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术后怎么吃
2019-12-09黑水县人民医院外科郑廷华
文 / 黑水县人民医院外科 郑廷华
胃切除术后患者生理机能和解剖结构均发生改变,胃容量较术前显著减少,同时胃部的储藏、消化、吸收及分泌等功能会受到较大影响。患者术后应科学饮食,选择良好的进餐方式,做好饮食调理,这对于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的产生,促进肌体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胃是人体的重要消化性器官,我们通常进餐时通过口腔咀嚼混合唾液后吞入到胃内,经由胃液分泌以及胃部蠕动,能够将食物搅拌研磨成半液态状的食糜,并分次送到十二指肠与小肠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与吸收。因此胃部本身对于食品具有的消化及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因而针对胃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科学饮食调整是促进其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否则可能诱发严重的并发症。
胃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
总体来说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饮食中,需严格遵循少量多餐、高蛋白、质地软糯、清淡、低糖、低脂、忌辛辣、忌酸、忌冷等基本原则。
少食多餐坚持少食多餐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通常胃切除术后患者每天的进餐量可维持在六次至八次左右,这样能够确保胃部不空不胀,能够有效避免对残余胃形成牵引诱发血管收缩等相关症状。因此,胃切除术后患者坚持少量多餐是恢复饮食的重要原则。
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切除术后,患者需要选择质地柔软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这样能够避免术后发生脂肪性腹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弥补消化液分泌量减少和非理性反流情况导致的患者消化功能减退。
营养均衡胃切除术后,患者需要保持饮食的营养均衡,特别是需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热能、碳水化合物,同时需要食用少渣类和易消化的食物。除此之外,在进餐后可保持平卧半小时左右,这对于预防发生倾倒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
健康烹调在烹饪方式上尽可能采取炖煮和蒸等比较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采取凉拌、生煎以及油炸等烹调方式,以促进患者术后对食物的良好消化与吸收。
分阶段恢复饮食
为了确保患者术后肌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充分供应,通常将胃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恢复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以及软食与普食阶段,各个阶段对于日常饮食均有着差异化的要求。因此,胃切除术患者术后饮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流质饮食阶段通常情况下,患者接受胃切除术后若未出现吻合口出血以及吻合口瘘等情况,患者可于术后一至三天内实现肠功能的逐步恢复。此时依据流食原则给予患者少量饮水,每次的饮水量保持在30毫升到50毫升左右为宜。如若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则可给予少量的流质食物,例如蔬菜汤、面汤、米汤、蜂蜜水、水果汁,并确保食物的新鲜和温度适中。
半流质饮食阶段进入到该阶段后,患者如若进餐后并未出现显著的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可在一到两天之后给予适量的优质蛋白、易消化食品以及高维生素食品。例如可给予蛋羹或稀饭等,通常每天可进餐约五到六次为宜,当患者恢复到半流质饮食之后方可出院进行调养。
软食与普食阶段通常患者术后经历了半流质饮食阶段约两至三周左右,若未出现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则可逐渐过渡到软食,通常适应两周后可过渡到普食。然而进餐过程中避免食用那些具有刺激性的食品以及油炸食品。恢复期内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日常进餐量,同时逐渐减少每日的进餐次数,直到能够恢复至正常健康者的饮食。而对于全胃切除患者来说,则建议长期坚持半流质饮食或者是软食。
胃切除术后,患者总体饮食中应该主要以精良食品,例如面条和大米等作为主食,同时摄入优质蛋白,例如鱼肉、瘦猪肉、新鲜豆制品、禽肉和蛋类等,以此作为术后辅食。同时适量地摄入新鲜蔬菜及水果来帮助补充肌体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纤维素等。在烹饪方式上需要坚持易消化、清淡、忌辛辣、忌生冷、忌酸的基本原则。
从生理学以及临床实践角度来看,胃切除术后患者的残余胃通过一段时间恢复,逐渐产生代偿性增加,因此也就意味着患者术后可以适当地逐渐增加进餐量。患者术后具体应该如何吃、吃多少?其实主要以患者自我感觉和生活习惯等为主,具体掌握标准是患者进餐之后未出现不适感,且消化吸收效果良好,同时术后体重与手术之前相比有所回升,另外患者体力和精力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与工作。
综上所述,胃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恢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总体来看应坚持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同时需要确保术后肌体营养的均衡和充分摄入,为术后肌体康复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