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019-12-08姜绚丽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营销界 2019年43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校园

■姜绚丽(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技能和整体总结有了更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必须可以熟练掌握电脑软件操作技能,了解市场实际发展需要,与国际发展大潮相接轨,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发展人才。企业在对进行选拔和招聘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可以满足大数据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大数据时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要点,可以为社会及时输出实用型发展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祖国建设需要,其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落后的管理方式

就现阶段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而言,其管理行为和理念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状态,在制定管理标准规范的时候较为随意,将工作的时间定义为升职加薪的要求。这种流于形式的管理模式,严重阻滞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打消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得一些真正有想法、有实力的教师无立足之地,无法有效发挥他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导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工作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状态[1]。

(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现阶段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主要是不同学科的教师和一些管理人员,通过对管理人员的有效选拔和任命,彰显高校发展特色。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同时,高校的综合发展水平与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高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为社会和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换言之,高校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成正比。但是,因为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起到的影响作用,很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综合素质偏低,思想守旧,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对高校学生的发展进步起到阻碍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措施

(一)感知学生管理工作客观数据

一是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数据,包括师生面对面谈心、学生工作会议、档案记录以及班主任下宿舍和听课等.王洁松在认可“互联网+学生管理”新模式的前提下,认为传统学生管理工作方法仍须保留,二者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传统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多年革命和建设经验形成的“法宝”。二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校园各项基础系统生成的数据,包括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图书借阅系统以及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内容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情况、奖助情况、消费情况、社团活动,甚至就餐和宿舍出入情况.王芳认为学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行为数据,如学习成绩、图书借阅记录、宿舍停留时间、心理普查数据、各类文体活动、竞赛参与情况、食堂消费情况、体测成绩、违纪情况、上机上网记录、校园卡消费记录、图书馆和宿舍出入记录等。通过对此类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行为轨迹,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和行为异常预警。三是网络社交平台的监控数据,对于95 后的大学生,QQ、微信、微博、贴吧、知乎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家表达想法和需求的主战场,通过对学生各种社交平台中发布信息的搜集和分析,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个性需求,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李正军指出可以从言行数据、交往数据、关注数据、阅读量和转发量数据、网站使用数据(浏览、发帖留言、关键词、网络购物)以及客户端使用数据来感知和搜集学生线上维度的客观数据。[3]

(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可搜集和分析学生在校行为数据,挖掘学生心理问题,对有问题学生进行及时预警和重点关注。然而,实现此类目标,则必须提供运用大数据的技术环境和数据分析技术,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融入大数据理念为优化校园信息化设计和建设实施提供了新的方法,尤其在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各大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开始通过一些媒介和新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学生管理平台,或者通过第三方开发来实现信息化管。在研究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把传感器嵌入到校园的各种系统中,将校园管理的众多软件系统平台融入到校园云,实现云、物联网、互联网的串通联接,由此可实现校园实时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加工分析,从而为学校发展和教学应用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采用主流的Hadoop 开源平台架构,建构了学生校园行为大数据分析预警管理平台系统,对学生行为进行预警安全管控,实现了学生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提升学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智慧数字化校园建设。将云计算技术和服务理念融入其中,加强学生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学工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数多个系统的数据对接,建立了专门的数据交换平台、统一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各部门数据整合推动了学生管理大数据机制的建立数据分析结果也实现了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提高了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4]。

(三)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定位以及人力资源教育目标的要求所致,我们不仅仅需要强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建设交叉学科研讨课程、问题导向课程、综合性课程、学科前沿课程等,有机融合人力资源教育与专业教育,对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进行忍辱的挖掘,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信息化教育。此外,还应当充分结合教学与实践,积极的融合实践与理论,在课程设置中应当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的分量[3]。通过对信息化教学体系的完善,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竞争力的当代大学生。

(四)科学设置理论课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对高等教育的全方位审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如果专业知识和大数据技能掌握不足,就无法全面胜任工作需要,尤其是面对已经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的人力资源工作,其管理难度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对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全面创新,做好理论课程的合理规划,实现课程发展的多元化,强化校企合作发展理念,可以定期请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和案例,然后让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完成相应的课后任务[5]。

(五)智能化,科技实现服务共享

(1)有效利用科技和数据的力量,对人力资源模块进行升级和改造,实现对各种有效信息的汇总和整体,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各种成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一人多专的发展模式。

(2)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通过掌握每个学生的各种细节信息,对学生各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在校园内部全面普及一卡通服务,如此,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日常和消费情况,便于进行相应的管理。从高校角度来看,大数据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主动了解学生诉求和需要,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等各方面提供服务,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企业管理逐渐呈现出“信息化操作”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这离不开社会发展中信息化的蔓延,各行各业不再依赖于“人工操作”模式,这也为高校的转型以及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紧跟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潮流,不断革新教育理念,选择更为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的教育手段,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校园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