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胜于管理
2019-12-04王江鹏
摘 要:班级管理艺术一直都是困扰新入职教师的重要问题。作为新入职教师一方面精力充沛、充满年轻活力,往往容易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往往要经历一个从新鲜到迷茫,再从迷茫到觉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入职教师往往要经历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在权威和自由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管理艺术的平衡点。良好的沟通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新入职教师;沟通;良好师生关系
一、 项目实施背景及实施时间
2011年我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山海关第一中学担任历史教学,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便担任了班主任工作。这对于从来没有任何班主任经验的我实在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我所面对的学生不是小孩子,而是一群90后的高中生。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有成效,首先得树立自己的权威。“严师出高徒”这句传统的教育理念被我奉为座右铭,“我对你严格是为了你好”成了我管理班级的价值导向。
这样看似“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在中国的教育里曾经长盛不衰,在九十年代乃至新世纪初期的中西部,体罚学生似乎连父母看起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很多父母把“打是亲,骂是爱”的标准放在教育当中。现实生活中“狼爸”对子女的军事化管理创下“一门三北大”的奇迹,“鹰爸”“虎妈”的特殊教育方式,都在强调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的重要性,将严格要求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班主任工作的初期这样的教育方式似乎成效很高,学生把你奉为“尊长”,班级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展开。偶有出错的地方,班主任在班级的一顿训诫,所有人都在战战兢兢中记住了规矩。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虽明白“防民之口勝于防川”的道理,但是当时我坚信学生是不敢“造反”的。
我很庆幸我能在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至于在这样一种教育误区里越陷越深。我相信这样的困惑不光存在我身上,很多刚入职的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都存在这样的困惑。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真正要在实行的时候还需要班主任的勤做和善思。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在班主任工作中注重沟通的作用。
事例分析:
在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对教师的综合测评中一些问题开始让我产生思考。
综合测评中学生给教师的打分包括教师的教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等各个方面,刚参加工作的我对这次学生打分的期待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相比较于其他班主任我自认为在班级管理方面我要更加严格。军训期间在大学国经过国旗队磨炼的我就对学生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很多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都在军训期间就“品尝”了严格的班级管理规定。在开学后的自习课和班会课上经常会因为一些问题训斥到整个班级鸦雀无声。从我的内心里,我感觉学生是理解这些严格管理的用心良苦的。但是测评结果出来后分数着实让我受到了沉重打击。记得当时主抓我们年级的王书记因为这个问题特意找我谈了一次话,简单来说在年轻教师身上出现这么低的分数是不应该的。
当时我心里其实感觉无比委屈,我曾想跑到班级里狠狠地去质问学生,但是静下来又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真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二、 良好沟通的实施过程
良好的师生沟通不仅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沟通策略,更需要抓住沟通的时机。具体来说我认为良好的沟通需要这样的几个环节。
(一) 沟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师生间良好的沟通需要班主任做好充分的准备。班主任的沟通工作多数情况下应该是有计划的,就像班级管理工作一样,沟通工作也应该是班主任日常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比如班主任在学期之处,就应该制定好定期沟通的对象,保证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沟通的机会;月考和周考结束后的一周,有针对性的找个别同学进行沟通;高考前三个月,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变化,做好心理疏导等。再比如在沟通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问题和个性特征有充分的把握;对学生的成绩、学科优势和劣势有认真地分析等。沟通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班主任打好“有准备之仗”的前提。
(二) 良好的沟通需要正确的时机
“一个优秀的猎人最善于等待,等待最好的机会,然后出击,一击必中。”师生间良好的沟通同样需要班主任具备“优秀猎人”的素质,在确认好沟通对象之后,把握沟通的最佳时机。最佳的沟通机会,有可能稍纵即逝,所以需要教师具备善于发现的“慧眼”。比如考完试后,抓住学生对成绩比较敏感的时机;抓住学生情绪低落,需要情感倾诉和安慰的时机;抓住学生作业和上课当中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等。
(三) 处理意外事件的沟通准备
在日常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像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的发展。处理意外的情况,同样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往往以外情况对于班主任来说带有很大的被动性,怎样在处理问题时化被动为主动,将意外情况妥善的处理,需要班主任有充分的处理意外事件的沟通准备。比如遇事首先应该冷处理,突发情况之下教师和学生都处于情绪比较激化的状态,在无理性支配之下,容易说出不合时宜的话。一些事情缓一缓,放一放,让学生在沉静中认识问题,让教师在沉静中积累智慧。再比如遇事先避重就轻,突发情况下,从心理上来说学生也处于心理恐惧之下,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学生会对教师训诫心存戒备。与其大家花了半天时间谈论问题,不如先避开问题谈谈其他的问题。
(四) 做好沟通结束后的鼓励工作
良好的沟通不意味着结束,良好的沟通只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开始,意味着理解、接纳和信任。教师应当抓住机会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鼓励让学生取得更好的表现,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三、 良好沟通的具体措施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信任。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没有信任学生不会掏心窝子的跟你谈话。师生间的信任不光是教师为学生保守一些小秘密,更重要的是在班级活动中应当充分信任你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个点可以是学习能力,可以是办事能力,也可以是内在的善良,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肯定。
(二) 熟悉你的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对于学生的熟悉不光是记住他们的名字,熟悉他们的成绩,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更重要的是对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要熟悉,对每个孩子的心理变化要有所把控。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每次分班后我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先摸清楚孩子的家庭情况。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性格孤僻或者性格叛逆,这样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避免伤害孩子的心理。熟悉你的学生,不光是要深入课堂,更重要的是在课间深入班级观察每一个学生,和他们聊天,和他们聊聊心情,聊聊理想,知道他们喜欢的明星。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可以知道他的想法,就可以看出在课堂上有没有认真的听讲。
(三) 改变自我
许多研究发现,教师的一些驾轻就熟、脱口而出的语言,成了“杀手”式的语言信息,阻碍了师生沟通的效果,导致了师生之间的误会和冲突。所以提高师生沟通的效果,还应从分析教师错误的沟通语言着手,努力改变自我。汤玛斯·高登和克里斯·科尔等心理学家曾经把错误或不当的沟通语言分为三大类。發号施令型、讽刺挖苦型、隔靴搔痒型。这类谈话话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能力有限,甚至对教师心生厌恶。语言的智慧不在于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在于你的话语当中有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关心,是在帮助他们积极的解决问题。言由心生,改变自己不光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上,更重要的是从心里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
(四) “严师”出高徒
严师不意味着高高在上。看到网上对严师有这样的解释感觉很有道理:严师靠的是什么?是自己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魅力四射的人格,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我并不反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我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以人为本,反对的是对学生错误行为和错误思想的放纵。“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这才是教师应有的心态。
(五) 落实沟通效果
每次沟通结束后,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予以积极的关注。教师可以用观察、询问等方式来关注沟通的效果。为避免遗忘,制定追踪效果的机制很有必要。在班级管理中我尝试用谈话记录卡的形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谈话记录卡的形式主要分两类:学习计划类和纪律问题类。两种记录卡都有问题反思、短期目标达成(一周到两周)、中期目标达成(半个月到一个月)、长期目标达成(半个学期到一个学期)几部分构成。以学习类的记录卡为例,每次师生沟通完后,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问题进行反思,并按照要求制订短期到长期的计划以及要达成的目标。制订的学习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天,目标的达成要有具体的量化分数或名次。并在月考和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后,对照量化标准找班主任进行沟通。
班主任工作历程中的新尝试:通过期末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以及对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整个寒假在班级管理上我开始思考班级管理的新出路。
沟通,这是我班级管理当中最为缺乏的点。
及时的沟通:沟通应当注重时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争取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以前的管理中可能对某个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当成是偶尔的行为,等小问题积累起来再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成果收效甚微。及时的沟通就要求教师要洞察每个孩子的状态,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当堂课间或当天。
适时地沟通:最有效率的沟通应当是双方彼此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用心交流。但不同性格的孩子、学习能力不同的孩子要想沟通能达到最佳效果,一定要抓住有力的时机。比如一些自认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经常会忽略课堂老师的讲解,那么考试失利后帮助他寻找问题就是有利时机;比如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的孩子,在家长会后帮助其树立目标就是有利时机;比如活泼好动、有一技之长,但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在活动后通过精神的鼓励让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就是有利时机。
用心的沟通:作为班主任不要把自己的人设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更应该设定自己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引导者,拒绝权威性才能真正和孩子平等地、用心地交流。比如在制定一些班级的规则时习惯性的征求孩子的建议,让孩子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一个参与者;在孩子触碰班级的纪律时不要总是以厉声呵责取代润物细无声的劝导;在班级的管理中不要以偏概全,急于做出决定,你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具备一颗善心,全面调查,然后才有发言权。
通过改变工作方式,不仅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在第二学期的班主任综合测评工作中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班主任工作不仅需要大量时间投入,更需要寻找方法,用心沟通。
作者简介:王江鹏,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