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提问点亮幼儿思维
2019-12-04林艳萍
摘 要: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旨在通过提问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提高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教学效果,还能点亮幼儿思维,引发幼儿进行思考,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从有效提问对于幼儿思维发展的作用进行探讨,并以本园为例分析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教育建议,探索集体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集体教学;有效提问;幼儿;思维
提问是师幼之间互动的链条,有三个重要节点:即教师的发问、幼儿的应答、教师的反馈。而教师的有效提问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其思维能力。回顾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课程,王小英教授为我们上了题为《有效提问,有效教学》一课,感受颇深。王小英教授告诉我们教师提问是集中教学活动中引发幼儿积极思维的重要途径,提问是否有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集中教学活动设计及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中的提问,并关注其有效性。因为教师如何通过运用好提问,尽可能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拓展幼儿知识面,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有效提问对于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及已有经验设计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提高对活动目标的感知和理解。
一、 研读提问意义,了解有效提问对幼儿思维发展的作用
(一) 提问——是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力工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在集中活动中,幼儿利用语言,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合作探索,不断进行观察、分析、概括、判断及推理等思维过程。而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与幼儿最重要的语言交流方式之一。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有助于拓宽幼儿思维的思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
(二) 提问——是联系师幼思维的纽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普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鼓舞。”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提问是教师与幼儿进行合作与互动的关键,是教师引发幼儿产生思索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有效提问也是联系师幼思维的纽带。教师在集体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能吸引和维持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活跃班级活动的氛围。教师提问时的语言、语气、表情、态度也会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思维的灵动性等。因此,教师在面向幼儿的提问时,语言应简练清楚,避免复杂啰嗦,还应生动有趣,能点亮幼儿思维,与幼儿进行更好的互动碰撞。
二、 观察分析,把握集体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 提问不具有启发性,不能激发幼儿思维
教师的提问问题类型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种。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引发幼儿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在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封闭性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佳的答案,让幼儿朝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主要锻炼幼儿的求同思维能力。通过对本园教师在集中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大部分教师提出的问题都倾向于封闭式问题,不具有启发性。如在小班语言活动《云朵》中,教师出示挂图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云朵。”教师又问:“云朵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回答:“白色的。”在中班社会活动《乘坐地铁》中,教师也是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幼儿回答:“地铁。”教师接着问:“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幼儿回答:“载客。”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封闭式问题都是无效问题,这类问题简单,幼儿不用思考就能很快回答。如果教师长期使用这一类提问不仅不能激发幼儿思维,也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 提问重知识技能传授,不注重幼儿思考
在日常的集中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会根据教学活动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有效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问,但他们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达成活动目标。如在大班语言活动《啊哈,幼儿园》中,教师为了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教师通过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上幼儿园的呢?故事里的小男孩想象着怎样起床,怎样吃早饭呀?其实现实中又是怎样的?”在中班健康活动《好玩的球》中,教师为了达成幼儿感知球的特性并尝试用辅助材料探索球的不同玩法的目标。教师通过提问:“你们都认识哪些球?这些球有什么特点?它可以和哪些辅助材料一起玩?”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技能,是为了活动目标的达成。当前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将活动目标是否达成当作评判活动开展成效的重要指标,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就决定了教师提问目的的取向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幼儿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对问题的思考,长期以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 提问无幼儿,只为跟着活动设计走
提问是师幼互动的一个过程,不仅仅包括教师向幼儿抛出问题,幼儿进行回答,还包括教师对幼儿的反馈及幼儿根据需要对教师提出问题,这才是一次有效的提问、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目前很多新教师在开展集中活动时,都会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整地把自己设计的活动展现出来,而忽略在提问过程中幼儿的反应。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的独立宣言》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最后教師请了几个孩子拿着照片来分享他们从小到大的变化,“小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的?现在长大的你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而下面观看的幼儿大声地问上台介绍的幼儿,“那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你拿的那个玩具是什么?”对此,老师不予理睬,继续反复地问:“现在的你和小时候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身体上有哪些变化?本领上有哪些变化?”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关注点与幼儿明显不同,教师在于“幼儿的成长变化”,而幼儿在于“照片的内容”。从上面的案例可以发现教师的提问里没有幼儿,幼儿只是陪衬或者有着一定参与性的观众而已。教师只关注活动设计的开展,围绕活动目标进行提问,而不关注对幼儿的反馈,甚至对幼儿提出的问题不予理睬,这样的提问是不利于幼儿表达自己想法,不利于幼儿思维发展的。
三、 优化提问策略,让有效提问点亮幼儿思维
(一) 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是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基础,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这样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句原理的话,我认为影响学习唯一最终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并不是为了向幼儿传递知识,而是抓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幼儿原有经验激发、拓展和提升的过程。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提升幼儿已有经验的一个过程,是引导幼儿开拓思维、动脑思考从而获得提升的一个过程。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激发幼儿思维,帮助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大班主题活动《课间十分钟》中,教师在活动之前让幼儿先有一定的前期经验,即知道课间十分钟可以玩哪些内容。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在课间十分钟要怎么安排活动才合理,为什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已有经验有一定的把握,基于此设计启发性问题,促进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提问的实现。
(二) 提问的目的应以传授知识和引导思考相结合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只有通过幼儿亲身体验、深入思考,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内化心智的存在。因此,教师的提问目的应以传授知识和引导思考相结合,让幼儿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既能获得知识技能,又能进行思考与创造,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如在中班健康活动《好玩的气球》中,教师从气球的形状、大小、外观向幼儿进行提问,为了让幼儿掌握气球的特征,这样的提问知识为了传授知识。我们可以这样调整,先让幼儿玩玩气球,互相交流分享气球的特征,再提问:“为什么叫它气球,它和我们平时玩的球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通过这一提问,引导幼儿对“气球与平时玩的球的有什么不同”进行思考,从而发现气球的独特特征,加深幼儿对气球的认识。这样的提问不仅向幼儿传授了知识,更能引发幼儿思考,是高认知水平的提问,是促进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提问。
(三) 凸显幼儿主体地位,鼓励幼儿主动提问
有效的提问是双向的,即教师可以向幼儿抛出问题,幼儿也可以向教师或同伴提出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实验上的技能问题、知识问题,而提出新问题,从新角度看旧问题则需要创造力、想象力。”幼儿在活动中有自己的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才会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才能培养幼儿思维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写给小学生的一封信》的大讨论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关于小学你们想了解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小学生?”幼儿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说:“我想问小学一天上几节课?”有的说:“我想问小学大课间玩什么?”还有的说:“我想问怎么做才能戴上红领巾,当上少先队员?”这样的提问不仅加强师幼间的互动,还能使幼儿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探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提问能点亮幼儿思维,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幫助幼儿到达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媛.儿童的思维发展:幼儿园课程的灵魂[J].幼儿教育,2009(24).
[2]鲁菲菲.探索幼儿思维发展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
作者简介:
林艳萍,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江浦南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