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综合实践课的“四步”教学模式

2019-12-06施正芳

施正芳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门课程。它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创新。笔者正是利用了这种特性,创立了“一激、二研、三做、四评”的四步教学模式。

关键词:激发动机;研习技法;促进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92-1

小学综合实践课是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旨归,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多元性等特点。该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亲历”“实践”“体验”是该课程的关键词,也是教学的重要抓手,然而,少数教师在却误认为这三个关键词就是“动手做”,于是整堂课几乎全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操作,导致教学过程杂乱无章,教学效率低下。笔者立足综合实践课堂实际,经过思考和研究,构建出“一激、二研、三做、四评”的新模式,现以《纸艺花篮》教学为例,将该教学模式作详尽阐释。

一、赏花篮,激动机

英国有句谚语:“有极多的显得可笑的行为方式,其隐藏的动机却是明智而合理的。”动机是行动的催化剂,学生的学习需要动机的支持,强烈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注入源源不断的兴趣和动力,可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持久深入地探究学习。因此,要有效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实践活动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即便有些行为幼稚可笑,只要能够激发学生自在动机,使他们乐于探究、主动实践,那都是值得的。

例如,在教学《纸艺花篮》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小露一手”活动:每位学生用一张广告纸,1分钟内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物件。學生自由发挥,巧手挥舞,变废为宝,有的折成小纸花,有的做成收纳盒,有的折出小花篮,我在表扬了学生的心灵手巧后,趁机出示了花篮范作,边引导学生观察边提问:“这是用什么做的?”“美不美?”然后,我又利用课件展示了多件废旧报纸折成的各式花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催生了他们对纸艺花篮的制作动机。

二、析结构,研做法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有效的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理论为实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保障与技术支持,提升了实践的效度与高度。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但不是唯一,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自由随意的动手操作,是有目的有方法的活动,是理论引领下的技术实践,是手脑联动的综合过程。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们让学生先劳心后劳力,开展理论性的研究,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动手。

例如,在教学《纸艺花篮》一课中,我通过赏花篮活动激活学生制作动机后,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制作花篮,然而,我并未马上发给学生制作材料,没有急于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而是引导他们进一步观察花篮,剖析花篮的结构,研究花篮的做法,探究花篮制作的工艺流程。学生经过认真观察分析,知道了花篮是由篮身与篮底两部分构成,并在讨论中明晰了先做篮底后做篮身的制作顺序。在学习花篮的制作方法时,我采用视频教学与示范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进行讨论交流,同时对制作的关键点和难点进行适当的讲解示范,譬如,为了解决篮身编织松散的问题,我教给学生借助易拉罐调整它的松紧度。在学生的自主研讨与示范引领下,学生理解了十字穿编法的要领,掌握了花篮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三、齐动手,共制作

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花篮的制作方法,但是否能够制作出精美的花篮,还需要学生亲手去制作,在实践中运用和磨练。

综合实践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合作可以将学生化零为整,可以凝聚学生的智慧和力量,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合作能增强学生交往,实现互助互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纸艺花篮的制作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方式,鼓励学生齐动手、共制作。各组学生在拿到硬纸板圆盘、报纸纸管、双面胶、剪刀等制作材料后,在组长的带领下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展开了花篮制作。实践操作锻炼了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动手能力,他们将刚学到的“提”“压”等技法学以致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花篮的制作任务之中去。

四、评作品,萌创意

“美好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成果。”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能让学生停留于模仿层面,还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带领他们自主创新,超越自我。展示评价学生作品,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提供交流碰撞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批判质疑、自我反思,从而催萌生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纸艺花篮》一课中,当纸艺花篮制作结束以后,我安排了“大众评审”环节,组织全体学生依次对各组的花篮进行评价,他们给认为最满意的花篮里投上一支鲜花,比比哪一组花篮的鲜花最多。接着,我邀请获胜组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花篮制作方法及经验,请其他小组成员说说花篮好在哪里。我还引导学生对不喜欢的花篮进行点评,说出它的缺点,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最后,我请各组学生进行反思性评价,各自对自己的花篮造型、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鼓励他们展开二次创作,自主研发创新,制作出富有新意的精美的纸艺花篮。展评让学生分享了经验成果,碰撞出了新的灵感,创作出了新的作品。

总之,在综合实践课堂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引领学生研习技法,组织学生在合作中实践,在展评中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绸都小学,江苏 苏州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