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运用
2019-12-08冯宇商明蕊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冯宇 商明蕊(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现如今,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谨慎性原则可以尽可能的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便于企业更科学、有效的做出适合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的发展决策。事实也证明企业的会计工作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谨慎性原则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核算目的,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带来最为真实有效的核算信息,成为关键性决策依据,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一些大型企业也不断的通过谨慎性原则规制企业向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例如涪陵榨菜在2016 年筹划的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事宜也经过谨慎性原则的核查,公司于6 月13 日晚间公告,基于被收购企业的期望价格与目标收购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涪陵榨菜的决议未能一致通过,因此基于谨慎性原则终止发行股票购买资产事项。在这一案例中,谨慎性原则虽然并不是决定整个事件结果的核心因素,但是却是企业避免风险的关键因素,由此也看出,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工作已经深刻的融入了谨慎性原则思想。不过,仍旧有部分公司并没有认识到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执行的标准不够统一,相关财产清查人员缺少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能够为我国会计工作中有关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提供重要见解,提高财产清查的真实有效性,从而能够促进我国整体会计事业的发展。
一、谨慎性原则与财产清查概述
(一)谨慎性原则与财产清查的概念
1.谨慎性原则的概念
谨慎性原则指的就是在会计核算相关工作中保持最为稳健的思路以及方法,企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以及有可能产生的损失,会计核算工作就是要在数据信息分析前提下用稳定、谨慎的方式对这部分资产进行计算,并且给予入账,如果出现有可能产生的收益,则不对其进行入账。实际上谨慎性原则就是会计核算中对损失保持高估,对资产收益进行尽量的低估,这样的原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企业的管理者以此为决策依据可以最小化的降低风险,在市场上的竞争水平能够依赖会计核算所提出的信息作出有效决策。此外,谨慎性原则能够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等多个环节。
目前国际上会从不同的角度对谨慎性原则进行定义,第一种是在受托责任角度来看,谨慎性原则不会将所有利益计入其中,而是对预计产生的损失进行计入,这种方式能够便于会计人员通过不同手段对成本及负债进行高估,对企业的收益及资产做出低估。这种方式目前在国际上是一种不被广泛认可的原则,部分学者认为这具有较高的片面性,容易使会计信息缺乏公允价值。第二种则是决策有用观下的谨慎性原则,指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需要进行审慎反应,进而保证企业的经营环境风险受到有效考虑,也就是说需要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不少计负债及成本,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广泛接受的谨慎性原则定义。
2.财产清查的概念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财产清查是对企业的各项物资、财产实行盘点、核查,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交易展开查询,从而保证企业的实际运转与账面上的内容相符,是一种会计常规工作。财产清查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包括财产总量、债务债权、相关利益者情况,企业也能够通过财产清查做到物资的合理管理,对财产流动情况进行监督,并且为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损益提供关键性资料。
(二)谨慎性原则的优缺点
1.谨慎性原则的优点
谨慎性原则的优点在于其他可以有效的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适用的、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会计使用者,他们的会计信息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用于企业经营决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谨慎性原可以有效的控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谨慎性原则也是其他会计原则使用的参考标准。
2.谨慎性原则的缺点
谨慎性原则虽然有其优点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谨慎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确定和计量的难度,并且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谨慎性原则有其适用范围,但是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很容易因为谨慎性原则而滥用计提,导致企业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形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三)谨慎性原则对财产清查的作用
首先能够为企业的收入确认提供严格的规范,包括企业经济利益流动情况,成本的计量状况等,在成本的确认方面使用的财产清查手段是谨慎的,利用使用年限法对固定资产折旧;其次是对于存货的计价,这也是财产清查中的关键部分,使用谨慎性原则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精确计算出存货规模,能够减少其中存在的水分;最后是在财产清查分析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偿债能力等进行分析,相关的指标数据更加精确细致,不易受变现存货等指标的影响,同时速动比率的分析和参考也可以让财务数据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具体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企业现代化内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不管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还是外部投资者需求,都会在固定的时期范围内对企业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效益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企业在对财务情况作出分析的时候会遵循谨慎性原则,在科学的会计处理方式下得出企业现金流量、负债水平、流动比率等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加入到报表之中进行对外披露。例如我国部分企业需要定期的对自身长期偿债水平进行分析,此时就会使用到谨慎性原则,通过稳定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对保守的计算方式得出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还有企业产权比例。在这些数据基础下,必须要依托于谨慎性原则得出最为谨慎的结论,因为利息保障倍数的分母是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与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之和。为了能够对企业的最低偿债水平进行保障,必须要采取谨慎性原则开展财产清查工作,许多企业会选择采取近几年相对较低的指标数据作为清查标准。
(二)谨慎性原则在资金管理的应用
企业的资金管理包含了许多方面,谨慎性原则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在于企业投资、筹资以及股利分配等部分。在投资管理方面,一些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大,所以需要通过合理的资金管理对掌握的资金进行梳理,明确一定时期内的投资对象,最大化的提高企业投资合理性,完善企业投资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就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融入谨慎性原则,能够综合审视企业投资方面的举动以及收益可能性,用比较保守以及谨慎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在筹资管理方面,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明确正确的筹资金额,综合协调筹资时期与资金使用时期。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往往会采用多样化的筹资组合,通过各种零散的筹资方式来规避分散融资风险,这就使得谨慎性原则派上用场,能够通过谨慎性原则找出不同融资方式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做到了有效的风险转移与风险规避。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计价以及收入确认等多个方面,这也是企业财产清查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方面,是由我国财务部门明确的应用谨慎性原则,在存货存在实际成本的时候企业需要采取先进先出、个别计价以及加权平均法等方式,这三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企业会使用加速折旧法集体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方式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创新,并且能够保证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之前几年能够多提折旧。在无形资产计价与摊销方面,企业主要是遵循的国际会计准则,在准则中有详细的对无形资产入账时间进行规定,同时要求无形资产需要保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企业中,然后要能够精准的计量无形资产的产生成本。在确认收入方面,企业遵循了谨慎性原则,任何一项要求没有满足会计准则中的要求就不能进行收入确认,防止企业对自身的收入进行高估。
三、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应用的问题
(一)财产清查的标准不统一
2018 年1 月,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二次全体会议中,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企业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中对于企业资产管理情况报告重点、资产清查评估方法要求进行了统一,并且要求成立企业资产数据库,可以看出我国目前还并没有彻底完善这方面工作,对于企业财产清查标准的统一时间较晚。
从企业发展实践来看,许多企业也没有在内部建立起明确的财产清查标准,更缺少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正确清查体系。即便是在华为、万达这样的大型成熟企业中,所实施的财产清查也并不见得完全能够对资产实现有效的盘算。
(二)财产清查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弱
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全面贯彻实施,会计工作的开展对于会计工作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产清查工作作为重要的内容需要会计人员保持高度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出发综合审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不会产生错查、漏查等失误。
不过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工作者往往还不能适应新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对于新的会计工作方式以及会计电算化功能不熟悉,也就增强了会计工作的不确定性。例如在一些企业中,会计人员还只是保持着传统的会计工作手段与思维,自身的工作也只是日常的记账、出账,尤其是部分财产清查人员并没有提高专业性,只是根据上级的要求以及传统的方法对企业资产进行核查,自身是没有职业判断能力的,无法为工作的开展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四、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应用的对策
(一)明确并统一财产清查标准
在我国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条例中加入企业财产清查验收工作实施方案,具体需要围绕着“清查核实资产、明确产权归属、纳入平台管理、操作程序规范、组织领导及制度建设”等五方面标准内容,要明确资产清查的组织与领导,详细的进行不同部门以及员工的职责分工,进一步规定资产清查范围,包括企业实际占用资产数额、企业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企业的资金分布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因此必须要重点针对不同类型的财产实行清查,包括企业自身占用资产,也包含了各种合资、合作、联营以及增值部分。同时,在清查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工作标准进行明确要求,包括清查工作的彻底性,保证物质与价值同步清查并且对清查过程登记造册。
(二)提高财产清查人员的职业判断力
财产清查工作人员应该持续不断的转变思想观念,能够自觉养成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习惯,这是从主观上必须要做到的会计行为前提。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及单位的财产清查工作已经出现了环境上的变化,工作人员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模式,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去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合理的运用专业知识。需要定期的参与培训,养成自我提升的积极习惯,并且持续不断的吸取有关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形成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强有力的学识支撑下保持高度的职业判断能力。
五、结论
财产清查工作是会计工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形成各种财务信息数据的重要前提,只有财产清查工作保持统一前提与进行标准,通过专业化的手段明确清查过程才能够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本文主要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及单位对于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财产清查标准不统一、清查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弱。因此需要从这两方面持续加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应用,需要对财产清查标准作出进一步明确,提高财产清查人员的职业判断力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