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心理防护的方法探究
2019-12-07蒋胖生
蒋胖生
战时心理防护,是指在作战行动中为有效防止官兵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提高作战心理素质所进行的一系列心理服务活动,是提高部队反心战能力、激发官兵高昂士气和旺盛战斗精神、保持持续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战时心理防护要紧密结合各个阶段官兵心理状态,合理确定工作重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措施,有效化解心理问题,努力增强官兵心理素质。
一、搞好心理激励,激发高昂士气
信心是官兵参战行动的内在动力,是勇气的基础,对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勇敢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源源不断给官兵提供正面的精神激励,是最好、最积极的心理防护。一是榜样激励。好的团队凝聚力和领导力能够使官兵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信任感,有助于减轻官兵对各种威胁的主观感受,提高心理抗打击能力。在作战中,士兵往往把个人安危和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指挥员身上,关键时刻指挥员的一举一动甚至表情、音调、手势,都能对战士的心理稳定产生较大影响。要充分发挥指挥员稳定军心的作用,越是在危急关头,指挥员越要镇定自若,以自己言行的沉着自信,特别是以富有吸引力的暗示调节战士心理,稳定他们的情绪。二是奖惩激励。战斗间隙期或结束后,因为战斗的惨烈、战友的牺牲等引起的心理焦虑将陆续表现出来。这时,可以组织对刚结束的战斗进行评功评奖,不仅激发那些立功或受到表彰士兵的战斗热情,还可以激起那些没有立功士兵的斗志。如开展火线入党、立功创模活动,比战斗作风、比战斗成果,每次作战行动都进行战斗讲评,战斗间隙组织讲战斗经历和心理感受,及时褒奖完成任务出色的官兵等。三是情感激励。处于应激的个体常常很想谈论他们的体验,精神卫生人员与这些人沟通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这些士兵更愿意与家人、朋友、战友谈论他们的情感反应。要广泛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协调地方政府帮助解决参战官兵家庭的实际困难,组织好地方的各种慰问活动,进行慰问信和家书展评,允许战地官兵与家人通过合适渠道取得联系,了解家庭的情况,消除担忧和牵挂,强化官兵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
二、强化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官兵产生心理问题,只要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就能较快得到恢复。战时心理疏导要根据战场条件,利用各种时机,灵活有效组织实施。一是引导转移注意。一个人在执行重要任务之前,由于注意力过度集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过分激动的心情,会消耗大量的神经能量,这种消耗有时比战斗行动本身所消耗的还要多,如果把注意力做适当转移,就能降低心理紧张程度。如遂行作战任务特别是即将展开行动前,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情景的设想上,各种残酷场面和意外情景充斥官兵大脑,易使一部分军人陷入紧张、恐惧而不能自拔。这时可以有意识进行一些其它活动,使注意力从对战场情况的想象、描绘转移到现实的事物上来,如进入战斗前可以组织报数和点名、集体宣誓、高呼口号等;还可以有意识安排一些任务,如战场纪律学习、技术研究、保养武器装备、开战地“诸葛亮会”等,对战场生活的安排要尽量丰富多彩;也可适当地采取幽默转移的方法,讲述一些健康有趣、诙谐幽默的故事等,在笑声中缓解官兵心理压力、克服紧张恐惧心理。二是运用合理宣泄。在执行作战任务中,官兵的心理经受着各种因素的刺激,心理负荷重、压力大,容易产生愤怒、焦虑、憎恨、痛苦、悲伤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及时释放,长时间压抑在心里,就容易诱发心理问题。要利用战斗间隙、战斗任务转换、执行作战任务后的情况总结会,以及轮岗休息等不同场合和时机,引导官兵通过与领导、战友、同乡、家人等自己比较亲近的人倾诉,说出内心潜藏的恐惧、焦虑和悲伤;当战斗受挫,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激怒时,可以组织打打拳,或是用模型模拟战斗场景进行发泄;当战友牺牲,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悲伤时,可引导官兵放声哭泣一场,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把心中的委屈或痛苦淋漓尽致地叙述出来。三是学会放松调节。战争环境的刺激往往会引起官兵身体肌肉的高度紧张,而身体肌肉的紧张又会反过来加剧心理的紧张,进而带来多种不良反应。此时,如果能有意识做一些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的紧张,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失眠、焦虑不安等。可以利用任务转换、换班轮岗、调整休息等时机,组织官兵闭目静坐,尝试着将战场上紧张惨烈的情景忘掉,着意去想象美好的事物和情景,如美好的自然风光、难忘的生活情景等,淡化战场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可以引导官兵自然站立,双目紧闭,然后反复做稳定、缓慢的深呼吸,通过深呼吸消除内心的紧张疲劳;听音乐、做肌肉放松练习,也可以调节官兵的心理状态。四是进行情绪脱敏。情绪脱敏主要用于处理官兵对战场上特定情境和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官兵在战场上的异常行为,可视为对战场事物和环境的敏感和过敏现象。用可引起官兵战场心理异常反应的客观事物对其进行短暂、微弱的刺激,如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遭到的创伤情境、战友残缺不全的肢体、炮弹在自己身边爆炸造成的强烈冲击等,以及由此导致的不适身心反应,如紧张、恐惧、发颤、出汗、恶心、呕吐等,当这种紧张情绪达到一定强度时,再诱导其回忆一些比较轻松愉快、令人高兴的场景,从而用积极的情绪代替消极的情绪,达到情绪脱敏的目的。
三、加强信息管控,巩固心理防线
信息作为一种“软杀伤”,它的威力有时比武器威力还要大,加强信息管控是战时心理防护的重要环节。一是传递正面信息。谁控制了信息,谁就控制了人的心理。战时加强对主要信息渠道和载体的掌控,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媒介,发挥信息主渠道的作用,让积极正面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占领信息主阵地,让官兵在第一时间了解真相,防止官兵因猜疑滋生不良心理。如,紧紧围绕有利于夺取战争胜利的主线,大力宣传我军战争的正义性,揭露敌人的非正义性和欺骗宣传;及时传达上级的命令、指示,通报友邻部队的情况,传播我方战果和胜利的消息,展示后方人民及作战官兵家属的大力支持等,加大信息量,增加透明度,使之成为战时军营的主旋律;向官兵介绍当面之敌的情况和我方应付办法,落实各种安全防护手段,增强作战官兵的心理安全感。二是控制谣言传播。加强对网络、视听和通讯工作管控,阻断敌方心理战信息传播渠道。对敌投放到我军的心战宣传品,做到不看、不传、不保留,发现不良信息或谣言传播后,应立即组织调查了解并将情况上报,根据谣言的内容和影响,用事实和道理予以揭穿。对接触过敌心战宣传品的人员要进行疏导、使其认清危害,对少数官兵存在的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要反复教育、进行“消毒”,对个别传播小道消息、散布谣言的要予以严惩,防止“沾染”和扩散。对那些违反作战纪律规定的人,要视情况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予以军法惩处。三是收缴宣传制品。敌宣传制品是指敌人投放的一切载有心理战内容的物品和传播心理战信息的工具,包括传单、广告、报纸、杂志、书籍、光盘、音像带、有固定频道的收音机,以及印有宣传内容的小玩具、小饰品和礼品等。这些宣传制品投放简单、信息传播快、易被对方接受、难以控制,对我方参战官兵有着消极的心理影响,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战前,针对敌人可能投放心战宣传品的形式、功能、方式等,加强对官兵的教育,使之了解敌人心理战的阴谋和主要特点,做好预先防范工作;战中,对敌投放到我阵地的心战宣传品,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人员收缴、封存、销毁等等。
四、优化战地环境,提供心理慰藉
战时官兵问题心理与疲劳、睡眠少、饮食、生活单调等因素有关,优化战地环境具有重要的心理防护意义。一是改善伙食。伙食不好会影响士气。心理防护要重视官兵“吃”方面的保障,尽可能调剂好伙食。战时官兵容易厌食、食欲不振,厌食的问题对战斗力影响最为直接,影响极大,也会降低官兵的心理防护能力。要在提高食品可接受性和营养性上下功夫,创设相对良好的进食环境,减少食品的污染,等等。二是保障休息。通过休息和睡眠,官兵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紧张、帮助心理活动恢复正常和平衡,达到心理防护的目的。要注意科学组织力量,让官兵轮换参加战斗,使其生理、心理得到及时调节;同时,在保证战斗胜利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好休息,使官兵恢复体力、精力,避免出现过度疲劳;注重“小睡”的心理训练,使官兵学会用点滴的时间来休息获取心理能量。三是重视安全。战场环境条件下,个体时刻处在面临伤残和死亡的危险中,如果官兵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不仅会对个体心理而且会对部队战斗精神产生严重的影响。要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及时发放常用药品,搞好巡诊服务,减少疾病发生,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救治,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四是丰富生活。充分利用作战间隙,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丰富官兵的战场文化生活,以小型多样、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战地文化娱乐活动。它不仅可以转移官兵的注意力,放松身心,稳定情绪,还可以满足官兵的心理需要,增进互相理解,融洽相互关系,优化集体心理环境,冲淡和消除官兵的紧张、恐惧和消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