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吞咽障碍患者留置管鼻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2-04吴艳秋
吴艳秋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运用于吞咽障碍留置管鼻饲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66例行留置管鼻饲的吞咽障碍患者, 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痊愈1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2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9.7%(23/33), 观察组患者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6.8)分, 高于对照组的(75.3±5.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6, P<0.05)。结论 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留置管鼻饲的护理, 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增加延续护理措施, 可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延续护理;吞咽障碍;留置管鼻饲;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0.085
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导致患者难以进食, 机体营养补充不足, 患者身体日渐消瘦;若患者进食护理不周, 有可能误吸入气管导致患者急促咳嗽, 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危害患者安全[1]。临床上对于吞咽障碍患者, 通常采用鼻饲滴入药物进行预后治疗,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果护理不当则容易造成留置胃管等移位或脱落。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吞咽障碍留置管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12月在本院行留置管鼻饲治疗的吞咽障碍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8例, 女15例;年龄35~88岁, 平均年龄(46.4±5.1)岁;患者意识状态情况:意识良好者18例, 轻微意识障碍者8例, 中度意识障碍者5例, 重度意识障碍者2例。对照组男20例, 女13例;年龄33~89岁, 平均年龄(48.2±5.7)岁;患者意识状态情况:意识良好者17例, 轻微意识障碍者9例, 中度意识障碍者6例, 重度意识障碍者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并且签署同意之情书。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在护理期间, 按照医院规定流程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进行监测, 确保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留置导管进行检查, 防止发生移位或脱落的情况[2];吞咽障碍患者对于饮食有特殊要求, 以流食为主, 同时要保证营养充足, 不允许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患者由于难以进食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对于医护人员所安排好的计划不服从, 医护人员要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协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 保持护患之间良好的关系, 防止护患矛盾的升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培训, 保证患者具有留置导管等的护理能力, 向他们讲解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以及处理方式, 提供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 方便对患者询问病情。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医院挑选一名护士长及多名护士组成随访调查小组, 负责延续护理的相关事项。具体的延续护理安排如下。
1. 2. 2. 1 电话或者视频回访 随访调查小组成员分工明确, 确定自己负责的患者, 对应患者的存档资料, 于患者出院后第一周开始进行定期电话或视频回访, 之后每隔一周回访1次, 直至患者康复。回访的主要内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近期情况, 依据患者讲述的信息给予患者护理指导, 特别是了解患者留置导管护理情况, 留置导管进行定期消毒的情况。
1. 2. 2. 2 家庭随访 随访调查小组组织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随访, 对于恢复良好的患者, 只进行1次家庭随访;对于病情好转缓慢的患者, 需进行2次家庭随访。部分家属或者患者由于对吞咽障碍的了解不足, 通过电话回访并不能很好的了解患者的情況, 需要实地进行观察, 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 给出正确的护理指导。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 3. 1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 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正常, 不依靠外物能够正常进食则评定为痊愈;患者吞咽功能有所改善, 能够勉强进食, 护理过程中无不良情况发生, 则评定为有效;患者的病情较护理前无好转, 存在吞咽障碍, 则评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 3. 2 护理满意度 随访调查小组制定一份护理满意度评分表, 3个月后由患者填写并由随访小组成员统计分数, 采取百分制, 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痊愈1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0.9%(30/33);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2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69.7%(23/33), 观察组患者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6.8)分, 高于对照组的(75.3±5.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6, P<0.05)。
3 讨论
吞咽障碍患者难以入食, 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补充, 通常用鼻胃管滴注的方法来进行营养补充[2, 3], 但该过程对于护理的要求较高, 若患者长期住院治疗, 则费用太高, 但家庭护理又难以保障疗效。对以往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发现, 大部分疗效不理想需要从新入院治疗的吞咽障碍患者, 是由于家庭护理中对患者的留置管鼻饲护理不当造成的[4, 5]。患者出院后, 其留置管鼻饲护理基本依靠患者家属进行, 多数患者家属由于出院后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 未能按照正确的留置导管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不仅疗效不理想, 甚至导致病情恶化[6, 7]。为探究更好的家庭护理方法, 临床提出延续护理方案, 由医院组织成立随访调查小组, 通过电话、视频、家访等形式,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监督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 尽可能地提出符合患者实施条件的护理方案, 使留置胃管鼻饲发挥最大地作用, 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 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留置管鼻饲的护理, 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增加延续护理措施, 可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慧敏, 朱建英, 李蕴奕, 等. 延续护理在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8):926-928.
[2] 吴志勤, 陳延芳, 黄德燕, 等. 延续护理在居家脑卒中留置胃管病人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8, 16(14):114-116.
[3] 李晓阳, 陈淑芳, 邓皖洁, 等. 延续护理运用于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效果观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5):23, 28.
[4] 侯剑. 脑卒中吞咽障碍鼻饲患者留置鼻胃管的护理策略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7):258-259.
[5] 李林. 微信平台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黑龙江医药, 2016, 29(6):1259-1261.
[6] 赖慧晶, 区智凤, 吴怡卿. 运用FMEA预防留置胃管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8, 15, 439(13):100-104.
[7] 王春红. 意识障碍者置入胃管妥善固定及指导患者家属 如何护理的体会. 心理医生, 2017, 23(34):196-197.
[收稿日期: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