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新品种‘爱莎’栽培技术

2019-12-05王春花姜兆彤

北方果树 2019年3期
关键词:爱莎匍匐茎炭疽病

王春花,姜兆彤

(辽宁省东港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东港118300)

‘爱莎’(Asia)是意大利的草莓品种,中早熟。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 (原东港市草莓研究所) 于2009年通过引智渠道引入,经多年试栽及区试,大棚栽培表现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40~50 g,最大达100 g,666.7 m2产量2 500 kg 以上,与‘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产量相当。平均销售价格16.00~20.00 元/kg,最高可达30.00 元/kg,比‘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高6.00~10.00 元/kg,666.7 m2产值4 万~5 万元。综合商品性状明显优于老品种‘卡尔特一号’‘达赛莱克特’等。值得大面积推广栽培。

1 主要性状

果实长圆锥形、有颈,萼片外翻,果面平整,果色亮红,光泽度好;种子黄色、平或凹于果面,分布均匀;果肉橙红色,芳香浓郁,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左右;髓心中大,橙红色,有空心。头茬果大果率较高,但整齐度稍差。果实硬度0.48 kg/cm2,耐贮性较好。

植株长势强,株姿开张,休眠深,繁殖能力较强。叶片呈椭圆形、较厚、浓绿色,叶面不平整,叶缘锯齿分明。丰产性较好,但果实完全成熟后硬度稍差,应在八九分熟时采收。

较抗灰霉病。中抗白粉病,不抗炭疽病,尤其苗期正值高温雨季,应加强白粉病、炭疽病的防控。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苗木繁育

在辽宁地区育苗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以上、土壤化冻后即可进行。育苗圃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呈微酸性、排灌方便、光照充足且2年内未栽植过草莓的地块。每6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5 t、 磷酸二铵25~30 kg,均匀撒施后深翻,打垄作床。垄宽1.2~1.5 m,垄面要平

原种苗要求具有3 片以上展开叶,5 条以上长达5 cm 左右的根,茎粗达0.8 cm 以上且无病虫感染。由于‘爱莎’繁殖能力较强,每666.7 m2栽800~1 000 株原种苗即可。种苗可栽植在大垄中间,也可栽植在大垄一侧。株距为50~60 cm。

栽苗后灌1 次透水,干土培窝,然后覆盖白色地膜,提温保墒。缓苗后,当外界气温升高时应及时扒眼提出秧苗,以防地膜灼伤叶片。待抽生匍匐茎后及时揭膜,防止茎尖灼伤,保证子苗落地。

苗期需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控。6月以前,施肥应以氮肥为主,促进秧苗生长,促发匍匐茎。在匍匐茎抽生过程中,要及时领蔓,使匍匐茎朝着垄面一个方向均匀分布,避免交叉缠绕,同时将子苗伸直摆正,用压苗夹或土块压住幼苗基部,促进发根,增加繁殖数量。

6—7月进入匍匐茎盛发期,施肥应把握薄肥勤施,每10~15 d 随浇水追1 次氮磷钾复合肥,每666.7 m2用量10~15 kg;7月末开始要控制氮肥施用量,以磷、钾肥为主,以提高子苗质量,利于花芽分化,可每10~15 d 喷1 次0.2%~0.3%磷酸二氢钾。

进入8月后要适当控苗、蹲苗,促使子苗粗壮,对新发生的匍匐茎苗应及时摘除。若秧苗长势过旺,可适度喷施多效唑100~150 mg/L,控制长势和阻止匍匐茎抽生,也可结合防治白粉病喷施拿敌稳或戊唑醇等,达到既防病又蹲苗的作用。在雨天过后,要及时喷药防治炭疽病,药剂可选择咪鲜胺、嘧菌酯等。

2.2 假植育苗

为避免常规裸根苗苗龄不够、种苗质量不佳,建议假植育苗,以增加种苗整齐度,培育壮苗,提早花芽分化。8月上旬,在育苗圃中选取二叶一心以上已经生根的健壮匍匐茎子苗,将子苗从母株上切下移植到100~120 cm 宽的假植圃中,株行距12 cm×15 cm,或者栽入直径8~10 cm 的营养钵中,进行集中管理。育苗基质可选用无病虫害、未种植过草莓的肥沃表土,再加入优质腐熟农家肥即可。假植期间,可采用遮荫、降温、控水、控肥等措施提高子苗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假植时间35~40 d 为宜。

2.3 适时定植

常规裸根苗8月20—25日定植,假植苗9月15—25日定植。定植前每666.7 m2施农家肥5 000 kg及氮磷钾复合肥50 kg、硫酸钾15 kg、过磷酸钙50 kg。深翻土壤30~35 cm。打垄作畦,垄高25~30 cm,大垄距85~90 cm,垄面宽50~60 cm,双行定植,小行距25~30 cm,株距15~17 cm。栽植时间应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栽植前可选用腐殖酸加菌剂进行蘸根处理。由于‘爱莎’株形开张,故不宜密植,666.7 m2定植株数控制在8 000 ~9 000 株即可。定植后应加装遮荫网,加强管理。

2.4 棚膜覆盖

11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5 ℃时覆盖白色地膜。覆膜前灌透水,覆膜后采用膜下灌溉。封冻后若气温过低可在地膜上加盖玉米秸秆或稻草保温。12月末以前覆盖棚膜,之后撤除垄面覆盖的秸草。为提高棚温,提前采收,可增加二层拱棚。

2.5 温湿度管理

进入2月末至3月初,草莓植株逐渐恢复生长,此时应加强温湿度管理。现蕾期白天26~28 ℃,花期22~25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20~25 ℃;夜间温度保持在8~12 ℃; 保温后灌水总体上做到“湿而不涝,干而不旱”,应按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2.6 水肥管理

在基肥充足的前提下,生长前期不需要追肥。第1次追肥在顶花序现蕾时开始,追肥与灌水结合进行。肥料以水溶性肥料为主,前期以氮、磷肥为主,后期以钾、钙肥为主。为增强植株长势,改善果品品质,可每隔15 d 左右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 kg/666.7 m2、 硝酸钙2.5 kg/666.7 m2。

2.7 放养蜜蜂

为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实整齐度,应放置蜜蜂辅助授粉。在10%植株初花时蜜蜂入棚,入棚过早蜜蜂会由于觅粉伤害花蕊,过晚影响授粉效果,前期花少时可适量喂糖养蜂。放蜂量以平均每株1 只蜂为好。

2.8 病虫害防治

‘爱莎’中抗白粉病,不抗炭疽病。在夏季育苗高温雨季,要注重防治白粉病、炭疽病及各种叶病病害,扣棚后注意防治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包括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真菌病害药剂可选择咪鲜胺、嘧菌酯、醚菌酯、烯酰吗啉、施佳乐等,细菌病害药剂可选择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菌铜、可杀得等。虫害防治以生态防控为主,可采用悬挂黄板诱虫、释放捕食螨等绿色防控技术。药剂防治可选择吡虫啉、锐劲特、爱卡螨、噻嗪酮等,每隔10~15 d 喷药1 次。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2.9 适时采收

‘爱莎’多以本地鲜果销售为主。由于该品种完全成熟后硬度稍差,故应在八九分熟时采摘为宜。采收时间以上午9 时前或傍晚转凉后进行。鲜果采收后可采用泡沫箱或纸盒盛装,也可采用精小包装销售,每包装12~15 个果不等。

猜你喜欢

爱莎匍匐茎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外婆的道歉信》: 领悟不同的人生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见”家长
最后一次做你的超级英雄
多么神奇的发现之旅
——评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海滨沙地单叶蔓荆匍匐茎对沙埋适应的生长对策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
海岸单叶蔓荆沙埋胁迫下碳水化合物变化与其耐沙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