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9-12-09李世贵鄢文光梁名志
夏 锐,李世贵,鄢文光,梁名志*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勐海666201;2.华坪县乌木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华坪748000)
1 华坪县茶产业现状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段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3 198 m,最低海拔1 015 m,全县平均海拔1 160 m,山区面积占97%。年均气温为19.8℃,年均降水量为870 mm,年均相对湿度为60%,全年无霜期为303.2 d,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气温与雨量随地势海拔高低而增减,立体分布较为突出。土壤多为微酸性的红壤和砂壤,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具有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条件。
华坪县现有茶园面积1 106.7 hm2,是丽江市茶叶主产区。2017年,全县实现茶叶产量784 t、产值4 410万元,种植茶叶的农户户均茶叶收入14 355元,茶叶产业已成为华坪县北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已培育出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乌木春”、“雨台山”、“雪龙春”、“回龙春”4 家茶叶企业。打造了万亩茶乡“永兴乡”(全乡茶叶种植面积已达820 hm2,年产值达3 000万元),三股水自然村依靠茶产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现阶段,华坪县全面加强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了“南芒果北茶叶”发展思路,把发展茶叶作为华坪县北部山区特色农业之路,制定了“强规划、扶龙头、打品牌、建市场”等发展措施。2018年4月,华坪县委、县政府在永兴乡举办了首届茶文化节,有力推动了永兴乡万亩绿色高香绿茶基地建设、茶文化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将进一步发挥茶产业优势,助推全县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华坪县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新篇章。
2 华坪县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华坪县茶产业规模小,难于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重视,茶产业发展缓慢
华坪县种植茶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现仅有茶园1 106.7 hm2、茶叶产量784 t、产值4 410万元,分别只占全省的0.26%、0.20%和0.06%,比重均值很小,产品和茶企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力都极小,得不到省级、国家级资金的扶持,而市级、县级的扶持力度又较弱。因此,华坪县茶产业发展缓慢。
2.2 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茶园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效益差
华坪县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内北部山区,位置多偏僻,基础设施较差,给茶园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茶叶种植主要以小农形式存在,茶园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茶园标准化和良种化进程。据统计,华坪县中低产茶园近666.7 hm2,平均单产仅有47.23 kg/hm2,仅为全省平均单产的76.88%,茶园整体产出率低、效益较差。
2.3 茶叶加工设施、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夏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华坪县内茶叶初制加工主要以个体、家庭式小作坊为主,加工设施、设备落后,更新慢,大多数茶叶初制所的设备陈旧老化、厂房简陋、加工生产环境较差,加工水平参差不齐,与规模化、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的加工生产发展方式相差较远。此外,华坪县在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政区划之外,长期以来以加工绿茶为主,花色品种单一,主要依赖丽江市这一区域市场的消费者口味维持产业发展,未能较好地根据季节、鲜叶原料特点来加工生产茶产品,未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利润和新市场拓展等均受到制约。
2.4 茶企小,品牌弱,带动效应不强,自我发展、壮大能力也很有限
目前,华坪县境内有茶叶企业、加工厂13家,平均每家茶企年平均加工只有60.31 t,呈现“多、弱、散”的局面,“规模小、设备差、实力弱”的情况突出,自我发展的能力很有限,目前的“乌木春”、“雨台山”、“雪龙春”、“回龙春”仍然没有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
3 华坪县茶产业进一步发展策略
受制于茶叶产区面积、发展核心资源、产品创新能力等因素,以传统方式实现华坪县茶业跨越式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尤其近30年来,华坪县茶产业与芒果等产业比较,始终处于“小弱难”的境地,非常值得深思。而进一步的发展规划中,这些问题应重点加以关注。
3.1 唱响绿色生产总旋律,实施高定位战略,努力建成全省茶叶绿色生产示范县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高质量的食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合格的将无法上市、也无市场。华坪县要充分发挥“现有茶园少、以前茶园管理粗放、化学品投入较少”等优势,积极践行云南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对现有茶园和茶厂,严格按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要求进行转换升级;对新发展的茶园和茶厂,也严格按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要求进行选址、种植、生产和管理;切实实现全县茶叶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县政府对茶产业绿色行动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把华坪县的茶产业做成“小、精、优”,做到扬长避短,彰显特色,让‘绿色、安全’成为华坪县茶产业转型升级、高速发展的鲜明底色,切实实现质量兴茶、品牌强茶,以高标准、高起点来打造省内一流的茶叶绿色生产示范县,实现以质取胜、以小胜大。
3.2 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适度发展茶产业
华坪县的广大山区的自然条件符合发展高优茶产业,要放弃“南芒果北茶叶”这一既定的发展思路,制定实施“低芒高茶”的经济作物发展模式,把1 500 m以上的广大适栽茶的山区规划、种植成高优生态茶园,把茶产业作为该区域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要对现有茶园进行改造提升,尤其是加快推进中低产茶园的改造,尽快改变当前华坪县茶园单产低、效益差的现状;另一方面,开展实施“政府统一规划、免费提供茶苗,农户出工出力或企业组织的开挖种植管理”等多种模式发展新植茶园。在种植中,要注意品种搭配,要实施立体、生态、绿色种植,在2 000 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种植的茶树品种,必须选用抗寒品种,践实“高山云雾出好茶”、“茶树属喜荫植物”等,逐渐把茶园面积基数做大,一定要把茶园建优,促进华坪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3.3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出效益
结合华坪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在茶园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优化华坪县茶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本地茶产业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全面实施“春秋采制名优绿茶、夏季采制名优红茶”,积极、主动申请进入“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政区”,巩固提升现有优势产品,发展特优、特色产品。推进集成创新,增加产品花色品种,提升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创响一批品质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茶品牌。
3.4 改造提升加工体系
全面提升华坪县茶产业加工标准,加速茶叶加工体系升级换代,切实提高初制加工水平和质量,建成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的茶叶初制所,是确保本地茶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一环。为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配合做好茶叶初制所的改造提升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茶叶初制厂清洁化改造,下决心淘汰落后加工设备,建设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增强精深加工技术工艺能力,延长茶叶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3.5 融合发展,推进茶旅一体化,延伸产业链
在华坪县首届茶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以茶为媒、以旅会友、以节联商,进一步促进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华坪县茶叶和“乌木春”等品牌的知名度,推进华坪县茶叶发展,促进华坪县茶产业提质增效。以国家级文明村永兴三股水为样板,绿化美化茶山,改善茶山生态环境,以此带动观光旅游和休闲农业。为产业融合发展探索道路,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