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阅读教学延伸到微练笔的探究

2019-12-04张冉瑜

考试周刊 2019年76期
关键词:反思课本阅读教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分不开的两个话题,因此微练笔这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微练笔的教学要从阅读中进行,充分结合阅读教学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的练习,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对于微练笔的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导致微练笔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佳。本文提倡微练笔的教学要从阅读教学中进行延伸,充分重视阅读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在具体微练笔过程中要做到紧贴课本、联系生活、注重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练笔对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微练笔;课本;生活;反思

微练笔是指在小学语文的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范围的、短篇幅的写作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一方面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仿写锻炼,还能够有意识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在微练笔教学的推行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处在一个盲目的阶段,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练笔的同时未能较好地做到从阅读进行延伸,从而使得微练笔未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 小学微练笔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语文训练来说,要追求“听、说、读、写”的四项结合,基于这种综合训练的考量,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微练笔的教学,试图通过让小学生在学习完相关课程之后,通过微练笔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所学转化为所用,在加深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然而在微练笔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首先,很多教师在开展微练笔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出发点。我们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的微练笔,一定要从阅读教学入手,一定要从课本的讲授与理解入手,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布置微练笔作业的时候,更多的是就某一个练笔主题进行布置内容,忽视了课本知识,更谈不上从课本内容向微练笔进行拓展。这就会导致微练笔的内容与阅读呈现了脱离环节,我们以阅读教学为出发点延伸到微练笔的初衷就无法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微练笔练习的时候就只会就练笔而练笔,既无法做到锻炼自己写作练笔的能力,又难以实现加深阅读理解的目标。

其次,学生在微练笔的练习过程中缺乏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很多教师布置的微练笔会让学生进行自我想象,这种缺乏课本知识的联系,往往会让同学们在微练笔的时候把思维禁锢住,如果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话,那么大家的微练笔呈现的内容也会更加具有特点,当他们从微练笔到写作的时候就会更有特色,让作文内容更加具有灵活性,然而这种联系实际的缺乏就让同学们的微练笔千篇一律,往往教师教过什么主题、怎样的写法,小学生就会按照这个教法进行微练笔,在微练笔的过程中就会缺乏创新思维。

最后,许多学生在进行微练笔的时候缺乏练后反思。作为我们小学教学中的微练笔,其更多的是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为深入写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多去反思自己的微练笔内容,然而笔者发现,很多老师把微练笔当作一个作业来布置,觉得这就是让学生练练手,在练习之后缺乏对学生细致的点评,很少进行练习后的反思。此外由于我们的微练笔是从阅读教学延伸过来的,那么我们可以布置的微练笔主题也会存在着重复的可能性,这种重复主题的微练笔反而能够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握好这个反思训练的机会,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一次微练笔之后就没后续,也没有养成巩固练习的习惯,所以微练笔的成效难以全部呈现。

二、 由阅读教学延伸到微练笔的具体措施

(一) 紧贴课本,掌握微练笔的基本内容

微练笔的写作首先要来自课本内容,我们的教材文章,几乎篇篇都是专家们经过多次过滤筛选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文章精华,而微练笔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从课本出发,因此从阅读教学延伸到微練笔,首先就要紧贴课本,掌握微练笔的基本内容。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就要时刻注意着一些可以练笔的环节,然后对同学们进行适度提醒,为日后的练笔做好铺垫。

以笔者教学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在《詹天佑》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课后题有一个要求是让同学们阅读并寻找课文中哪些语言的描写,表达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可以重点练习这个题目,为同学们的微练笔打下阅读教学的基础。通过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在课文中一些对詹天佑的语言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刻画都能够充分体现着詹天佑的爱国之情,那么学生在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表现手法表达着詹天佑的爱国之情。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语言和心理描写”为主题进行练笔,让同学们自拟主题,模仿课文中对詹天佑爱国之情抒发的句子,去微练笔一下如何通过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刻画出一个立体的人物性格。

所以教师要想成功进行微练笔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种来自阅读的练笔基础打牢,要让同学们在练笔前充分了解课文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把我们需要练笔的地方进行突出,让学生在阅读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这些问题。课本中所能提供练笔的内容,有时候可以是一些修辞的运用,有的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练习,还有的是一些特殊体裁的使用,课本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进行适度安排,让学生做到“阅读+练笔”双管齐下,真正贯通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和写作环节。

(二) 联系生活,拓展微练笔的课外思维

在微练笔的练习过程中,在课本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联系生活,去拓展微练笔的课外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能……”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是读课文,更多的是贴近生活进行学习,因此小学生在微练笔的过程中要做到以课本为载体,以生活为联系,不断地拓展微练笔的课外思维。例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文章时,学生在以该主题进行微练笔的时候,可以以自己身边的朋友为例,去尝试着写一小段自己的友情。这样来自学生生活的小练笔,如果能够良好运用,就成为学校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从而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后,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他们的写作思维。

在微练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以课文为载体进行生活拓展,我们课文中提供的可以结合生活的题材多种多样,像《最后一头战象》能够让我们书写浓浓的爱国情怀,《草虫的村落》让我们能体会到自然的乐趣,《用心灵去倾听》更能让学生们去感受友情的珍贵,而这些课文素材拿来让学生去模仿练笔,能够充分地帮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练习写作。另外,在写的同时也告诉学生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练笔的文章更加生动灵活,才能让学生在练笔的同时找到生活的乐趣,让他们更愿意去阅读课文并进行微练笔。

(三) 注重反思,提高微练笔的习作质量

从阅读教学延伸到微练笔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注重让学生不断去反思自己微练笔的情况,从而达到提高微练笔习作质量的目的。在学生进行微练笔的过程中,虽然每次练笔都会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又努力做到联系实际生活,但大多数的练笔都是一次性的,这就会导致很多同学学过、写过然后就忘了,难以真正实现我们微练笔的功效,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微练笔的反思,从而不断提高习作质量。

1. 以互相学习提高练笔质量

微练笔不同于日常写作,其内容都是很小的一个片段,因此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之间互相交换练笔作品,并对一些较好的练笔进行适当展示,让同学们多去学习模仿。在这里教师还要注重方式方法,要让同学们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心态,在互相学习练笔的过程中,让大家都有所进步。同学们相互交换自己的练笔内容,更有助于让小学生去了解别人是怎么写的,他有哪些闪光点值得借鉴。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微练笔,同时让学生在练笔过程中使用一两种说明方法,那么在具体的练笔反馈中,可能有的学生通过举例子说明现在地球面临着许多生态危机,有的同学可能就直接列数据进行直观展现,还有的同学可能采取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进行说明,这个时候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可以让他们在同一个主题下多一些写作思维,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多一个思路。

2. 以重复练习提高练笔质量

在微练笔的反思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们进行重复练习,这里的重复练习并非是指对同一个话题内容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微格练笔讲究“有格”“入格”,但不能“定格”。这里就要求教师在一些有共性的课文中布置相同或相类似的练笔题材,让学生就同样的内容进行多次练习,在练笔之后可以拿出来自己之前写的進行对比,看看自己的练笔有没有进步,有的话进步点在哪里。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有一篇《少年闰土》的文章,这里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人物描写”的微练笔,在一学期之后的六年级下册《顶碗少年》的学习之后,教师还可以继续让同学们进行人物描写的练笔,通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能够把在课文中学习过的不同人物描写方法进行整理运用,这样也真正能实现阅读教学延伸到微练笔环节,真正帮助学生在微练笔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习作质量。

因此在微练笔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紧紧把握阅读到练笔这个过程,要明确所有的微练笔都是来自阅读教学的延伸,要充分做到微练笔的基本内容紧贴课本,微练笔的课外思维联系生活,微练笔的习作质量来自反思。只有把阅读到微练笔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准备充分,才能真正完善阅读教学延伸到微练笔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在微练笔的过程中收获益处。

参考文献:

[1]徐艳亚.例谈小学语文“微写作”[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47-49.

[2]胡龙新.习作教学中“微练笔”的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9):30-31.

[3]汪建生.读写结合中微练笔的反思与优化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4):23-25.

[4]陈卫东.阅读教学中微练笔的有效形式[J].华夏教师,2014(5):87.

作者简介:

张冉瑜,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龙门县平陵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反思课本阅读教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