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行业及监管现状调查

2019-12-06沈士林郁永生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12期
关键词:瘦肉精崇明屠宰

江 颖,张 献,沈士林,郁永生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执法大队,上海 202150)

1 调研对象概况

自2014年9月上海市完成生猪屠宰监管职能移交以来,崇明区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屠宰企业资质审核整顿工作,保留重组了上海崇明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崇明)和上海明珠湖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明珠湖)2个定点屠宰场。上海崇明是国有企业,设有手推半自动化生猪屠宰加工流水线3条,经营方式采用“代宰模式”;上海明珠湖是民营企业,设有轨道全自动化生猪屠宰加工流水线1条,实行自行收购、屠宰与经营的“自营模式”[1]。

2 调研数据分析

2.1 生猪定点屠宰情况

2.1.1 猪源情况 2019年1—6月份,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进猪总数为86 537头,其中,来自崇明区本地生猪为86 519头,来自区外的浦东新区为18头。进入上海崇明、上海明珠湖屠宰的生猪分别占比57%、43%(表1)。

表1 2019年1—6月份上海市崇明区屠宰生猪来源情况

2.1.2 生猪屠宰检疫情况 2019年1—6月份,上海市崇明共屠宰生猪86 480头,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胴体为86 472头,合格率为99.99%。屠宰检疫剔除内脏、胴体斥品共计22.32 t(表2、表3),按每头猪90 kg 折算,上海崇明、上海明珠湖屠宰生猪的斥品检出率分别为0.28%、0.30%,均低于0.5%的警戒线。

2.1.3 产品出证情况 2019年1—6月,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共屠宰加工猪胴体63 419头,猪产品1 950.49 t,主要销往上海市区。其中,经检疫检验合格签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A)销往上海市外的猪产品为165.74 t,占猪产品总量的8.50%;经检疫合格签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B)销往上海市内的猪产品为1 784.75 t,占猪产品总量的91.50%。经检疫合格的猪胴体均签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产品B),销往上海市(表4)。

表2 2019年1—6月份上海崇明生猪定点屠宰检疫情况

表3 2019年1—6月份上海明珠湖生猪定点屠宰检疫情况

2.2 屠宰检疫队伍情况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屠宰环节官方兽医数量配置的要求,向2家屠宰企业共派驻10名官方兽医,同时通过上海崇明清廉动物检疫服务社向社会招聘签约兽医14名,协助驻场官方兽医进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执法大队为上海崇明配备官方兽医5名和签约兽医8名,为上海明珠湖配备官方兽医5名和签约兽医6名。

表4 2019年1—6月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产品出证情况

官方兽医年龄结构以青年为主(均低于40岁),学历层次较高[2],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从业经验相对不足(图1)。签约兽医在各年龄阶层均有分布且结构合理,学历相对较低,从业经验丰富(图2)。

2.3 屠宰企业自检情况

2.3.1 “瘦肉精”检测 2家生猪屠宰企业均在生猪进场时采集猪尿样品,使用“瘦肉精”三联金标快速检测卡进行检测。2019年1—6月,共计检测“瘦肉精”2 050批,检测样品11 353份(表5)。上海崇明的“瘦肉精”自检比例为7.74%,上海明珠湖的“瘦肉精”自检比例为20.25%,均高于3%的最低标准[3]。

图1 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驻场官方兽医基本情况

图2 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驻场签约兽医基本情况

2.3.2 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自2019年2月1日起,均实现了非洲猪瘟自检,达到了“批批检,全覆盖”的要求。2019年上半年,2家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采样基数为64 966头,检测批次为2 461批次,采集的生猪混合血液样品为9 751份(表6)。

3 问题与分析

3.1 生猪产品供需不平衡

在生猪产品供应方面,根据表2和表3的生猪屠宰情况可知,2019年上半年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的日均生猪屠宰量为478头,按每头猪90 kg折算,全区日均提供生猪产品43.02 t,而根据崇明区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和《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人均0.2 kg 的猪肉日消费需求,推算出全区日均生猪产品的需求量为135.73 t,供应量远小于需求量。表4的产品出证情况显示,2019年上半年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屠宰加工的猪产品有8.5%被销往上海市外,进一步扩大了本区生猪产品的供需差距。在猪源供给方面,根据表1可知,2019年上半年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仅屠宰了18头来自浦东新区的外源猪,这与上海市外的生猪不能进入本区屠宰的临时管理政策有关。在生猪屠宰内供不足和外供无法补充的双重因素叠加下,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表5 2019年1—6月份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瘦肉精”自检情况

表6 2019年2—6月份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情况

3.2 屠宰检疫队伍综合水平不高

通过对派驻本区2家生猪屠宰企业的10名官方兽医和14名签约兽医的基本情况分析可知,目前屠宰检疫队伍存在官方兽医专业化程度不高、从业经验不足,签约兽医学历水平较低等问题,此外,由于上海崇明清廉动物检疫服务社属于“千百人就业”项目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签约兽医在薪资上仅享受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但在工作上实行夜班两班制,工作强度大,在职期望度低,影响队伍稳定。

3.3 生猪屠宰企业自检费用高、压力大

随着行业监管标准的提高,生猪屠宰企业的自检项目从肉品品质检验到“瘦肉精”检测再到非洲猪瘟病毒检测不断增加。就“瘦肉精”检测而言,三联金标快速检测卡的市场价为7元/张,根据表5的“瘦肉精”检测份数可知,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的“瘦肉精”检测费用为79 471元;就非洲猪瘟病毒检测而言,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系统为8万元/台,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为每份样品70元,区政府对每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仅补贴11万元。根据表6的非洲猪瘟检测样品数可知,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崇明区生猪屠宰企业的非洲猪瘟检测费用需自负682 570元。检测费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负担。

4 有关思考

4.1 稳生产,解决地产生猪产品供需不平衡问题

从短期来看,应探索建立上海市内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点对点”生猪调运模式,尽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将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的要求,保障猪肉有效供应,消除供需矛盾。从长期来看,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农牧发〔2019〕9号),建议上海崇明通过改制契机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屠宰流水线,提升加工工艺[3],同时主动对接具有较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合作建立养殖基地,发展生猪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形成养殖与屠宰相匹配、屠宰与消费相适应的产业布局。

4.2 分类施策,解决屠宰检疫队伍综合水平不高问题

对于官方兽医,在专业技术方面,招聘录用时划定专业范围,减少对非专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成本;对新录用的官方兽医及时进行岗前基础培训,重点学习动物卫生法律法规及农业行政执法规范;对在岗官方兽医进行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规定每年学习培训达到一定课时[4]。在实践操作方面,不定期举行生猪屠宰检疫技能大比武,通过连续实操和交流的方式促进官方兽医提升屠宰检疫水平,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对于签约兽医,在提升学历方面,鼓励和支持签约兽医参加学历教育,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取得正式学历的人员可提供学费支持[2]。在改善待遇方面,切实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员有关津贴,学习借鉴其他省份对退休离岗的签约兽医按工作年限分级发放工龄补助的做法。

4.3 政策扶持,解决屠宰企业自检费用投入较大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31号),统筹用好中央财政非洲猪瘟疫情防控专项补助经费,同时向市级财政申请生猪生产稳定专项补贴,加大对生猪屠宰企业关于“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检测和非洲猪瘟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检测试剂盒耗材补贴力度。争取出台对屠宰企业关于生猪收购流动资金的贷款贴息的政策支持,确保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能平稳过渡。

猜你喜欢

瘦肉精崇明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四措并举 五相结合——湖北省推进畜禽屠宰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上海崇明 超市工作大体验
对瘦肉精零容忍 抽检合格率99.7%历来最高
教你辨别使用了瘦肉精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