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精神对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12-05王晓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晓

摘    要: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将五四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结合,可以强化对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他们追求进步、发扬民主、勇于创新的精神,并形成为理想奋斗终身的信念,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本文就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五四运动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在高职学生中传承五四精神,进行探究。

关键词: 五四精神    高职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1919年5月,为救国于危难之中、为启迪民众奋起反抗,本该在书桌前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即五四运动,并创造出五四精神这一宝贵的革命精神。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1]鼓励广大青年不断汲取五四精神的丰富营养,肩负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使命。高职学生是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大学阶段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以五四精神为切入点,帮助广大青年确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追求,使五四精神在新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

五四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创造出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熏陶了广大青年的价值观,有利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在革命过程中创造的伟大红色精神。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然而,爱国不仅要有一腔热忱,更重要的是拥有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相统一,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直接触发了五四运动,知识青年以国家独立富强为己任,凭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奋起反抗,率先罢课,成为运动的主力军。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商人、工人加入反抗队伍,国民的爱国情怀在各种斗争中得以彰显。

(二)进步精神

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苦苦寻求救亡图存之路,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失败后,寻找国家出路便成为这些有识之士的首要任务。五四运动后,爱国主义、自由民主、科学进步等思想深深地影响广大青年。诸如睁开眼睛看世界、用发展进步的眼光认识世界、摒弃落后思想、利用新理论改变国家命运、救國于水火之中,加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坚持追求一切进步事物等思想成为当时青年人和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这些进步精神启迪国人扫除黑暗,追求光明,摒弃偏见,追求真理。

(三)民主精神

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启迪国人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抗衡,寻求真正适合我国的民主道路,让我国公民实现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自由。五四之后,知识分子发现资产阶级民主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开始追求更广泛的民主。马克思主义在此时得到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民主得到许多知识分子的认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实现了中国化,中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民主道路。

(四)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对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和“科学”理念进行了合理的继承和批判。其中,科学不但指西方的自然科学,更重要的是指敢于追求科学、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并且,反对一切封建迷信和盲从愚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五四之后,国人开始重新思考过去限制国家发展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崇尚科学、崇尚文明成为共识。

二、五四精神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充分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体现爱国主义情怀。”[2]在学校里学习并了解五四运动,可以用真实的故事和事迹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引发他们思考该如何度过青春。当代社会,国家发展依旧召唤青年学生建功立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完善人格、增强本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决反对任何危害祖国的行为,厚植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学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态度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国家屡次表明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双创”,同年,创新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3]作为实现中国制造2050战略目标的重要后备人才,高职学生承担着坚守专业技能、弘扬工匠精神、顶起中国制造脊梁的重要使命。弘扬五四精神,利于在高职学生中大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

自由民主是西方启蒙运动宣传的重要思想,也是五四运动高扬的重要旗帜之一,体现了爱国青年对于民主的渴望。法治是民主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青年的法治素养关乎国家法治的前途命运,高职院校应利用五四精神宣传民主理念,增强学生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现代法治素养,做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执行者,主动适应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自觉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同时,通过对五四精神的讲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成为有现代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

(四)有利于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领导和参与五四运动的进步青年,在甄别各种思想后慎重地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大批中共领导人在这一时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影响并决定行为,新时代的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高职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奉献青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4]高职院校学生要向革命先辈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立志为中国梦的实现奋斗终生。

(五)有利于塑造实干担当的个人品质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五四运动之所以赓续百年始终被国人称颂,就是因为有一群勇挑历史重担的青年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今天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唯实唯干的当代青年,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把各类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和考场,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用干事创业的决心和狠抓落实的韧性,朝着新时代的美好蓝图坚定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高职学生要继承革命先辈敢于奋斗牺牲的精神,秉承青年不怕困难、不计得失的传统,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让青春在实干担当中彰显魅力。

三、五四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五四精神属于文化自信中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饱含丰富的政治内涵和人文素养,对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将五四精神有针对性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

(一)将五四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在“十大”育人体系中,位于首位的便是课堂育人。在课堂上,所有教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注重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其他课程教师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教学方法。

1.优化思政课教学设计,讲好五四故事,讲明五四精神。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优化思政课程设计。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听得进去,并主动思考。注重挖掘五四精神的历史渊源,通过五四时期的具体事件、人物故事阐明五四精神的精髓。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播放纪录片、电影等影像资料使大学生对五四精神有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文化自信时,将五四精神作为革命文化的重点讲授;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借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2.用好专业课程资源,融入五四精神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高职院校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各部门配备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教师,使思政教师直接参与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在各学科教学设计中增加课程思政内容,切实有效发挥所有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在讲授专业知识时,适当融入革命文化,将青年人创造的五四精神作为新时代高职学生需要继承的重要精神加以解读,鼓励他们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复兴重任。

(二)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五四精神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教学中显得尤为关键。当年许多运动的参与者后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领导者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甚至生命,他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了许多珍贵记忆,是开展党性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各高职院校的相关行政部门、教学部门可积极选派优秀学生和教师,开展学习五四精神的参观活动,考察真实的五四。或者邀请一些五四精神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老干部来校做专题讲座。例如,充分利用当地党性教育基地开展革命文化教育。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五四精神,体会百年前中国青年学生为祖国献身的勇气和精神。同时,在高职学生特有的实训课程中,强调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等要素,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努力创新,将五四等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并在日后实习和工作中敢于挑重担,善于闯难关。

(三)把五四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统一

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阵地的课堂和实践教学只能满足学生部分精神的培养。学生人格的养成受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校园文化建设便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校园文化时刻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可以最自然地被学生接受。高职院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通过优秀学生、教师党员的带头作用践行五四精神,产生示范效应。如,增加對各类大学生创新和创业竞赛的宣传,尤其加大对创新创业取得一定成绩学生的宣传,形成鼓励创新和创业的校园环境。其次,通过第二课堂引入五四教育,如利用学生社团发展兴趣爱好、重塑自我、完善人格,学会在团队中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最后,注重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平台宣传五四精神,或利用纪念日在全校开展相关活动。如,利用五四青年节开展手抄报竞赛、朗诵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传播五四精神,用革命文化熏陶每位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结语

五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内涵被进一步充实。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认识并利用五四精神,将五四精神与高职学生特点相融合,牢固树立艰苦奋斗、不计得失的个人品质,培养他们实干创新的能力,鼓励他们“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5]。通过进取奋斗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做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时代新青年。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真正助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升铸魂育人时效,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2][4][5]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002).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02).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