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预警管理在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中的应用

2019-12-05陈玉兰段忠莉邵艳淋闻丽芬桂庆芳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尿道口尿管导尿管

陈玉兰 段忠莉 杨 萍 邵艳淋 闻丽芬 桂庆芳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tract infection,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尿管48小时之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道[1],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院内感染中占第一位,约占所有院内感染患者的40%,其中80%是由于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国内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泌尿道感染居患者院内感染的第3位,占院内感染17.54%。老年患者年龄大、身体虚弱、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下降、依赖性强、留置尿管时间长、操作次数≥2次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是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分析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发生CAUTI的因素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插管率、感染率,提高拔管率至关重要。我科对55例留置导尿管的老年患者给予护理风险预警管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9例老年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6~90岁,平均年龄84岁,采取综合护理预警干预方法;对照组44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82岁,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两组在年龄、性别分布等数据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老年患者均采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河南省安邦卫生器材生产)、合适型号的气囊导尿管及无菌密闭式引流装置,按照导尿技术置入导尿管,并采用无菌技术原则和《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建议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的次数,保持密闭的集尿系统无菌。

1.3 疗效评价指标 监测体温变化,尿液分析、尿培养结果,拔管率,重插率,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发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实施综合护理风险预警管理后,干预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7.3%,对照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2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表1 不同危险因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3.讨论

3.1 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1.1 老年患者膀胱括约肌、逼尿肌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及尿失禁的概率增加,同时置管难度增加,致使导尿管操作更易诱发CAUTI的发生。

3.1.2 伴有吞咽障碍、出汗多、饮水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长(>7天)、骶尾部或髋部大压疮(面积>30cm2)、大便失禁、合并多种疾病、糖尿病、肿瘤、WBC下降(<4×109/L)、营养不良等,发生CAUTI风险更高。

3.1.3 老年患者尿频,护工频繁更换尿布、尿垫怕麻烦,劝说家属留置导尿管节省尿片、尿垫以减轻经济负担,强烈要求留置导尿管。留置患者约占住院总人数的25%~30%,形成长期依赖,医护评估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插管指征。

3.2 风险预警干预措施

3.2.1 建立病房感控文化:全科医护人员思想统一,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评估,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导尿管留置,形成防控SOP,按国家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2.2 康复护理手段:训练盆底肌及膀胱括约肌功能,掌握拔除导尿管的时机,逐步恢复患者自行排尿功能来降低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3.2.3 制定补水计划:根据患者病情及输液量的情况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入水量2500ml最佳[4]。执行医嘱补水计划,并在床头标识出补水计划安排表,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床尾挂上出入量记录表。对于吞咽困难及呛咳患者,采用固体增稠剂或饮用木瓜水代替饮水,目的是多排尿,这样可以实现生理性膀胱冲洗,减少感染概率。

3.2.4 保持密闭的集尿系统,并妥善固定: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科学更换导尿管及集尿袋的次数,保持导尿管走向正确,防止逆行感染。在留置尿管期间告诉患者及家属不可过多活动,以防尿管触及尿道壁,导致尿道黏膜破溃,引发感染[5]。

3.2.5 给骶尾部压疮的患者换药时,避免清洗液和药液流至尿道口,包扎伤口的外敷料潮湿立即更换。

3.2.6 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大便失禁的患者,每次便后及时清洁并使用1%的碘伏溶液消毒会阴部、尿道口、肛周及外露尿管表面,选择一件式造口袋收集大便,避免大便污染会阴部、尿道口造成感染。

3.2.7 开展降低CAUTI主题的QCC活动:有文献指出CAUTI的发生往往与护理人员认知不足有关,未从细节处重视预防CAUTI,主要表现在对CAUTI临床表现、治疗、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认识不足,多凭借临床经验及传统方式进行护理,风险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因此,通过开展QCC活动来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护理操作的严谨性及规范性,以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导尿技术及维护技术。

总之,通过分析老年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相关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风险预警干预管理,营造感控文化,加强病房防控意识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把“规范当习惯”执行,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思考,临床效果明显。在老年患者CAUTI的危险因素实践中进行风险预警管理,能很好地减少老年患者不必要的导尿管留置,降低了CAUTI的感染率、重插率,提高了拔管率,维护了患者尊严和舒适性。

猜你喜欢

尿道口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男性尿道口溢液是怎么回事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一例膀胱镜下留置尿管困难拔除个例分析
尿道口滴血怎样检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