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工作作风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2019-12-05任博秋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群众工作工作作风形式主义

任博秋

摘 要:我们党自建立之初,就特别重视群众工作。在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殊时期,更应该注重做好群众工作。如今,在机关干部中仍然存在着消极散漫的工作作风,严重危害了干群关系。基层干部应该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呢?

关键词:工作作风;形式主义;群众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党的优势。但是目前某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仍然懈怠,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严重危害了党和国家权威。

一、机关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

1.反对形式主义

目前群众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工作浮于表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已经适应了将会议记录、拍摄照片、拍摄视频作为落实工作的证据,但是这些工作我们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了,工作成效怎么样,对于一些无法测量实效的工作,有很多人停留在形式主义,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形式主义问题突出。更有甚者,做戏做到了人民群众面前,某单位组织网格化活动上街打扫卫生,为了拍摄几张照片,把原本扫好的一堆垃圾又扒拉开,最终拍完照片,垃圾仍然散落一地,反而为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对于一些走访联系群众的工作,作为业务工作的附属,没有充足时间开展,甚至是在工作8小时之外开展,使得许多机关干部应付情绪严重,在走访联系中也是敷衍情绪严重,略微一坐就走。使得与群众加深交流沟通的美好愿景变成了一种形式。反对形式主义,就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不搞劳民伤财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要求机关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

2.反对官僚主义

某些机关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潜意识里把自己和群众割裂开,每当有群众过来办事,板着一张脸,对于提供的材料挑七挑八,不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对于缺少的材料并没有耐心指导,而是简单的一句“你回去重新填,填好了再来”。在办事人还一头雾水的时候,就直接叫下一个人,弄得人民群众不满情绪很严重。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对待群众无耐心,对于机关干部而言,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说了三遍四遍,群众仍然不明白,就有点烦躁了。还有一些群众办事中遇到的“踢皮球”现象,从一个部门踢到另一个部门,都该管却都不管,某些单位的机关干部怕承担责任,特别是对于一些职权界限模糊的问题,不敢给出明确回复,只能说去其他单位问问,有些办事群众想继续深入咨询一下,就直接不耐烦了,态度变得强硬起来。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某些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学习,把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家人,耐心指导、耐心解答。我市的某位医生,不等群众张口询问,主动告诉病患先去哪里拿药,再交到哪里做检查,再把检查的标本送到哪里,切实为人着想,帮助合理安排时间,少走冤枉路,虽然是举手之劳,却让病患心怀感激。在临近过年时,邮政银行排队办业务的人很多,坐了满满一屋子,群众都等了很长时间出现烦躁情绪,此时工作人员出来,大爷大妈的叫着,安抚情绪,拿出花生瓜子让群众吃,情绪慢慢也安定下来。如果所有机关干部拿出这种亲和力,自然会赢得更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工作开展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3.反对享乐主义

某些机关干部怕麻烦,一些明明可以现场指导填写的表格,非要让群众再跑一趟;有的办公室里有打印机,但仍然要办事群众出去复印身份证;某些机关干部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所在岗位已经达到天花板,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开始变得懈怠。工作上推脱,原本职责内的工作,想方设法推给别人;作风上懒散,只图自己方便,不为人民群众着想,弄得办事群众怨声载道。也存在某些年轻干部,一旦进入机关单位,认为手里有了铁饭碗,精神萎靡,不求上进,心里想的不是如何为群众办事,而是如何熬资历等,在工作上,怕苦怕累,不敢承擔责任,敷衍了事,遇到困难和难题绕道,但是在待遇上,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苦心经营。某些机关干部追求名牌,盲目与同事攀比;甚至某些机关干部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奢靡生活,不惜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机关干部的奢侈享乐之风不是小事,一个人道德操守不佳、行为不检点,就会成为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会严重影响我们党和国家的威信。

4.反对利己主义

某些权力机关的干部,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无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对于手头上的项目,时刻想着如何把自己手中的权力变成利益,想着把项目交给自己的亲人朋友,甚至产生权钱交易。有的干部,利用集体项目,进行暗箱操作,向项目承包方要钱要物,揣进自己腰包;有的干部将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混为一谈,用集体财产进行个人投资或者资金周转;甚至有的欺上瞒下,中饱私囊,集体的账上空空如也,自己家财产莫名增长。也有一些机关干部,虽然手中并没有多大权力,但是却喜欢占各种便宜。这种明显的利己主义,侵占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危害人民的利益。

二、机关干部要如何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要从思想观念、理论学习、自身情感、付诸行动这四个方面循序渐进,最终把对人民群众的一腔热血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上来,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

1.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就是要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文明执政的执政方式。从内动力上保证脚踏实地地践行和实施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自觉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决以自己的行动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够为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离不开其自身内在的理论支持、理念支撑和精神动力。唯有把崇尚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生活追求,把热爱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把抓好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职责使命,不断增强抓好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才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够提升工作能力。不断激发学理论的热情,不断点燃学理论的激情,充分认清加强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不断激活学理论的动力。端正学习态度,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学、刻苦钻、精心研。

3.培养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优秀党员干部的体现就是对人民群众怀有一颗赤诚之心。1981年邓小平同志在为《邓小平文集》写序言时,深情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饱含了一位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的深情热爱。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意大利,回答提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自然流露出深厚而崇高的人民情怀。只有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腔热血,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心系群众。只有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才会真正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充满了感情,与群众的结合就会自觉,从而产生责任感、使命感。

4.扑下身子深入人民群众

深入人民群众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地头,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炕头,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促膝谈心、真诚交流;深入心头,进行心贴心的交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事实证明,与群众接触多了,官僚主义就会减少;与实际接触多了,主观主义就会减少;与民情接触多了,形式主义就会减少。只有扑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感化和感动群众,才可能化解矛盾和问题。只有走出机关、走出大院,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拉呱聊天,到群众有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情顺气,及时掌握群众的生活状况、诉求愿望等,才能够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衣芳.群众工作理论探索与实践观念[M].红旗出版社,2005:188-192

猜你喜欢

群众工作工作作风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的标准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如果上级不官僚
结合“三严三实”探索职业发展之路
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企业工作作风问题及对策
国家工作人员作风建设初探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