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019-12-05雷曼颖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预见性成功率心肌梗死

肖 璐 雷曼颖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急症,因冠状动脉供血发生急剧中断或严重供血不足时,心肌出现长时间的缺血现象,致使心肌细胞出现坏死,引发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较重,且变化较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若未及时救治,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若及时发现并进行救治,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因此采取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十分必要。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对患者易出现的症状进行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制定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2]。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前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前救治患者为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5.25±5.24)岁;病变部位:前间壁15例,前壁17例,后壁10例,下壁3例,心内膜下2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后救治患者为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8~77岁,平均(65.31±5.27)岁;病变部位:前间壁14例,前壁16例,后壁10例,下壁2例,心内膜下1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②经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后确诊者;③为120急诊车接诊者。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间>24h入院者;②并发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④存在溶栓禁忌证;⑤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救护护理,待救护车到达后予以患者氧气支持,利用心电图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快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医院提前做好相关手术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程序:(1)建立预见性护理程序:结合急诊护理要点,咨询急性心肌梗死专科医生及急诊护理人员,拟定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方案。(2)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①在接听120急救电话时应初步了解患者病情,记录急救现场的联系电话,及时与急救现场联系以询问患者病情进展情况;②准备好抢救所需药品及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③初步评估患者病情,提前准备急救所需物品,从而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④通过患者的主诉、呼吸状况及体征表现进行现场急救,同时予以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及导尿等;⑤转运中应予以患者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波形的变化;⑥开启绿色就诊通道,提前备好抢救所需物品和药品;⑦到达急诊室后应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交接,详细告知接诊医护人员患者的病情及急救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入院至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入院至救治时间为救护车到达时间和有效抢救时间。

2.结果

2.1 两组的入院至救治时间对比 两组的救护车到达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的入院至救治时间(分钟)

2.2 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6.67%,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更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例(%)]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该病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较快,若未采取及时救护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应予以患者及时院前救治,将梗死血管充分开通,保护心肌功能,防止其受到损坏,提高患者的存活率[3]。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需对常规急救护理进行优化。预见性护理程序是预测患者病情易出现的症状,针对预测结果制定的相应急救护理方案,医护人员需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与救护技术,以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果说明: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王灵芝的研究结果证实[4],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研究组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常规救护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①预见性护理程序使院前急救流程更加规范化,救护人员能够有序实施救治,建立快速抢救机制。②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增强救护人员的反应能力及观察力[5]。③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提供给患者绿色通道就诊,提前备好相关手术所需物品,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救治时间,有助于提高生存率[6]。④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将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告知医院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救治准备,以在最佳抢救时间完成救治工作。

综上所述,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预见性成功率心肌梗死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