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在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

2019-12-05吴丽姬潘圣刚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混合教学模式慕课

吴丽姬 潘圣刚

摘    要: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目前部分高校已实现传统教育方式与慕课教育的相结合。本文以“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门课程为例,对慕课在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关键词: 混合教学模式    慕课    公共选修课

从2008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University of Manitoba)开设第一门慕课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慕课已经进入多元化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慕课在我国很多高校得到推广,慕课以开放性、灵活性、个性化学习获得许多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公共选修课属于全校学生可选的课程,选课学生人数比一般课程要多四五倍,利用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学习程度的管理均比普通的课程难度要大,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慕课教学方式的兴起,笔者发现利用慕课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意义交流与互动,使学生自由灵活地选择学习课程的时间,对于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是我校一门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古气候和近现代气候的变化,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门公选课为例,对慕课在大学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给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人员一些创新的教学思路。

1.慕课的定义与特征

作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与以往课程相比,慕课选课者可为在校学生,也可以是校外个人,选课的人数可以有成千上万,学习方式不局限于课堂,为开放网络课程,任何年龄、职业和地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学习,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慕课这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育方式得到迅速推广。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授内容,学生听讲,下课后教师授课结束,教师与学生再无交流,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均难以与老师讨论。学生长期在这种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下容易對课程失去兴趣。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慕课在学习互动和交流方面都要灵活很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安排,亦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学生自由度更大,提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网络作业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双方还可以通过网络讨论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随时与教师交流,学习效果比传统课程要好很多。

2.慕课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公选课的优势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门公选课在我校开课已有将近十年历史,近年来,随着慕课的兴起,我们对该门课程进行了视频课程拍摄,以慕课的形式在网络上让本校及外校学生选修,通过近几个学期的授课,累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以“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门公选课为例,探讨慕课在公选课中的应用,希望为公共选修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是一门关于古气候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课程,是一门公选课。重点讲述气候变化对过去和未来人类文明的影响,并针对近现代气候变化的事实,开展对古代和近现代气候变化原因,以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的讨论。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具有很强的探讨性。经过多年教学发现,在以往课程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述理论知识为主,相关拓展视频和讨论部分内容只能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后续学习和作业过程中会遇到问题,但由于课时和选课人数所限,教师难以在课堂上一一解决,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逐渐下降。随着慕课课程的引入,慕课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自由度提高,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较以往教学要好。归纳而言,慕课对于该课程有以下几点重要的帮助。

2.1片段式学习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公选课,每次课时为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比一般课程的时间要长。长时间的理论知识讲述,容易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疲劳和走神,特别是公选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学生的精神和体力在上完一天课程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公选课的选课学生较多,教师难以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常常走神,跟不上老师思路,上课效果相对较差。引入慕课教学后发现,与以往课程相比,慕课视频属于片段式教学。慕课课程把整门课的内容以知识点进行划分,每个视频课程为8分钟—10分钟,包含一两个主要知识点。这种片段式的教学方式比以往教学方式更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避免长时间的填鸭式教学。更重要的是,选择慕课课程的学生,学习时间可以自主决定,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停止,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视频观看结束后,可通过课程练习了解自己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不熟悉和没听懂的知识点可重复观看。这种片段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提高。

2.2有效增加学生与老师讨论的时间

“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讲述古气候、近现代气候的变化、成因及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全球的行动策略等内容。课程内容多,课堂时间少,使很多相关的视频和对热点问题的讨论难以在课堂进行,只能以布置作业的方式留给学生。学生观看完毕相关视频后,会产生一定的疑问和想法,但由于公共选修课的选课学生人数是一般课堂人数的四五倍,相关问题的讨论很难在课堂上开展,学生疑惑得不到解决。选课学生过多,导致教师难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因此,以往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引入慕课后,由于慕课的教学方式支持线下的互动和交流,并设有交流论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观看教师在网上布置的作业观看视频,并在观看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学习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想法,可及时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对话。教师通过网络可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慕课的线上教学方式,使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时间增多,随之学习效果得到增强。

2.3增加学生了解知识的方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均以互联网为主要的信息来源。慕课教学以互联网为依托,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加适应。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使用电子设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打断老师的授课,只能留待课余时间请教老师。然而大学授课方式与高中不同,学生与老师能够交流的时间一般只有课前或者课后短暂的时间。对于像“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类全校公选课,一个老师要教授将近150名学生,课下能留给每一个学生的时间更少,学生疑惑得不到解答,导致学习主动性下降,學习效果不佳。另外,部分学生由于畏惧与老师当面交流,放弃进一步学习。

与以往的课程相比,慕课授课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学生不需要直接面对教师,而是通过网络学习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交流。对于部分畏惧与老师当面交流的学生,在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亦可暂时中止课程的学习,通过网络搜索相关内容进行解惑,对掌握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慕课的互联网学习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慕课的缺点

慕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慕课有其便利性,学生在学习慕课的过程中有很大的自由度,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通过几个学期慕课的教学,累积一些教学经验,对慕课在公选课应用中的一些不足总结如下。

首先,由于慕课是分散式学习,学生选择学习的地点和时间均为自主,既有便利又会过于依赖学生的主动能力,教师难以像以往教学一样,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对于部分较懒散的学生而言,在缺乏老师监管的时候,容易放松学习。因此在慕课讲授过程中,教师依旧要起到引导作用,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保持一定的主动性。教师要经常在平台上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对进度落后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保证整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其次,气候变化课程的慕课把课程的知识点分散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了解自己对课程内容是否掌握。教师要根据线上平台收集学生课后练习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布不同的思考问题,并及时开展线上讨论,以此督促学生学习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总而言之,与以往课程相比较,教师在课后花费的时间更多,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工作。教师在慕课过程中仍应该起到主导作用,注意引导学生,使之自主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4.结语

慕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以往教学方法相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对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门公选课而言,慕课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慕课有利也有弊。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应该与以往的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实现优势互补。

本文以慕课教育形式为主,对大学公选课“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教学形式与实践途径进行研究分析。实践结果表明,慕课对此类型公选课具有明显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但教师在慕课教学过程中仍要起到主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梦熠.MOCC背景下音乐课翻转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汉口学院《中国民族音乐赏析》慕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66-168.

[2]高露文.“慕课”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J].学校发展与管理,2019(3):5.

[3]朱彦松,窦桂琴.慕课平台下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5):73-74.

通讯作者:潘圣刚

猜你喜欢

公共选修课混合教学模式慕课
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混合教学模式初探
高等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索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