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军地联合应急处突能力浅议

2019-12-05刘石燕任术君

国防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处突会商指挥部

刘石燕 任术君

内容提要:军地联合应急处突,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有力举措,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提升军地联合应急处突能力,一要顺畅领导指挥关系,二要推动信息共享共用,三要坚持常态沟通会商,四要科学制订方案预案,五要完善精准保障体系。

军地联合应急处突,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有力举措,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军地改革纵深推进,人员机构重组、制度体系重塑,联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维护社会稳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须进一步理顺指挥关系、明晰职责界面,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同配合,切实提高军地联合应急处突能力。

一要顺畅领导指挥关系。目前,国家层面的应急管理部和军委联合参谋部都具有应急指挥功能,地方层面也有相应的办事机构,但从运行实际看,职责不明、指挥不畅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影响了应急处置的效果。军地联合应急处突行动参与力量多元,指挥协调复杂,必须把领导指挥关系搞顺畅、把各级各部门职责区分好。要按照“功能合一、分工协作”的原则,协调军地相关部门健全处置突发事件联合指挥部,明确责任分工,理顺指挥层级。联合指挥部可下辖若干指挥小组,各小组平时按各自体制正常运行,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即转入应急体制,由联合指挥部统筹组织、统一指挥,确保联合行动规范有序、快速高效。

二要推动信息共享共用。信息化条件下,军地联合处置突发事件情报信息来源广、内容多、变化快,要求军地有关部门适时掌控、精确分辨,为联合行动提供有力支撑。但实践中还存在军地信息不对等、不兼容等问题,影响了军地联合行动效果。因此,必须努力打通军地信息流通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共用。要组织专业力量对军地各方收集的情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抓住敏感节点,区分轻重缓急,及时通报相关成员单位,形成信息来源统一归口、信息成果军地共享的工作格局;综合依托地震、气象、水文、地质、卫生防疫、公安、国安和军队相关专业部门,以及分布广泛的民兵情报信息人员组成信息监测网络,整合军地各类信息专网、局域网,提高信息采集、预测预报能力,确保各类型应急力量都能及时掌握情况、依案做好准备;加强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新时代信息化科技资源,充分考虑各种极端复杂条件,综合打造方便、快捷、高效、耐用的信息共享共用平台。

三要坚持常态沟通会商。军地联合应急处突行动涉及军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健全常态沟通会商制度机制,加强工作协调,推动工作落实。要坚持重大问题随时会商,遇有政策性强、敏感度高的热点难点问题,联合指挥部应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研判事件态势、果断采取应对措施;坚持日常工作定期会商,联合指挥部相关牵头部门要坚持每月或每季度组织召开军地联席会议,总结梳理实践经验,研究解决矛盾困难,提高指挥部日常办事效率。

四要科学制订方案预案。科学的方案预案,是高效实施军地联合应急行动的基本依据。军地联合指挥部要按照“总体筹划、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原则,对军地各部门、各类型力量单元的方案预案和各类计划进行有效整合,特别是要把应急处突行动中需跨行业跨部门协调配合的要素考虑周全,职责区分清晰,力求方案预案精准合理;结合年度训练演练、遂行重大任务及重要敏感时期等,组织党政军领导、民兵预备役人员,以及驻地军队、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力量等进行实案化联训联演,通过演训实战,对方案预案及时组织复盘研讨、梳理总结、修订完善,增强方案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

五要完善精准保障体系。军地联合应急处突行动,保障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头绪繁多、需求量大,没有日常的充分准备,就会造成供给不足、保障不力,必须坚持军地联合,完善精准保障体系。要加强法规制度保障,依据国防法、国防动员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针对突发事件处置行动的地方性政策制度,具体规范处置突发事件中相关单位的职能任务,以及装备器材征用、物资经费保障、经济补偿办法等,做到军地联合保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强物资装备保障,根据遂行各类应急任务特点,按照“超前筹备、预有准备”的原则,区分国防动员系统、作战部队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职责需求,注重应急物资常态准备,按需配齐大型工程设备和战备给养物资,以保证应急之需。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为应急力量配备无人侦察机、智能探测仪等先进装备器材,提高应急处突设施设备科技含量。

猜你喜欢

处突会商指挥部
民航天气会商机制的完善
四川省气象云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科学预测震情山西有了新手段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
关于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时间及组建情况的探讨
省级气象视频会商网络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