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复合七氟醚对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9-12-06陆昱汎林学正庞晓晓
陆昱汎,林学正,庞晓晓
(台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浙江 台州 318000)
一般的儿科手术时间不长,所以对术中麻醉的要求主要是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以及术后患儿能够迅速从麻醉状态中脱离[1]。七氟醚是目前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吸入性全身麻醉剂,能够保证一定的麻醉深度和麻醉维持时间,患儿能在术后较快苏醒,但术后约60%的患儿会产生呛咳、躁动和程度不一的炎症反应等合并症,因此需要选择药物来对抗围手术期出现的种种不良合并症[2]。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镇痛作用,应用在全身麻醉时常复合其他药物;丙泊酚是临床常用的镇静药物,可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与维持[3]。相关临床试验表明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都可减少患儿的躁动情况[4],但在以往的报道中,较少关于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对小儿围手术期后的炎症因子影响[5],本研究针对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围手术期干扰素-(interferon-,IFN-)、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希望为小儿外科术后用药提供指导及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儿6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排除、纳入标准。①纳入标准:a.采用全身麻醉;b.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c.均无心脏、肺部疾病,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②排除标准:a.有严重药物过敏及哮喘史;b.年龄<2岁或年龄>7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组(B组),每组30例。本研究已经经过专家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监护人均知晓研究内容及方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①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无创血压(Covidien BIS VISTA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②开放外周静脉,给予50g/L葡萄糖静脉滴注,吸入七氟醚(体积分数0.08),氧气流量6~8L/min;③待患儿意识消失后,芬太尼2μg/kg、罗库溴铵0.1mg/kg静脉注射;④完成气管插管之后采用机械通气,氧气流量2L/min,潮气量为6~8mL/kg,呼吸频率15~20次/min,需控制呼气末二氧化碳:4.655kPa≤呼气末二氧化碳≤5.320kPa;⑤A组10min内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继之以1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注;B组静脉给予丙泊酚2mg·kg-1·h-1持续泵入;⑥两组术中密切监测脑电图线性成分值,保持在40~60,并以术前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作为基础(波动范围在30%内),两组复合七氟醚(体积分数为0.02~0.03)维持麻醉,根据其变化幅度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
1.3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对比两组的拔管时间和术后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即停止吸入七氟醚至拔出导管的时间,术后PACU停留时间即术后患儿拔出导管后进入恢复室Steward评分达到4分以上的时间。不良反应主要有:躁动、出血、呛咳、喉咙痉挛和恶心五项。
1.4围手术期血清中的免疫因子水平
分别于插管前(T0)、拔管时(T1)、手术结束后4h(T2)、手术结束后12h(T3)、手术结束后24h(T4)监测。每次取患儿外周静脉血2mL,做好标记,分离血清后置-20℃冰箱保存待测。IFN-γ、IL-10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使用的试剂盒为Immunotech提供,所有样品均由院内酶标仪进行测定,所有操作由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5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和比较,发现两组间的年龄、性别、体质量、HR、MAP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具有可比性,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2.2药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儿的药物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发现两组间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药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2.3两组患儿术后不良情况观察
对两组患儿术后的不良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发现两组术后出现躁动、出血、呛咳、喉咙痉挛、恶心以及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围手术期血清中的免疫因子(IFN-γ、IL-10)水平变化情况
组内比较:A组和B组的IFN-γ在T1、T2、T3、T4相比T0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1=2.542,t2=2.814,t3=3.147,t4=2.617;B组t1=2.554,t2=2.256,t3=2.198,t4=3.241,均P<0.05)。B组的IL-10在T1、T2、T3相比T0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52,t2=2.871,t3=3.152,均P<0.05)。组间比较:各时刻点分别比较,A、B两组的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刻B组的IL-10水平较A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1,t2=1.152,t3=0.981,均P<0.05),见表4、表5。
表3 术后两组患儿不良情况对比[n(%)]
表4 围手术期血清中的IFN-γ水平变化情况
注:单位为(ng/mL);*组内不同时间点与T0相比P<0.05。
表5 围手术期血清中的IL-10水平变化情况
注:单位为(ng/mL);*组内不同时间点与T0相比P<0.05。
3讨论
3.1合用麻醉药物的必要性
小儿全身麻醉常用吸入性麻醉剂七氟醚,它的主要特点是起效快、代谢快、血流动力学平稳,是目前儿科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剂[6]。临床发现使用七氟醚的术后患儿大多会有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7],这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实际使用。EA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可逆的精神错乱和焦躁不安等症状。另外在围手术期使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8],进一步抑制免疫系统,加重脏器损害,也会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预后是严峻的挑战。
3.2围手术期血清中的免疫因子水平变化情况
A组、B两组的IFN-γ在T1、T2、T3、T4相比T0时降低,B组的IL-10在T1、T2、T3相比T0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A、B两组的IL-10水平相比,B组的IL-10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发现两组的IFN-γ在围手术期逐渐降低,丙泊酚组下降更显著;IL-10在手术时逐渐升高,且在手术结束后24小时开始降低,右美托咪定组的IL-10水平低于丙泊酚组。以上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产生的IL-10,维持IFN-γ和IL-10之间的平衡状态。
经文献查阅可知IFN-γ是由Th1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可以加强机体的免疫监督,也可以对机体的免疫细胞进行调节,如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等[9];IL-10则是Th2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10],有直接对抗IFN-γ的作用,是机体炎症反应的内源性机制之一,能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其它炎症细胞因子的激活与合成。所以IL-10和IFN-γ之间的平衡状态有利于机体维持免疫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右美托咪定作为一个选择性很高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11],可以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突触后的α2肾上腺素受体G蛋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以产生镇痛、镇静、抗焦虑和催眠的作用。还发现右美托咪定还有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12]。本研究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主要是通过减少IL-10而维持IFN-γ的稳定,保持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稳定,维持患儿免疫系统的稳定,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继而可改善患儿预后。
3.3药物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两组患儿的药物临床效果,发现两组间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无差别,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七氟醚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相差无几,而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针对小儿全身麻醉手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增加了小儿外科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合并症发生的可能性。但本研究所涉及病例较少,观察指标也少,仍需大样本双盲试验以及远期疗效的观察,以进一步明确药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