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CT与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2019-12-08曹航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6期
关键词:海绵状动静脉脑血管

曹航涛,江 黎

(石泉县医院 陕西 安康 725200)

脑血管畸形会引起患者出现脑内血肿或血管破裂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求准确、科学、快速的检查方法对该疾病做确切的诊断。本次研究就CT与MR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希望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1月收取的28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79±6.47)岁。研究在所有参与患者知情且自愿的条件下进行。

1.2 方法

CT检查:仪器:西门子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均进行颅脑平扫;扫描条件:200mA、120kV,间距:6mm,螺距:1,FOV:240×240mm[1]。

MR检查:仪器:GE SIGNA Creator 1.5T;使用8通道头部线圈;条件:SWI、T2WI、FLAIR、T1WI、MRA[2]。

1.3 观察指标

对CT与MR检查的结果做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海绵状血管瘤17例(60.71%),动静脉畸形8例(28.57%),静脉畸形3例(10.71%)。其中1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包括单发11例、多发6例。

CT检查结果显示:动静脉畸形8例患者中经过平扫未见异常患者存在2例,6例表现为边界不清混杂密度影,海绵状血管瘤17例患者中检出13例,病灶检出18个。静脉畸形3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均未发现特异性表现。

MR检查结果显示:临床病理诊断动静脉畸形患者通过常规MRI和MRA检查均可见扩张迂曲异常血管团影,通过SWI检查均可见条状、斑点状迂曲低信号影。1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MRI常规检查检出病灶25个,均可见“桑椹”、“铁环征”高低混杂信号,SWI检查检出病灶28个(26个低信号)。3例静脉畸形患者经过MRI检查无特异性表现,SWI检查结果可见“水母头”征。

3 讨论

脑血管畸形患者常伴有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结合脑血管畸形血管构筑特征、脑血管畸形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标准[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检查脑血管畸形对比CT检查,MR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通过CT平扫可表现出部分病灶阴性,强化后CT检查可见病灶。MRI检查能够将病灶部位更为精确的显示,更清晰的显示供血动脉情况、畸形血管情况以及引流静脉情况。脑出血是脑血管畸形常伴的并发症之一,同时脑出血可并发脑梗死、脑软化等。脑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为单发病灶。MRI常规检查可见“桑椹状”和“铁环征”的高低混杂信号,由于反复的微出血,从而沉积含铁血黄素,进一步引起病灶周边低信号;在MRI加强检查中可见“水母头”征,由于放射状髓静脉汇聚而形成的粗大引流静脉形似水母状。若无合并钙化或出血时,CT平扫不可见有效显示,MRI检查与CT增强检查结果相似[4]。作为SWI主要序列基础的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依据组织间的磁敏感性的强弱,形成对比,实现对图像的增强,最终取得相位磁矩图像和相位图像,因为血氧饱度是是该检测方法的主要依赖对象,不会受到血流速度的影响,因此显示血管畸形的状况更为有效。SWI检测方法因为高分辨率扫描更利于发现微小病灶,且对比MRI检查,SWI检查能够将小病变和微小出血状况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对引流静脉情况的有效体现[5]。

综上所述,上述各种检查方式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相较而言,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无电离辐射、参数多、方位成像多、序列多的特征;SWI检查能够显著提升检出率,同时具有更高的病灶敏感度,且无需使用对比剂。在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中,相较于CT检查,常规MRI检查联合MRA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海绵状动静脉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