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年级的阅读课

2019-12-04徐菲

读天下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语感低年级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课应该是要凸显“读”,让学生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语感

一、 多样朗读,生成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年级学生对语感点的把握不太准,常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子的情况,因此,学生读之前教师要先自己示范读给学生听,提醒他们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齐读、小组读、指名读、赛读、配乐读等等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进而生成对语言文本的感悟力。

如:师:江南的景色很美,江南荷塘的景色更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里的美景吧!

(老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课文里的易读错的字易读破的句子)/(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并让学生进行评价)/(赛读)/(齐读)……

师:江南的孩子可真幸福啊!一边采莲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就连一条条小鱼都生活得那样自由自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美美地读这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我们江南的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的范读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仿的原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读,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读,学生才能获得亲身的体验,才能将文本变成活的立体的东西,变成自己理解和掌握了的东西,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采莲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受“一条条小鱼自由自在地生活”,以及“让我们美美地读这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我们江南的美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吧!”这样的朗读都有助于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有助于记忆的加深,也同样增强了语言文字的感染作用,总之这些都有助于小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与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的。

二、 完整回答,提升语感

回答问题的完整性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质之一。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他们对句子的成分构成还没有完全理解,但也无须现在就对他们讲,可以通过阅读课老师的提问,对他们回答问题时适当的引导与提示,学生就能尝试着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样也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力的。

如:

师:谁能把这句话回答完整呢?我看到了……

生:我看到了许多水草。/生:我看到了一只鸭子。/生:我看到了许多小鱼儿。

(我看到了青蛙、莲藕、小蜻蜓、小露珠……)

师:那你们猜猜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呢?

生:它们在做游戏呢!/生:它们在捉迷藏。/生:它们有可能在寻找食物呢!

……

低年级小学生识字不多,书面语言积累很少,再加上其他的因素,能够说出较为通顺的句子也是很不容易的。而只有让孩子们说出完整的句子才能对他们的语感培养有所帮助。学生在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时,一开始他们的回答是不完整的,老师的适当点拨是很重要的,“我看到了许多水草。”“我看到了许多小鱼儿。”“我看到了青蛙、莲藕、小蜻蜓、小露珠……”以至于后面回答“那你们猜猜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呢?”问题时,“它们在做游戏呢!”“它们在捉迷藏。”“它们有可能在寻找食物呢!”学生们就注意到了回答问题要完整,进而对言语也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人只有对言语的理解到了一定的程度,对言语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用言语进行表达,才能乐于去表达,从而就会有语感的产生。

三、 感知统一,发展语感

感性与理性的奇妙统一也是语感的集中体现,能够魔术般地把视听主体有关的感受、表象、联想、理解、情感等等从无意识中唤醒起来,并把它们引导到“前台”来做生动的表演。

如:

师:让我们把快乐传递给大家,美美地来读读诗句吧!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配上动作,才能读得更加入情入境。

(教师做悄悄拨开莲叶、探身去池里瞧一瞧的动作,做出看到池里景象时的欣喜、快乐之情)

从这堂课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来进行表演,让学生感受到了小鱼儿们的快乐与自由自在,同样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在感知的作用下看出课文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且迅即做出情感反应,从而就有后面的教学即“让我们把快乐传递给大家,美美地来读读诗句吧!”。语感此刻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文字的美以及对于作者那份畅快、满足的感同身受。

四、 激发想象,加强语感

低年级的儿童活泼可爱,初入校园的他们没有受到过过多的纪律约束,所以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在低年级儿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语感。

师:划着小船在满池的荷叶丛中采莲,这样的生活多开心。悄悄地拨开莲叶瞧一瞧,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池中有许多水草。/生:看到了一只鸭子。/生:看到了许多小鱼儿。

(青蛙、莲藕、小蜻蜓、小露珠……)

在这一堂课上,老师将语感中的联想与想象运用到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悄悄地拨開莲叶瞧一瞧,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去联想,去想象自己在拨开莲叶后的那一瞬间所看到的景象,从他们的回答:水草、鸭子、小鱼儿、青蛙、莲藕、小蜻蜓、小露珠,可以看出学生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要知道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低年级学生对事物只是获得简单的具体直观的认识。而且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形象性,他们的观察想象都是出于无意状态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四五岁的儿童正处于无意想象时期,而七、八岁的儿童正处于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时期,他们可以从静止的景物想象出大自然季节的变化;从图画人物的外貌、穿着想象出人物的身份;从人物动作、神态想象出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所以说掀开满池的荷叶丛,学生们自然而然会想到那些景象。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培养他们语感的方法有很多,作为教者的我们,应该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语文素养有所提升。

作者简介:

徐菲,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作者简介:

熊英,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安顺市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语感低年级阅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