页。。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时代主题和总体任务加以总体论述,这对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四)习近平民族复兴的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的相关论述,与他的人生经历、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密切相关。习近平经历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即今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的七年时间里,具有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深切感受,具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学习和理论积淀,(13)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第43~44页。具有写作《之江新语》《摆脱贫困》《实干兴邦——走在前列》等书籍的文化素养,具有获得本科、硕士学位到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的学术功底,具有村支书、团县委书记、县委书记的基层工作经验以及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方的从政经历,这众多的人生历练促成了习近平具有远大政治抱负、为了国家兴盛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情怀和潜质。(14)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版,第314页。
二、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基本构建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从学理构建的角度看,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一,新时期的民族复兴理论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治国治政的价值追求和宏伟目标;第二,尽管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所未有地接近,但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它是民族复兴的必经之道;第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在不同领域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而且是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第四,“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六大领域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点部位和核心要点。从现实情况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并将国家、民族和个人三者深度融为一体,其凝聚力在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高度一致。
(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人今后一段时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民族复兴战略目标的高度重视和准确定位。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与“两个一百年”是一种具有高度关联的艺术语言表达。“两个一百年”可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我党改革开放、国家治理的执政方向。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分阶段实施的发展思路。从“全面小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这体现了国家战略的分步实施。我国目前虽然在民生问题、社会文明水平……党的建设(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面临诸多挑战,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的战略安排和行动纲领不会动摇,美好蓝图和战略目标必将实现。
(二)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9页。等具体内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想就是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三者融为一体,这不仅表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者利益的高度一致性,而且也表达了14亿中华儿女美好愿景的共同性。
1.国家富强。国家富强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习近平提出的“国家富强”这个概念,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关键所在,其核心要义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起着保障作用。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国家富强的含义可以解构为两层意思:(19)蒙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0~103页。一是经济富足。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雄厚的物质财富是支撑我国高速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虽然从GDP总量看,2017年我国全年已达到82万亿元人民币,(20)王在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浙江日报》2018年1月25日。稳居世界第二名,但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中不够理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综合国力强大。现代政治语境中的国家富强,其内涵包括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等要素,上述要素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备强大优势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托。(21)蒙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2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要使国家真正富强,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页。,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之后做出的快速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不仅是一种“提速”,更是一种“提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0~34页。等六大举措,其实质是在本世纪中叶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和国际影响力等多维度实现国家富强。
2.民族振兴。民族振兴是通过价值观、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振兴举措的实施,使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位于世界前列。一是核心价值观振兴,这是民族振兴的首要问题。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8页。由三个方面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为我们中华民族信仰的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二是经济振兴,这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这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了持久的物质动力,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三是文化振兴,这是民族振兴的灵魂载体。没有文化振兴作基础,民族振兴就不可能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文化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极力彰显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大幅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而且再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不断发展与创新党的理论、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四是军事振兴,这是民族振兴的安全保护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已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军事振兴翻开了历史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内涵之一的民族复兴,不仅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任务。
3.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既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终极价值归宿。(28)蒙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页。习近平提出的“人民幸福”是以全体中国人的需求满足为前提。无论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还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都彰显了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既有贴近全国各族人民的人文关怀,也有高屋建瓴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相关论述,主要体现了三个基本观点:第一,“人民幸福”已成为新时代全国亿万群众的人生追求。全国各族人民在缔造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因为付出而获得成功,自然就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幸福感。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源自于“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3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9页。,如果缺乏了这个基础,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第二,“人民幸福”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根本目的。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幼、学、劳、病、老、住、弱等方面强调“民生福祉”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性,并认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并对“脱贫攻坚”保证人民拥有获得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的高度关注。其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复兴的核心理念。第三,“人民幸福”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理想。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必须实现三个统一:一是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与新时代民族复兴价值理想具有内在统一,二是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与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价值理想具有内在统一,三是人民幸福的价值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内在统一。人民幸福价值理想的形成是习近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进行长期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结果。
(三)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要求全党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意识,引领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近年来,新发展理念不仅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特征,也标志着对民族复兴进程的高度理解和根本遵循。
第一,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民族复兴中的价值重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已成为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根本治策。其前提有三个:一是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以及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创新能力等方面情况虽然不容乐观,但是存在的诸多问题正在逐步加以解决;三是“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3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107页。可以说,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和胜利方向。
第二,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民族复兴中内涵丰富。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实践可以提升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习近平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方略并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者之间的关系。(3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07~110页。创新发展是引领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第一动力,协调发展则是民族复兴”的总体布局,绿色发展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四)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并促进五者之间相协调,(3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出现,这不仅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与整体性转变,而且彰显了民族复兴规划内容的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构想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协调发展、稳步前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方面协调发展,共同构成了民族复兴的建设内容和宏伟目标,对于实现民族复兴都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经济建设为各项建设提供了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具体举措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强发展科学技术的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缩短城乡差距、努力建设开放型经济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3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142~145页。
政治建设主要是指党的思想体制建设,它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我国政治建设作过一系列论述和诸多重要论断,并强调“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0页。,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3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尤其是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3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习近平根据新时代的国内实际以及中国共产党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对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强调,既是对党的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也是对党在新时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只有全国各族人民具备较高的理想信念、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习近平提出的“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2页。等具体要求,是对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和对民族复兴条件的思辨性总结。
社会建设是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对幼、学、劳、病、老、住、弱等方面予以高度关注与不断扶持,让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各民族人民,使中国社会“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进”(4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4日。。在习近平看来,加强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的社会管理方式、和谐的社会主义环境等方面的社会建设,民族复兴就具有的基本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为民族振兴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文明发展的持续保障。“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6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4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2~23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总之,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奋斗目标和主要内涵,又有发展理念和总体布局,共同构建了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体现了国家政治目标、中华民族期盼和社会集体需求三者的互动结合,这个理论构建不仅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继承性和创新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现代世界文明现实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化的互动共融。
三、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实践逻辑
伟大的理论指导具体的实践,经过反复的实践又可以总结和提升理论。这正如习近平所言:“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4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6年7月2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实践是民族复兴理论的根本源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实践。
(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实施战略
事实上,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典型的总结,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也就是十四条基本方略。这“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南针”,以坚持党的领导和严肃党内纪律贯穿始终,充分展示出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贯穿着以自我革命领导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十四个坚持”互相融合,互相贯通,彼此交叉协调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展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高度总结和经验概括,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战略与策略的统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一致性等特征。(4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
(二)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实施举措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正在一步一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和目标。因此,我们党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和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建设(4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9~61页。等方面作出有效的战略规划和具体的实施举措,这些实施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并为实现民族复兴注入了崭新内涵。
(三)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实践路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要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其实践路径就是三个“必须”,这为新时代民族复兴指明了前进航向。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4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70页。;“是在改革开放近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7)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9~40页。。实践已经或终将继续证明,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结合中国本土情况,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道路。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习近平提出弘扬“兴国”“强国”的“中国精神”,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仅具有不断加强团结的精神纽带、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动力,而且始终是蓬勃向上、面向未来。(49)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中国精神”是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是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50)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页。。“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中国力量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在内的全体炎黄子孙的团结力、向心力、凝聚力的一种外在表现,他的核心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保持着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起实现新时代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51)蒙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7页。
四、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辩证统一与时代价值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不仅蕴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历代领导人的思想继承和不断深化等历时性思考,而且具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并时性考量。
(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历史渊源、基本构建和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概括。
第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表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从历史渊源角度看,中国人民在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程中,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也自觉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三次关键抉择中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又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责任和人民重托,从毛泽东时期的让全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时期的让全国人民“富起来”,到习近平时期的让全国人民“强起来”。无论是马恩列斯的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无数仁人志士民族复兴的梦想,还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以及习近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抱负和历史担当,不仅成为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而且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基本构建是从理论层面对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历史渊源的本质性揭示和向现实性转化提供指导思想。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中,中国人民无论是第一次关键抉择了马克思主义,还是第二、三次关键抉择了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使中国社会发展具有了自己的思想谱系,并成为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复兴的战略目标、基本内涵、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布局共同构建形成了民族复兴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自觉完成了历史渊源与理论构建的辩证统一。
第三,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实践逻辑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基本构建的实践体现,并以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构建为根本指引、以具体行动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70年里,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关键抉择,这无疑是在民族复兴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构建指导下的实践产物。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历史渊源、基本构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性。
(二)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与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体现了总与分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为一种科学理论,那么,这种理论就必须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标准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因此,二者之间又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看,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一,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境界。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充分实践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具体规划民族复兴的理论坐标,而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的中国化,它有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境界。
第二,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宏大视野。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不仅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更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完美融合。习近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52)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页。的民族情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精神。从历史和民族的视角看,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不仅具有历史的深邃与民族的底蕴,拓宽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宏大视野。
第三,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拓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视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复兴,它同样也包含了世界上各民族共同繁荣昌盛的伟大梦想。因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中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模式的国际话语权,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获取国际良好形象。通过“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相连,使“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在国际视域中得以不断拓展。
总之,新时代民族复兴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使伟大理论变成客观现实和客观现实完善伟大理论、最终实现伟大理论与客观现实互为补充、彼此促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