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的建设

2019-12-05易启明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易启明

摘    要: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指以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网络主题活动开展、网络产品研发为主体的网络文化精品项目。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工作相对滞后。应明确高职院校网络精品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思路、建设措施,切实提高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能力,形成精品项目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改革和内容创新,增强网络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网络文化精品项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社会思潮的集散码头。在高校打造以网络平台建设、网络主题活动、网络产品研发为主体的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有利于形成校园网络文化品牌,丰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涵和优秀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生网络文明素养,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工作相对滞后,区域间、学校间优质网络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为增强高职院校网络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能力,形成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改革和内容创新。

一、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内容

随着以即时、海量、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文化的兴起,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里,建设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新兴网络技术为基础,以青年学生体验为核心,强化应用、突出重点,加快相关项目共享进程。

1.建设网络文化平台项目。网络文化平台是开展网络宣传、引领网络意见、凝聚网络共识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等。高职院校要在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把平台建设作为优先方向。一是创新传统门户网站建设。切实加强校园网站等综合性门户网站或主题性教育网站建设,从栏目设置、界面美观、检索便捷等方面着手,系统增强网站的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着力构筑网络宣传思想文化高地。二是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全方位的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加快推进“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建设,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平台新媒体矩阵,扩大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三是推广综合性互动社区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易班等公共教育平台融合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Web2.0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平台的学校网站建设为引领,全面推动院系主页、班级主页、个人主页建设,为师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2.建设网络文化活动项目。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互动有序的网络文化活动,在网络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滋养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高职院校要高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切实打造集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净化心灵。一是组织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要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与重阳节七个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活动,因地制宜地聚合展示节日相关新闻报道、网评文章、图片、视频、游戏、留言互动等内容,打造属地及校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活动;积极开展传统节日征集评选、进校园、进企业等线上线下网络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二是开展重要节庆纪念活动。要针对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庆日,长征、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诞辰日,广泛开展晒照片、拍视频、诵诗歌、写征文等活动,激励广大师生不忘历史、奋发向上。三是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活动。要紧紧扣住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不同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地域、特色、师生实际,聚焦师生兴趣特点,善用网言网语,广泛开展“××的中国梦”短视频主题传播活动、“最美在身边”主题日历、“我为××代言”网络大赛、“天天正能量,点赞××校人”等活动,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增强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3.建設网络文化作品项目。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连接+内容”,自媒体时代更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一个网络产品没有好内容,就不可能有传播价值。好内容可以增加产品吸引力及粉丝忠诚度,良好的口碑传播将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产品更全面、更广阔的升级发展。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背景、专业特色、学业实际,打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的网络文化产品。一是建设网络专业文化产品。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品牌和灵魂。专业文化产品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学的有益补充。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在大力推进网络在线开放课程等专业课程产品建设的同时,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独门绝活、传统技艺、企业文化、工匠精神、大师风采等素材,制作成以视频、音频、图片、H5等为主体的文化产品,形成与在线开放课程相得益彰的网络文化产品。二是建设网络专题文化产品。Web2.0时代,产品细分更有利于凸显个性、打造特色、形成品牌,方便用户精准识别,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红色教育栏目、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谈话栏目、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的文艺栏目等主题向上、特色鲜明、内容精良的网络专题文化产品。比如围绕学生学习生活主题,打造我的专业、我的学长、我的老师、我的课堂、我的生活、我的未来等“我”字系列网络产品,等等。三是建设网络专项文化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现代社会,网络跟空气和水一样,是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职院校要根据思政工作对象、环境、条件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建设弘扬价值观、赞美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网络专项文化产品,比如每日一善小视频、优秀学子H5、校园文明电子报等。

二、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思路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以文化人、以文惠生、以文润校的重要功能。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载体,起着引领方向、锻炼队伍、启迪新人的重要作用。建设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但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面广线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应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加强统筹、科学推进。

1.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要突出平台的基础作用。网络平台是网络信息集散的载体,是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当今时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将长期并存,网络用户自由使用不同的互联网终端满足其多元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既要考虑门户网站可提供最基本内容服务的功能,更要重视QQ、微信、微博等社交新媒体的及时性、便捷性,将网络文化精品平台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这些公共平台上搭建个性平台,为网络主题活动、网络产品展示提供载体。

2.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要突出活动的互动功能。网络活动具有不受时空所限、经济性、大众性、延伸性、创新性等诸多特点。互动性是吸引人们参与网络活动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网络精品项目建设要紧密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设置弘扬主旋律具有时代性、教育性、新颖性的活动主题,精心设计覆盖面广、趣味性强、引领力大的活动环节,采取自愿报名、自主制作、自由投票等各种凸显参与人主观愿望、个性特征、兴趣倾向的活动方式,提高广大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要突出作品的示范效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通过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等内容要素,承载教化功能,反映创作者的思想、审美、价值取向。因此,建设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从选题看,要把作品的价值引领作用发挥作为首要,在坚定文化自信上做示范;从创作看,要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师生)的“三贴近”原则作为铁律,在把握创作规律上做示范;从形式看,要把三维动画、短视频、H5等深受学生欢迎的作品形式作为重点,在创新呈现方式上做示范。

三、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资源,也需要调动领导干部、师生员工、专业人员等各种力量,出台针对性政策,采取强有力的举措,确保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系统规划、分级管理。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措施,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应该根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结合国情省情校情,从国家、省、校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进度等进行系统规划,让项目建设有依据、有章法、有重点。同时,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分级负责项目设计、审核立项、过程监管、绩效管理;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组织项目遴选和考核、评价项目绩效。高职院校要落实立项的国家、省级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以国家、省级项目为引领,规划符合时代要求、适合校情学情的校级项目,确保项目按方案开展建设,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實现项目绩效目标。

2.多元协同、重点突破。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导、以师生为主体、以作品为目标的原则,多种力量协同推进,结合工作实际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学校既是国家、省级项目建设的责任单位,履行指导和监管义务,又要针对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项目、重大节庆等,单立专门项目,集中力量建设,打造文化精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专业教师要秉承“课程思政”理念,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网络精品在线课程,切实利用好课堂主阵地和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好相关网络文化产品;其他教师要落实全员育人要求,发挥各自特长和优势,打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精品活动项目。广大学生干部和优秀骨干要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行为相对成熟,了解同龄人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发挥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富有创造力的特点,建设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师生生活的网络文化作品。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建设与运营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的生命力与活跃度。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以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最高目标,项目建设理所当然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分内职责。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划拨专项经费,出台专门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参与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同时,从长远看,一方面购买服务将是政府行政支出的主要方式,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吸收优质企业参与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建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是网络文化精品的生产基地,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激活师生的创作活力,退出师生创作精品,同时扩大作品影响、提高作品效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十个论述[EB/OL].http://www.71.cn/2016/1124/922239.shtml,2016.11.2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2017年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项目《用心承载梦想、用爱开启未来——“我的专业我的系”网络宣传作品建设》(项目编号:17WL38);2017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双一流”视域下湖南卓越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JK17BZY024);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ZJGB2016169)。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