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2019-12-04周效章
周效章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1]。现阶段,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强力渗透和变革着教育领域,不仅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等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学要素如课程内容、学习环境以及师生关系等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教材作为学科知识的外化载体、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核心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情况看,要顺应“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适应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在指导思想、角色定位、内容体系、结构形态等诸多方面进行变革和优化。
一、立体化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一)立体化教材的内涵
近年来,学界关于立体化教材内涵的探讨较多。葛春先指出,立体化教材实质上是在传统的纸质图书基础上,配套提供数字化的教学案例、微视频、模拟动画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以及支持网络教学活动实施、评价的综合性交流平台等[3]。魏江江认为,立体化教材是纸质教材、多形态教学资源以及多样化教学服务的有机集合,打破了传统纸介质教材知识传播的局限,便于学生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刘成新提出,立体化教材的突出特点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架构教材体系,它的本质不再是简单的“纸质教材+数字化出版物”,而是以课程为核心整合多种形态的教学资源和服务,其内涵与“立体化课程”趋同[5]。颜士刚等认为,网络时代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自身的建设,而是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实施层面的具体教学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6]。上述概念在表述上虽然存在着差异,但从不同侧面诠释了立体化教材的内涵,为我们正确认识立体化教材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立体化教材的特征
“立体化教材”这个术语由来已久,其内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并呈现出相应的新的特征。依据上述观点,结合“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我们认为,立体化教材应具备以下特征:(1)建设理念先进。以互联网思维、现代教学与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纸介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及平台高度聚合,“教学—学习—评测”一体、“内容—技术—媒体”融合,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各种适宜的支持与服务。(2)凸显学生主体。无论是教材内容的组织、学习资源的呈现,还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服务的提供,均鲜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3)学习资源丰富。既包括传统的纸介质教材,又包括电子教材、教学案例、微视频、题库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表现形式丰富、内容聚合性强且相互补充。(4)学习活动多样。除支持基于纸介质教材的学习活动外,通过提供适配的网络学习平台与服务,还支持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案例研讨等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其评价,重视知识应用情境、真实互动情境的创设,将学习活动向日常生活、职业实践延伸。(5)跨媒体连接便捷。纸介质教材中嵌有互联网元素,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可以非常便捷地实现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的连接与互动。从本质上看,立体化教材已经突破了狭义的“教材”范畴,逐渐趋同于“课程”。
二、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现状考察
(一)《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概况
一直以来,国家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在内的高校教师教育公共课教材建设都非常重视。近几年,教育部连续出台《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二五”以来,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王云等,2015年)、《现代教育技术(第3版)》(张剑平,2013年)、《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黄威荣等,2015年)等一批体现信息化教学改革趋势、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发展成果的公共课教材。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由国家、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的规划教材;二是由国家级、省级学会或同区域、同类型的师范院校组织专家联合编写的、面向同一层次使用对象的统编教材;三是由院校组织校内专家编写的、主要供本校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一般来说,“规划教材”的编写质量较高,而“统编教材”“校本教材”的教学适用性更强。
(二)《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现阶段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一方面选取了近五年来出版的近30本教材进行内容分析,另一方面深入部分院校调研教材使用情况。在遴选样本教材和高校时,充分考虑了教材的编写者、出版社以及高校层次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总体来看,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更新缓慢,难以反映最新理论成果。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对优秀教材进行修订完善,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写入教材,鼓励编写及时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7]。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这对教材内容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了解到的情况看,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等问题,难以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这无疑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经典教材固然重要,但仍需根据学科发展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
2.固守学科本位,忽视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长期以来,受苏联传统教育范式的影响,我国教材的编写普遍存在“学科本位”倾向,偏重于系统理论知识的铺陈,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也不例外。高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类公共课程,一是使学生具备系统的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二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为走上教师岗位做好知识与技能准备。分析发现,目前绝大多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均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重视知识的系统传授,但针对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内容较为薄弱,部分教材甚至完全没有涉及。在“互联网+”时代,比起理论知识的获取,学习者更关注如何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3.表现形式落后,无法适应碎片化学习需要。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主要是纸质媒介,表现形式包括文字、插图、图表等,虽适用于系统理论知识的呈现,但也存在抽象程度较高的劣势。由于篇幅限制,相关的背景知识、拓展资料等,多采用注释的方式提供资料线索,引导学生购买或在网络上查找。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在学习活动中越来越普及,这种“纸媒”教材与新兴的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格格不入。虽然也有教材提供了配套的光盘、课程网站等,但内容多是电子教材、PPT课件、课堂教学实录等,缺乏诸如微课程、微视频等适配碎片化学习方式的资源。
4.角色定位模糊,没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理论上讲,教材的角色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即“教材”;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即“学材”。现实情况是,受“学科本位”倾向的影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普遍存在角色定位模糊的问题,内容体系上追求宽而全、语言表达上追求“学者腔”、结构框架上追求高而大,片面注重“教材”作用的发挥,忽视了作为“学材”的重要角色,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无从谈起。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呈现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要,提供促进知识创造和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升的学习情境与学习资源。
三、《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体系架构与建设思路
目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立体化教材则是化解这些难题的“钥匙”。之所以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为分析对象,开展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架构主要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后者恰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教材内容”与“技术手段”有机融合的典型范例。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学习平台、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以及微视频制作等方面的内容,可生动展示“知识学习”与“应用实践”的无缝衔接。
(一)《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体系架构
根据立体化教材的内涵与特征,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支撑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结合课程特点及其实施要求,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体系架构进行了设计,如图1所示。
图1《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体系架构
由图1可知,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互联网思维、现代教学与学习理论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等。《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纸介质教材,二是网络学习平台。其中,后者由学习资源库系统、学习活动支持系统、测评系统、交流系统、学生支持服务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组成。学生使用纸介质教材学习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APP等随时连接到网络学习平台,使用平台上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及其效果测评、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交流等。同时,平台根据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测评结果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学生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iPad等多种终端直接登录网络学习平台,使用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等资源进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集教学内容、学习活动、支持服务等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有利于解决传统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不利于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等问题,又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二)《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思路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体系架构,我们从指导思想、纸介质教材、网络学习平台三个方面回答“如何建设”这一问题。
1.指导思想。在“互联网+”背景下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互联网思维,其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包括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极致服务思维等[8]。在建设立体化教材时,“用户思维”要求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材的使用体验;“大数据思维”要求收集学生的学习活动数据、评测数据等,并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极致服务思维”要求以“极致化服务”为目标,在提供基础的学生支持服务的同时,还要提供增值服务以满足部分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此外,要充分发挥立体化教材的“教材”与“学材”功能,现代教学与学习理论、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也不可或缺。
2.纸介质教材。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纸介质教材,要充分体现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科最新发展成果、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不必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要突破单一课时、固定教室的时空限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模块化方式组织内容,支持学生按需选择,注重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对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支持,重点关注学生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养。针对信息化课堂教学实录、微课制作范例、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检测练习题等纸介质教材不便呈现的内容,可以制成微视频、微课件、微练习等“微资源”,同时在纸介质教材的相应位置嵌入二维码,学生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访问这些存储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微资源”。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得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说,纸介质教材既是知识内容的载体,又是不同形态媒体之间的联结物。
3.网络学习平台。在立体化教材体系中,网络学习平台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具有多种接口,支持计算机、智能手机、iPad等多种终端访问,可与纸介质教材便捷连接。接下来,我们分别对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1)学习资源库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教学案例、微视频、电子教材、课件库、题库以及拓展资料等数字化的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并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纸介质教材的简单翻版,而是按照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对其内容进行的重新组织与拓展深化,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与纸介质教材不同的是,这些学习资源可以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最新发展成果,随时进行更新、调整和补充,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时新的立体化学习资源包,供学生灵活选择。一般来说,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终端登录访问的学习资源相对较新,这就解决了传统教材内容陈旧、更新周期较长的问题。从功能上看,这些学习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支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而且还可以用于对学习过程及其效果的测评。
(2)学习活动支持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创设近乎真实的实践情境,支持学生基于纸介质教材、数字化学习资源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案例研讨等学习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与问题解决能力,弥补传统教材在教育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的不足。这是《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的一大特色。对学习活动的“支持”,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平台要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交互支持、评价支持等;二是教材编写者或教师要对学习活动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等。其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尤为重要,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紧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际,以实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3)测评系统。《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拥有丰富的题库资源,再加上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学生实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题库系统不仅支持学习活动中或学习活动后的随机练习,而且还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智能组卷,最重要的是可以向教师或学生及时反馈测评结果,便于改进和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尤其是基于APP互动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实时参与教学评测,由此产生的学习活动评测数据,可为教师实施干预指导或学生自主调控提供参考。事实上,随着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不少平台已经可以实时收集学习过程中的多种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分析,精准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
(4)交流系统。基于立体化教材的学习活动大多是在平台上进行的,教与学活动的双方时空分离,为此,需要建立交流系统,以保证学习活动的效果。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的交流系统,建议重点从课程论坛、微信群两方面来建设。一般来说,课程论坛由教师答疑区、作业讨论区、作品交流区、信息化教学案例分享区以及其他讨论区组成。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围绕知识内容、疑难问题、应用实践等进行交流,还可以分享学习心得与学习资源。此外,利用智能手机终端,基于微信群可随时随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同时还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片段(不超过10秒)、图片和文字等,契合了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特点。通过同步或异步的交流、分享,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学习活动的黏性,而且相关的资料成为重要的生成性学习资源。
(5)学生支持服务系统。实践证明,传统出版以内容为核心的、封闭性的商业模式前景黯淡[9]。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要以极致化服务思维为指导,根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习测评结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支持服务,只有这样,方能在竞争激烈的教材市场赢得立足之地。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和出版商在提供高质量知识内容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现实需要,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向学生免费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方法指导等基础性支持服务。同时,针对部分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还可以提供适当收费的增值性服务,如个性化定制的教学技能培训、信息化教学竞赛辅导等。这种“内容+活动+服务”的开放性商业模式,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教材用户,而且有利于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价值。
(6)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现代教育技术》立体化教材发挥学习活动支持、测评、交流等功能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的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以及其他功能系统的管理等。就“用户管理”而言,一般应具有用户注册、身份认证、权限授予、服务计费等功能。“学习资源管理”包含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审核、编录、上传、更新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对其他功能系统进行管理,目的是保证网络学习平台的正常运行与信息安全传输。
四、结语
立体化教材并不是“互联网+”时代提出的新概念。“互联网+”兴起的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对教材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则为教材形态的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是我们重新审视、再次探讨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因由。我们认为,立体化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材编写者、出版商破除传统的惯性思维、转变角色定位,还需要加强网络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资源等方面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材内容、学习活动和支持服务的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应有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