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教学之道

2019-12-05赵龙成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

赵龙成

摘    要: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趋于年轻化,青年教师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力军。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要遵循教学之道。实事求是乃为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之道——求实,要义之道——求事,基本之道——求真,核心之道——求是。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内容为王    青年教师    自觉自信

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受到各个高校的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得到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得到扩充,一大批“80后”“90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硕士毕业生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力军。但是,一些思政课青年教师(40岁以下),存在教学方法不当、理论水平不够、教学规律不明、教学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仍需积累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与思政课教师座谈时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1)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应遵循教学之道。

一、求实:根本之道

“实”是指厚重。思政课教学如果空洞无物,就没有感染力,发挥不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功能。这就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做到内容厚实、水平真实、知识扎实。

(一)内容厚实

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省市通过举办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常说的“青椒”)很快在思政课教学中成为亮点,这些“青椒”教师主要仰仗深厚的教学理论脱颖而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博学多才,为一些想成为青椒而没有成为青椒的思政课青年教师做出榜样。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青椒教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透彻讲解,获得小小的成功,这种小小的成功又反过来激发他们对探究理论知识的挚爱,形成良性循环。毋庸讳言,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热衷于标新立异,课堂教学花样百出,如:穿龙袍,唱古戏等,虽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比较戏剧化,但这种形式缤彩纷呈、内容缺乏厚重的教学,只能维持短期效应。长此以往,学生会由喜爱到厌恶,并弃之而去,例如某高校某思政课青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抬头率,采取“寓教于娱”的方式,偏重“娱”,忽略“教”,结果少部分学生欢迎,大部分学生给了差评,变成一场闹剧。思政课教学要求求真务实,否则本末倒置。

(二)水平真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12月7日至8日)上的講话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1)将信息技术与当前传统优势有效结合需要真水平。但在将信息技术与当前传统优势有效结合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如何作用,专家学者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从属地位等;有的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无论怎样“翻转”都无法否定教师在课堂教学变革中的主体地位等。其实,在翻转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并没有翻转,翻转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学生由原先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教师由讲授知识转变为启发学生学习知识。

(三)知识扎实

“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关键是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3](14)。学生难糊弄,因为学生能利用手机、电脑上网获得相关的信息。如果思政课教学仅仅泛泛而谈,学生就会认为教师没水平。为了完成作业或考试过关,学生会对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的教学内容通过浏览网络消化。但是,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有正能量的,也有负能量的,负能量的信息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比正能量的信息要强。更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拓宽知识面,加强理论学习,讲出所以然,使学生信服。否则,就是误人子弟,就是失职。

二、求事:要义之道

思政课教学的“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即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不认可,就会出现厌烦心理,这就有了“事”。思政课教学之间的“事”,体现在怎样教、怎样学上,教什么、学什么和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上。教什么、学什么是教学内容,怎样教、怎样学是教学方法,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是教学结果,三者有机统一。

(一)怎样教、怎样学

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方法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11)处理好怎样教、怎样学之间的问题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问题,抓住了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问题就能更好地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养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思政课教学的根本方法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根本途径是理论要彻底。理论彻底是解决思政课教学根本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教什么、学什么

高校本科思政课主要有四门课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要教、学生主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

1.取决于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对思政课存在偏见,认为思政课不是高深的内容,认为思政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那么肯定教得不怎么样、学得不怎么样。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学校重视、学生重视,思政课教师有种无比的获得感,在思政课教学中会更加自觉自信。教师用心教学,学生用心学习,教学效果就明显。

2.取决于教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确实没把思政课教好,使学生感觉思政课没有用,成为凑学分的课,有些思政课青年教师不是好好反省自己,却把责任推给学生,说学生素质差、不好好学等,“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青年教师只有熟练掌握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才能更好地处理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才能赢得尊重。

三、求真:基本之道

“求”是探究,通过探究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联系,找出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使思政课教学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新时代下的思政课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不断探究真理,修正错误。

(一)探究事物的本质

思政课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引领新时代,指引新发展,针对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加以深刻批判。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理论上更具说服力,而且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思政课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当代世界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学生辨别真伪,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如果浅尝辄止,学生就会糊里糊涂,容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而不能明辨是非,做出错误的判断,干出错误的事情。

(二)探究内部之间的联系

师资队伍、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绩效考评等建设都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加强师资队伍、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绩效考评等建设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是看所教内容能否引起学生共鸣,能否对学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效果好说明加强师资队伍、学设、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绩效考评等建设成效显著,否则,成效不显著。因而,对探究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绩效考评等建设应建立在对教学内容探究的基础之上。

(三)探究时代所要回答的问题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要求,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音符。思政课青年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究理论知识,回答时代问题,反映时代需求,为時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四、求是:核心之道

“是”是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内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照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情,才能把事情办好。同样,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

(一)遵循认识规律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5](142)感性认识是认识事物的表面,理性认识是认识事物的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飞跃。思政课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还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即由认识事物的表象上升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循环往复,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二)遵循因材施教规律

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因材施教,这是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思政课教学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心理特征也不尽相同,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状况实施不同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思政课教学并不是教师上完课就万事大吉,更不是学生卷面考试60分就万岁。全国大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行中班或大班上课,虽然很难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施教,但是,思政课青年教师如果充分利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答疑解惑,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价值诉求,那么一切问题就不是问题。

(三)遵循与时俱进规律

不可否认,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了解不透,不懂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前言理论,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思政课教学上过于依赖以前占有的材料讲授一些过时的、抽象的东西,结果教师讲着无趣,学生听着无味,使思政课教学变得百无聊赖,教师不自信,学生不信服。思政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解答时代之惑。针对时代问题,思政课青年教师必须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起着引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做到真、实、美、情等,使学生真学、真信、真爱、真懂,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五、结语

部分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探索教学之道时,依托互联网为平台,把教学形式的翻新作为提高思政课教学绩效性的切入点,例如:微课、慕课、在线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抖音、快闪、微视频、微电影等,效果快且显著。但应该注意的是教学形式脱离教学内容,部分教师用抖音、快闪、微视频等裁剪教学内容,更甚者用教学视频代替课堂教学。如果单纯地靠新颖的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那么绝对事与愿违。思政课教学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且连为一体。教学内容是“本”和“源”,教学形式是“木”和“水”。“木”离开了“本”就成了“无本之木”,“水”离开“源”就成了“无源之水”。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包含。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把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线上和线下有机统一,课内和课外有机统一,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才能做到求实、求事、求真、求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9(1).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china.com.cn/newphoto/news/2016-12/08/content_39878764.htm,2016.12.7.

[3]冯务中.如何“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1):13-17.

[4]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2.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思政课自觉自信研究(项目编号:2015SSK12)阶段性成果。贵州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省一流课程基金项目。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