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哲学思考
2019-12-09任新民
任新民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规律、运用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学习时报》2008年3月19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国际环境,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及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等多个方面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所形成的科学认识。
一、历史方位:社会历史演变进程在特定时间、空间交错中的坐标
所谓历史方位,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时间空间交错下的坐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占有一定的空间,经历一定的时间,以时间和空间为自己运动的形式”*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7页。,时间指社会发展变化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一个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历史演变的顺序性、连续性,从一个历史节点向另一个历史节点的转变,是社会历史由低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所谓空间,指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伸张性、广延性,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与其他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国家与世界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历史方位的演变既是自身社会历史发展连续性和持续性演变的必然结果,又是其所处的国际环境空间位置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演变的过程,是特定空间环境与时间维度交叉聚集所形成的阶段性坐标。
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物质的、客观的、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现有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会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好的考察便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能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借鉴利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封闭到开放,从开放到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交往交融,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既是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国策。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逐步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已经把中国从一个潜在的对手视为直接的对手,美国战略重点从大西洋调整到太平洋,在经贸关系、南海主权、台湾问题等方面开始了对中国的全面围追堵截。20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严重地冲击二战结束形成的世界经济秩序,各国自危,贸易保护主义趋势不断加强,严重影响到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美国始终坚持“美国优先”的霸凌主义原则,不断强化贸易保护单边主义,破坏了世界公平自由贸易的基本准则,中国对外开放面临许多不可预测的变数和重大挑战。许多世界性的问题,如环境气候保护、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等等,需要各个国家通过共同协商才能得到解决。当今的国际格局演变正进入大分化大动荡大调整的时期。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改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空间环境。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历史方位的演变是基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历史进程演变的主要方式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长期以来形成出口导向,进口替代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品牌的产业结构低端,劳动力资源红利优势开始丧失,资源环境优势开始丧失,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冲突出现新特征,人民群众在分享改革红利的同时,希望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不协调的矛盾开始暴露,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机遇的内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和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挑战,严峻考验,潜藏着重大风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全球治理秩序等重要思想,制定一系列国际战略;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国内新发展理论,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不断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新时代”。
历史由有理性的人的活动所创造,但并不是说人的理性和意志可以完全支配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并不是一个主观意志的臆想,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时间空间相互交错中的深刻改变,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变化发展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客观环境深刻变化,社会多种因素交错转换,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政策方针的科学制定和落实,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多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合力”形成的客观结果。
二、历史方位的判断: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具体历史的辩证统一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历史方位的演变是一个自然的,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但对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却是一个主观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人的认识活动并不是直观的,客观世界中规律性是深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性必须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通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等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才能得到揭示,才能为人们所掌握。科学的认识要“完整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觉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页。“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这一认识过程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总结修正完善而形成的科学认识,是对实践活动改造过的,遵循辩证思维的规律而形成的思想认识。
一个概念的产生与存在是以其对立的概念为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首先是从科学社会主义概念与资本主义概念之间的对立来界定的历史方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科学判断的根本前提。
概念体现的是人的认识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是对事物各种特征的集中概括,是撇开事物丰富多彩的现象,舍弃了事物非本质的属性,割断了事物各种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抽象出来的关于事物一般的、必然的、本质的东西,反映的是事物现象中本质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恩格斯指出:“最一般的抽象,总只是产生在最丰富的具体的发展的地方,在那里,一种东西为许多东西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当我们接触到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认识就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即能够从事物外部的现象和特征中逐步抽象出对事物一般地全面概括的认识,即概念。概念在是随着人类认识实践和认识思维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并获得新的内容。人类概念的外延越大,概括的事物范围越广,其反应的事物本质一般性特征突出,内涵则比较简单;反之,外延越小,概念所概括事物的范围越小,其内涵就越具有特殊性,内涵就更丰富、越深刻,概念的本质属性具有层次性的特征。随着人的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概念将会从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延伸到二级本质,再向三级本质乃至更深层的本质。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准确判断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方位,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并根据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同历史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划分出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阶段,制定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不同历史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一概念在随着社会历史发展不同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衍生出新的基本特征,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
在人认识活动中,概念内涵不断深化的过程反映出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入深化深刻的发展过程。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共同发生共同胜利。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特征和基本矛盾,认为当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矛盾交织在一个国家,就会出现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这个国家爆发并取得胜利,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实践。当社会主义以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方式来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从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下进入社会主义,必然面临着不同的历史课题,必然产生社会主义不同的实现形式,具备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经历了挫折与曲折。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大历史课题,我们坚持“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坚持重新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从对中国经济文化总体发展落后现实出发,上升到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历史方位新的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形成,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这一准确判断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特征,为我们党制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党的基本纲领,制定现代化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丰富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百年目标历史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特别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转变,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基本特征、历史价值,明确了“新时代”的历史任务,阐明了“新时代”的主要思想,基本方略,进一步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内涵和新的时代特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概念的递进显示我们对这一伟大奋斗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历史进程。
从概念到判断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中更深刻的认识。判断是用肯定或者否定的方式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历史运动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变,揭示同一概念在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中各种属性之间的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因此,判断是人们在改造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事物本质更深刻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18日,第11页。,深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基本特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现代化发展途径等方面,明确了我们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明确了人民群众对生活向往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目标,明确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角色的定位和历史责任。
在辩证思维逻辑中,推动科学前进的不是那些在已有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得以解释的事实,而是那些同现有理论发生矛盾的事实和由此产生的对这些事实提出新的理论的需要。推理是判断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展开,揭示出判断之间前后相续的关系,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从已有的判断推论出新的判断。对执政党而言,就是根据现实的发展进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制定出未来的发展目标。党的八大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三大根据“初级阶段”历史方位的判断,制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在初步实现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后,我们要用两个15年时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自然界所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以“纯粹的形态”直接表露出来,而是深深地隐藏在大量历史活动的表象背后,社会历史发展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主观能动性来开辟道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本质、规律性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偏差性,甚至是曲折性来实现。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就是要透过社会历史的表象抓住历史的本质,把握社会历史的规律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坚持辩证思维的方法,鉴别、避免、不断修正认识的偏差性;牢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基本方向,在偶然性中寻找必然性,把可能性转变为必然性,我们才可能获得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自由,从而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形成对人类社会历史认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推进社会历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环境中总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理论为实践指明了方向,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是盲目的。然而,任何一种理论毕竟是对具体经验的提升和熔炼,是舍弃事物丰富多样的具体所抽象出来,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形成的对客观对象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任何理论,思想认识总是受到客观条件和人本身的认识能力等一系列特定的主客观条件所制约的,因而只是对客观事物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反映,真理具有相对性理论,但人的思想认识根据人的社会实践出现的问题,不断指导实践,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从而不断接近客观真理。实践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任何认识和理论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和有条件的。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思维方式的长期积淀,成功经验的模式化,理论固化成为教条,以及对理论错误式的理解,往往容易演变为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思想禁锢,成为人类社会实践发展进程中的思想藩篱。
列宁最早发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社会历史逻辑之间的矛盾:当社会主义首先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后,由于缺乏实现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理论构想社会主义原则实现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取得无产阶级政权地位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大挑战;当社会主义以一个个民族国家的形式夺取政权后,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之中,如何制定相应的国际战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就成为一个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新的课题。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变为现实后,其面临的问题困难挑战远远超过了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构想。脱离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地教条式的理解,将可能导致苏维埃政权的灭亡。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败迫使列宁意识到俄国不可能用“直接的、简捷的、正面冲击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而只能采取“间接的、迂回的、曲折的”的方式向共产主义过渡,从而果断地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选择了符合俄国社会历史实际的新经济政策。列宁深有体会地谈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陈聿北,陈基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85年第7 期。我们只是借用了宝贵的方法。列宁曾经嘲笑那些只懂得背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一旦离开书本,他们就像盲人离开了拐棍,连路都不会走。
理论总结概括出的是共性,舍弃的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个性;理论要指导实践,必须根据实践条件的多样性复杂性还原为具体的个性特殊性。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共性、一般性否定各个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个性、特殊性,容易导致教条主义,理论往往演变为阻碍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的思想束缚;反之,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强调个性、特殊性,不仅在实践中容易迷失方向,而且会陷入狭隘经验主义的困境,导致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与失败。
实践本质上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是具体的,表现为多样性特殊性丰富性。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环境,总是不断对实践提出新挑战,产生新课题,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从而推动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促进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实现与实践的融合,不仅是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本身科学性的必然要求,理论只有在不断对回应实践提出的严峻挑战,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题,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才能承担起指导实践的任务。理论逻辑与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形成社会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的关键,是社会历史方位演变的根本要求。如果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具体实践中的时空环境运动变化把握不准确,思维理论仍停留在对社会主义非本质属性认识,经验式的理解,或者缺乏对社会主义多层次本质属性的认识,甚至混淆了实践中社会发展中的变革,超越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层次性,失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将导致党和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出现重大失误。因此,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检验修正、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形成时代特征,推动历史方位演变,形成理论特色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期,由于缺乏经验,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模式,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脱离中国社会实际,曲折与挫折始终伴随着我们党的发展。毛泽东创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以中国革命的经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努力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实现了理论逻辑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实践。由于缺乏现成经验的借鉴,没有成熟理论可依据,毛泽东背离了自己创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跃进”把社会主义阶段等同于共产主义阶段,把将来可能实现的原则勉强放到中国社会的现实中来做,导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则把过渡时期与社会主义阶段两个不同历史方位,历史阶段混淆起来,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遭遇了两次重大的曲折与挫折。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恢复和确立,党的工作中心迅速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特区的建设、对外开放战略的一系列实践中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破除了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中的一切旧的体制障碍,不断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创新与快速发展在思想理论上,也引发了一场围绕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激烈争论。在围绕基本国情认识大讨论中,围绕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形成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有力地推动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实践深入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实践经验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的丰富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为改革开放实践提供了思想理论的指导,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体现于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认识的过程上看,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逻辑反映历史,”“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性修正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要求我们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大胆去试、大胆去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动力、政治定力;才能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创新发展,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时代”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充分证明,“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任何一种认识不可能穷尽真理,只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客观情况的正确认识,因而,真理是相对的;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总是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新的矛盾新的挑战,人们必然要通过新的实践活动去解决这些问题困难和挑战,产生新的认识,形成新的理论。历史方位的形成与判断,从认识上也必然会充分体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不断丰富深化,不断创新发展这样一个反复,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这一认识过程反映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
四、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认识,只有在坚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回应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克服重大风险,冲破重大阻力中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新理论新思维新观念新思想,才能够不断深化丰富发展。
客观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直观地、机械地,以“纯粹形态”展现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大量的偶然性、非本质属性,甚至于假象的后面,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只有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被揭示出来的,我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深入发展的。实践活动的二重性决定着思想理论认识的二重性,真理的二重性,也决定了真理标准的二重性。正确的认识往往是在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假象,甚至于是在经历错误挫折中,不断修正认识,总结经验教训中形成,并不是必然既定的。实践中问题充满困难和险阻,常常受到各种阻力干扰,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风险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面临错综复杂激烈动荡的国际环境,面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如习近平指出的,“今天时代变化与社会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想象,中国的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年11月版,第33页历史经验显示出,一切重大的社会变革首先是从思想路线上开始,是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往往为时代的革命性变迁提供了思想理论方法指导。理论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能够回应时代的挑战,满足实践发展对理论提出的要求,在于理论自身的创新力。任何一种理论的科学性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修正、不断创新,才能得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行为都是错误的。”*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18日,第11页。理论的社会功能和发展动力在于理论能够随着实践的深入发展,不断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抽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引领我们实践的探索,不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起来”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实践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不断创新丰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实践中体现为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体。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实践活动开启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实践创造将不断丰富推动发展“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党和国家主要工作的重心,根据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检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标准。从实践的创造到理论的创新,从理论创新又促进实践的飞跃,循环往复,不断深化丰富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认识过程,既是集中群众意见和智慧的过程,又是统一思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过程。毛泽东曾精辟地论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认识路线、方针、政策的辨证思想,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人民群众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主体,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实践主体,同时也是实现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主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