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现状刍议
2019-12-05王海
王海
[摘 要] 从转型地方高校的特点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出发,论及转型地方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根本方向、调整课程设置的时段,以及改革课程与教学等方面提出改善意见。
[关 键 词] 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实施意见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26-02
一、转型地方高校的特点
近二十年来,我国本科院校数在逐年增加。这些新增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学校升格而形成的。这类院校具有以下特点:(1)这些院校本科层次的办学时间较短,整体显示出缺乏经验,不够成熟;(2)具有应用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因此,此类新建本科院校亦可称为转型地方高校。对转型地方高校来说,地方发展的需要,政府的支持等,是他们发展自身的良机,但同时他们也面临如学校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不匹配等弱势。转型高校即将面临办学水平评估、学位评估等一系列评估,学校的教学水平是评估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不容忽视。
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常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转型地方高校一般从大专升格而来,学校熟悉的是大专的培养模式,偏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原有的大专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国家没有更多的限定,由学校根据培养需要设定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但是本科层次的培养方案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就有对课程设置的明确规定,2018年教育部发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对本科办学的各个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就包括课程体系的要求。在本科的课程体系中,各专业都要求设置通识类课程。从专科到本科,对通识课程设置的要求和对学校通识教育的要求明显不同,本文试就转型地方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加以论述。
二、通识教育的理念
“……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通常分属若干学科领域,提供内容宽泛的教育,与专门教育有别……”这是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中关于通识教育的阐述。
多数研究者认为,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从国外引入的。哈佛的红皮书,日本东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都被一再论及。在我国,通识教育古已有之。首开私学的孔子,以六艺教育弟子,六艺某种意义上就是通识课程。汉代儒学确立以后,几乎是经典人文教育,中国的传世经典,大到宇宙认知小到立身处世,这些都是通识教育的应有之意。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更是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通识教育理念。
由古今中外的理论可知,所谓通识教育,应当是侧重共同的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掌握多个领域知识的人才。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理想途径,便是实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和谐共生。
我国现今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包括文化素质类、科学素质类、社会素质类、身心素质类、艺术素质类课程,高校在申报设置课程的时候一般会做出此类要求。
三、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时至今日,我国有些知名高校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且富有自身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但是转型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尚没有落到实处,不能体现育人的作用。转型地方高校面临一方面是教育部和有识之士对通识教育的要求和倡导,另一方面却是来自学校、教师甚至学生的抵制和阻挠。教师和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割裂两者的关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对通识教育的认识问题
一直以来,人们对通识教育的解读大多模棱两可,难有定论。在实施过程中,有人把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社科教育或者等同于公共选修课,目前有的转型地方高校在修訂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将通识课设置落到实处,认为实施通识教育就是开点公共选修课或增加点人文类课程。实质上,除人文教育外,通识教育还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内容。公共选修课只是通识教育的一种途径,除此之处,专业课程、隐性课程等也是重要的通识教育途径。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指融人文、自然、社会于一体的教育内容,还可以是一种能保障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问题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想的相处模式应当是专业教育包容于通识教育之中,是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显示,有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者过分关注专业课程的设置,尽量压缩公共基础课的课时,甚至认为有的课程在有些专业中没有必要开设。如有人认为如果学生不考研,没有必要学那么多的《大学英语》等。这充分说明,这些制订人完全没有认识到通识课程的育人作用,在他们的认知中,通识课程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存在,是和专业课程对立的,通识课程占据了专业课程的课时和学分。
人们割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者不能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事实上,高校普遍存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冲突的现象。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专业教育,最理想的状态应当是能在专业教学中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及特点。目前在转型本科院校的教学中,由于观念认识和教师教学水平和经验的影响,还难以实现通专的理想结合。
(三)课程及教学的问题
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存在以下现象:课程设置时段及学分不合理、教学内容肤浅、课程教学目标不明、被专业课程变相同化等。这些现象的造成主要有大专教学的观念没有更新,认知水平有限。有的管理者和教师理论水平低,并不能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首先有抵触和应付心理。教学管理者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课程设置简单、粗线条,不能体现本校特色等问题;也会造成教学运行过程监督不力的问题。教师认识不到位,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态度随意,要求不严等,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转型地方高校的通识课通常被上成是“常识课”“入门课”,教学内容肤浅、通俗,無法起到深度教育学生的作用。有些艺术体育类的专业大学英语等课程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加上教师的认知局限,这类课程教师难教,学生也不愿意学,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形同虚设。
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要达到“通”的教育目标,必须有深厚的教育基础,“……教育既需要深度,也需要广度,但深度是首要的,大学教育必须拒绝肤浅!”转型地方高校的通识课程教育,要达到这种境界,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三、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根本出路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融合。”转型地方高校响应国家号召,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大学教育观,具体实施策略参照如下:
首先,设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偏重应用型的地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重要任务,但是学校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着力培养“健全的人”,不应当将通识与专业相互割裂。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通识教育目标中的一项。
其次,从我国国情来说,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专业人才仍将是社会需求,转型地方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个人需求的角度考虑,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要就职。因此,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时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具体实施时要求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既强调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也突出大学“育人”的最终目的,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和谐共进。
(二)调整课程设置时段
目前通识课程大多设置在第一、第二学年,造成这两年课程集中,课时量大,专业课程无法设置。前文所讲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如果能改变“分段而治”为“通专并进”,在本科三、四年级设置通识课程,在一、二年级设置专业课程,形成“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
(三)改革课程与教学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提升课程设计水平,构建清晰的课程体系。各院系在课程申报中有意识形成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目的明确,课程之间有内在联系。二是加强改善各专业、各学科之间融合。学校提供平台,出台相应政策,促使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科通识课程的形成。三是精心设置各学段的课程类型、不同类型课程的设置比例,不同类型课程的学分学时比例等,实现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课程层面上的结合。在课程比例上,通识课程的比例逐年递减,专业课程的比例逐年增加,便于学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四是引进课程。转型地方高校由于自身发展的诸多因素,在课程资源和教学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引进外校课程无疑是改革通识课程的一条捷径。在信息时代,网络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学校如果能有效引进网络课程,必将改善学校的通识教育现状。可引进的课程如超星尔雅的通识课程、爱课程网的课程等。加强教学检查和督导,改革教学。如果用通识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这种课难免沉闷,如果教师能轻松驾驭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环节,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一定能使课堂活起来,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平衡发展。通识教育的资源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来自网络的微课和慕课,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将它们运用到高校的教学中,使其发挥育人的作用,是目前教育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转型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要朝通专结合的根本方向努力,同时适当调整课程设置的时段,以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能贯穿本科教育的始终。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改革课程与教学,以实现理想的通识教育状态,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刘叶涛.地方本科院校通识课程的知识架构入其功能[J].教学研究,2018,41(6).
[3]赵润孝.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文学教育,2019(4).
[4]周谷平,张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9(3).
[5]李亮宇,高静.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三峡论坛,2019(3).
[6]危磊.探究通识教育实质及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J].高教学刊,2018(20).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