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协奏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019-12-04孙清
孙清
【摘要】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资源供给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优势人才资源释放,对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目前,高校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从而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带来全新挑战。古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其历史悠久,内涵深刻,在我国的音乐史上有着非常独特的重要地位。在当代专业教学中,不仅要传承和研读古筝传统经典作品,更要把握当代古筝的艺术脉搏,这对教学中的师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古筝协奏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阐述古筝协奏作品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筝协奏作品;高校教学;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古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活力的乐器,其音色丰富和谐,音韵华丽优美,既能表现委婉含蓄的意境,又能抒发出慷慨淋漓的感情,表现力非常强。加之古筝演奏技巧丰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学习古筝的兴趣,金字塔顶越来越高,古筝的作品、演奏手法等各项艺术水平在近年间有了显著提升。协奏体裁是古筝作品中的年轻一代,其使古筝演奏技巧更加丰富、音乐形象更加立体、舞台表演更加多元,促进了古筝教学和研究更加走向深入,对高校的专业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古筝协奏作品概述
(一)古筝协奏作品的出现
协奏曲是一种音乐体裁,产生于巴洛克时期,是一种大型的器乐套曲。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队合作完成。古筝协奏作品通常是“独奏协作曲”,即以古筝乐器为主奏,以钢琴或其他乐器甚或是民族管弦乐队或交响乐队为伴奏、协奏的编制形式。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融入于民族艺术,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将协奏曲形式用于民族器乐创作中。
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临安遗恨》是我国最早期的古筝协奏曲代表作之一,创作时间是“文革”结束以后,亦是他创作成熟、风格稳定的时期。《临安遗恨》是一首以历史史实为依据的写实标题音乐作品,主要讲述了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抗击异族、抵御外侮却遭受迫害的历史故事。何占豪先生在创作时以古筝为载体,辅以钢琴或交响乐队的声场和气势,将岳飞在不同阶段的情节情感贯穿于作品中,使得中国传统的古筝音乐音色和西方的音乐声响实现了有机融合,打破了以往传统古筝作品的独奏形式。
(二)古筝协奏曲的发展
以《临安遗恨》为标志,随后我国不断涌现出很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筝协奏作品,如何占豪先生相继创作的《西楚霸王》《陆游与唐婉》《越国西施》等作品;王建民先生创作的《枫桥夜泊》、周煜国先生创作的《云裳诉》等。这些协奏作品出现以后同样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喜爱。而且与传统的独奏曲相比,古筝协奏曲有着非常复杂的指法技巧,作品体量也较大,曲目时长较长,情节和旋律的起伏也比较大,呈现出来的内容较丰满,表现力很强,使用演出效果较好。
由于古筝协奏曲的广泛发展,使得更多的人通过关注古筝协奏曲而关注古筝艺术,参与到古筝的演奏和教学、作品创作中去,从而为古筝的发展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古筝协奏作品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把古筝协奏作品的教学和协奏曲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当代的古筝协奏曲创作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容,因此,教师在进行古筝协奏曲教学之前,首先可以从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入手,让学生了解协奏作品的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古筝协奏曲的全面认识。当然,在进行创作背景教学时,应该建立在大量资料储备基础下,使学生将外围情绪融入到协奏曲创作的氛围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古筝协奏作品《西楚霸王》是在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下,讲述了项羽力拔山河的英雄气概以及与虞姬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进行教学时可用精练的语言给学生讲述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项羽的英雄性格以及虞姬与其的爱情故事。当学生融入到这种氛围中时,音乐的力度强调、气息把握、音色控制等技术要求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舞台表演训练
古筝协奏作品体量较大,多表现重大题材和复杂情绪,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的声情并茂,力求达到“情景交融方入佳境,心手合一始达妙音”,由此学生就会有很大的学习进步。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导学生有方法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处于放松投入状态,对协奏作品进行联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身临其境,真正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并统一自己的大脑和演奏动作,避免发生动作不规范产生疲惫的状况。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舞台实践的体验,甚至将课堂搬到舞台上,在协奏乐器的帮助下,心理的锻炼,技术的要求,作品的处理都会有较平时教学有更明显的收效。
(三)对古筝协奏作品进行延展性教学
任何音乐都不能孤木成林,古筝协奏作品也是如此,甚至更加需要相关知识的辅助。因此,教师在进行古筝协奏曲实际教学中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把相关的曲式分析、总谱研读、甚至编配安排等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发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在已有的乐曲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感悟去创作性地学习演奏乐曲,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带领学生去听不同曲目、不同编制的古筝协奏作品演奏,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古筝协奏作品的魅力。
三、古筝协奏作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演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立足于传统古筝乐曲教学,并紧跟时代发展,顺应当代审美要求,深入挖掘古筝的艺术魅力。古筝协奏作品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筝艺术的学习热情和表演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和表演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地掌握技术和作品内涵,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这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学生将学习兴趣落实在具体作品中,不仅提高主修专业的水平,同时提高相关专业共同课的学习成绩,一定意义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表演水平
对于任何乐器来说,演奏者从个人技术到舞台表演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仅是演奏技术本身,舞台实践更是一門学问,一门重要课程。将声音艺术与表演艺术相结合,是音乐舞台表演的完整表现,协奏作品对培养学生把古筝专业课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克服心理障碍,对于把握协作要素,提高演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演奏实践时,除了要做到对作品内容把握准确,技术基本功扎实,作品处理细腻,协作意识明确外,还需声响流畅丰富,舞台形象得体大方,肢体动作协调优美,力求做到“声情并茂”,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进入表演佳境,给听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每一种乐器学科的教育都强调动态性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对于古筝这种古老传统的乐器来说。协奏作品实际上已经超越传统独奏表现形式,成为当代古筝名作的中坚力量和高校古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筝协奏这种高难度的音乐形式来说,教师与学生、教授与学习间的互动更具挑战,因此,要把古筝协奏作品更多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古筝协奏作品,加强学生对古筝协奏作品的学习掌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锻炼学生的协奏演奏能力,增加舞台风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目的是将古筝艺术带入新的境界,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闫雪.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48(12):44,46.
[2]杨蕾榕.古筝协奏曲演奏与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 2017,37(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