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思路和建议
2019-12-08刘世慧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交通运输局
■刘世慧(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交通运输局)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模式创新依托下,许多领域都开始呈现了融合发展的态势,尤其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融合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拓宽,趋势更加突出,影响更为深远,就交通运输领域来讲也不例外。纵观当前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关联领域融合发展可以得知,其趋势越发突出,基于此,交通运输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于挑战,需要我们以相关规律为遵循,注重对趋势的把握,并以战略全局角度切入进行深入且系统的研究。
一、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思路
(一)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
以习近平总书记思想为指导,需要始终贯彻创新、绿色、开放和共享等理念,针对经济新常态着力点和特点要给予明确,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与趋势,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为结合点,以此使基于融合过程中的各领域能够实现对业态模式的灵活调整,从而以新的空间趋势和特征呈现出来[1]。此外,要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贯彻以服务人民为本的理念,并以质量和效益提高为基础,实现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跨业、跨域和跨界的深度融合发展,并以当下社会中各个有利因素为支撑,有预见性地对交通运输体系方向进行预测,并针对交通系统内在和外在结构进行重点把握,逐步强化各地区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在各个国家往来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是交通运输具有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而且还能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对其进行拓展与延伸,推动其优势的形成,这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着眼点
第一,无论是基本规律还是整体发展趋势都要对其进行明确和把握,推动跨业、跨域和跨界的整合,并以分类分层为基础加快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实现。同时,针对产业整体规律而言,还要加大对其预测的重视力度,并与当前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中剖析出相关产业,以国际产能合作方向为引导和导向,以此推动国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就递进过程来讲,不仅要注重空间格局的合理调配与优化,而且还要以新形势要求为背景,强化交通运输和国计民生以及生态环境三者的联系,这也是促进对接与合作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
第二,针对关键领域环节给予高度重视,新兴、存量、软件和硬件等方面的重视力度都应得到相应地提升,从而使交通运输各个环节在分步和分策这一背景下能够得以推进。对于联动培育具有的优势要予以明确,并围绕交通领域新业态进行改造,确保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等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交通领域的升级转型提供助力。对于各个地区间存在的发展差异要给予明确并重点把握,同时对交通基础设施来讲也要不断提升其针对性,从而使新领域开拓的同时强化运输服务模式,为互联网智能管控、运营网络间的融合与联动提供重要保障。
第三,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定位的明确性,基于合理分工下推动市场和政府间良好合作的达成,保证融合过程中两者优势的发挥。具体而言,需要着力提升与强化创新驱动,从而使市场经济主体和社会更广领域能够在起步阶段发挥出诱发性效果。此外,还要对政府作用给予高度重视,除了要注重深度合作外,还要着力推进深度融合的实现,以此将引导职能和监管职能整合起来,一方面要产生助推力,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各自发展的独立性,赋予新模式更强的适应性和开放性,保证尝试期的顺利通过,为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建议
(一)着重推动交通运输“跨业”融合发展
紧随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对于当前产业间的边界给予高度重视,并强化交通运输和其他各产业间的联系,从而确保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优势互补,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助力[2]。同时,还要依托有利途径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力量,这也是中高端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得以顺利建设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第一,除了要明确交通运输与农业经济关系外,还要对此关系给予高度重视,保证交通运输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并以交通运输为支撑,实现新的农业发展要素的开发,建构起集多样化和专业化为一体的平台,推动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二,推动现代商品贸易流通体系的建立,注重线上与线下的互联,并在现有商品流通渠道基础上对其进行拓展,并在商业运输和发展模式调整与改革的基础上为商贸流通资源和交通运输融合共享的实现提供保障。第三,增强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的融合力度,基于现有链条下对其进行延伸,并保证多样化平台的持续增加,这样不仅可以交通物流衔接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将交通运输“跨域”融合发展进行重点推进
以时空维度切入,对其进行有效拓宽,从而基于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融合背景下确保理想发展效果的实现。同时,无论是交通通道、枢纽建设等也要提升对其的重视力度,从而使集聚和扩散效果得到充分发挥。通常来讲,客货流是带动资金流和人才流的重要动力[3],同时也是交通设施实现集聚的有利条件。此外还要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力度,以规定方向为发展态势和基础,进而衍生出新的发展能量。此外,还要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枢纽经济数量,并以分级分类为基础,实现对创新型的发展模式的有效探索,对陆地运输和水上运输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为多个新兴口岸经济升级和转型提供了动力,枢纽经济区向特色化和个性化迈进也成为可能[4]。针对交通运输通道经济发展而言,要在给予其高度重视的基础上剖析与明确“四大板块”间存在的关系,以点带面,以“一带一路”为基础,建设处具有创新型的合作走廊,就个别地区来讲,也要强化其高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带互动与聚集,并以南北为走向,建构起具有特色的经济带效果,更好地挖掘地区交通经济发展潜力。
(三)大力推动交通运输跨界融合发展
对社会民生给予高度关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战略地位,并以把握人们实际需求和受惠群体为基础,以此实现有益影响的最大化,并为交通运输深度广泛融合实现提供重要力量,为联动发展能力提升基本保障。具体来讲,要围绕社会民生服务保障水平给予重点关注,从而使基于扶贫脱贫下民生服务保障具有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并以相互促进和影响为背景,逐步提升在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推动交通运输和经济两者间的协同发展。同时,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5]。对此,要持续提升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速度,除了要对其碳排放予以重点控制外,还要持续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在绿色低碳交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基础上更好地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交通运输与军民间的融合也是重要环节,不仅可以使军事国防领域在交通运输支撑下使其应变能力和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对促进安全技术发展、推广等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地发展,融合现象成为各个领域逐渐突出的现象,并且基于多样化因素影响下,其融合范围也逐渐呈现了广泛性态势,且层次也越发深入,这些都给传统产业进步与发展提供了重要辅助与启示。就交通领域来讲,也要对转型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仅要实现与社会经济互联,而且还要针对交通运输跨业融合发展予以深入推进,将交通运输“跨域”融合发展作为着重推进的工作内容,大力促进交通运输跨界融合发展,积极对当前政府管控模式予以调整与创新,以包容创新思路为载体实现系统治理的有效深化,进而为交通运输和经济的双向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