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12-04侯秋杰李鑫
侯秋杰 李鑫
无痛分娩在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分娩镇痛可以让产妇不再经历疼痛的折磨,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疲倦,可以让产妇得到充分休息,当宫口全开时积攒体力而有足够的力量完成分娩[1]。无痛分娩是以维护母婴安全为最高原则并同时满足对产程无不良影响和加速产程的一种分娩方式,该方式对产妇和胎儿的副作用较小,药物起效快,安全可靠。实施无痛分娩的麻醉药物仅占剖宫产麻醉药物的1/10,甚至更少[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孕妇都适合采用无痛分娩,有阴道分娩禁忌证、麻醉禁忌证及凝血功能异常等人群不得使用该方式进行分娩。作者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230例产妇展开研究,现将研究数据与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230例产妇为例展开研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115例。常规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37±3.21)岁;初产妇68例,经产妇47例;平均孕周(38.92±0.72)周。治疗组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6.19±3.17)岁;初产妇70例,经产妇45例;平均孕周(38.97±0.81)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本研究同时取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和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均为单胎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②排除标准:麻醉禁忌证者、阴道分娩禁忌证者、资料缺失者、无法配合研究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有妊娠疾病者。
1.3方法 两组产妇麻醉前均未服用任何镇痛药物,进入待产室后均给予胎心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吸氧、血压监护等。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维持性乳酸钠林格氏液,产妇均取右侧卧位,选择L3~4作为穿刺间隙。
常规组采用16 G硬膜外穿刺针实施麻醉,保证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置管,首先注入2 ml 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147,规格:5 ml∶0.1 g×5支/盒),确认产妇不存在脊柱麻醉后给予0.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同硬膜外麻醉)及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 054172;规格:(1)1 m1∶50 μg (2)2 ml∶100 μg (3)5 ml:∶250 μg(以舒芬太尼计)]的配方药7~10 ml治疗组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将25号腰麻针置入蛛网膜的下腔,注入配方药[1]。两组均经硬膜外针置入导管,留置导管3.5 cm,留置0.5 h后可泵注给药。测试两组麻醉阻滞平面为T10后根据宫缩强度、胎心、血压、产程调整给药剂量,连续给药6 ml/h后增加3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至产妇宫口完全扩张后停止给药。产程中根据宫缩及宫口扩张情况考虑是否需要给予缩宫素,若产程中发生胎儿窘迫、产程延长、产程停滞等异常情况,应转为剖宫产[2]。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麻醉情况:包括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维持时间。②镇痛效果:镇痛效果共分为4级,0级:产妇无痛,可完全配合分娩;Ⅰ级:轻微疼痛,产妇可忍耐并配合分娩;Ⅱ级:疼痛中度,且无法忍耐,不能够配合分娩;Ⅲ级:产妇疼痛严重不能忍耐,完全无法配合分娩,需给予镇痛药物[3]。总有效率=(0级+Ⅰ级+Ⅱ级)/总例数×100%。③新生儿情况:采用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体征,同时评析新生儿窒息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麻醉情况比较 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2.73±1.41)min短于常规组的(6.07±2.52)min,麻醉维持时间(113.96±20.54)min长于常规组的(79.25±17.7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min)
表1 两组麻醉情况比较(,min)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2.2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治疗组0级54例(46.96%)、Ⅰ级31例(26.96%)、Ⅱ级22例(19.13%)、Ⅲ级8例(6.96%);常规 组0级33例(28.70%)、Ⅰ级29例(25.22%)、Ⅱ级35例(30.43)、Ⅲ级18例(15.65%)。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04%(107/115),高于常规组的84.35%(9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4,P<0.05)。
2.3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新生儿窒息3例,常规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1例;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2.61%(3/115)低于常规组的9.57%(11/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7,P<0.05);治疗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03±0.57)分,低于常规组的(8.79±0.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771,P<0.05)。
3 讨论
在自然分娩中,子宫会发生强烈的收缩,胎头下降时对于盆底有压迫情况,宫颈扩张也可引发疼痛,因此,产妇分娩时需要承受较为剧烈的疼痛。面对分娩疼痛,产妇恐惧心理较为强烈,在此情况下,耗氧量和心脏负担会增加,从而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促使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加剧子宫血管的收缩,从而减少血流量,导致宫缩乏力,胎儿宫内发生缺氧,不仅增加了分娩风险,也不利于母婴安全[3]。无痛分娩指在女性阴道分娩时医生使用药物、物理疗法或其他诱导方法减少或消除产妇分娩时的痛苦,目前采用的方法有针剂、点滴、麻醉、针灸等[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率及Apgar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无痛分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妇疼痛问题,避免了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了母婴安全[5]。除此之外,无痛分娩也是舒适化医疗服务的一项内容,随着无痛分娩的应用,相关研究发现,采用无痛分娩产妇的分娩信心较高,且产后发生抑郁的几率较小,有效缓解了产妇的心理负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能够满足整个产程无痛的要求,同时无痛分娩不会对宫缩以及宫口扩张造成影响[6]。单纯硬膜外麻醉所用的麻醉药物较多,麻醉起效慢,维持时间短,因而效果不佳,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和麻醉中,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毒性较低,低浓度罗哌卡因对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有着分离作用[7]。舒芬太尼属于人工合成阿片类镇痛药物,亲和力较强。两种药物联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阻断神经,具有用药量小、麻醉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等优点,是目前无痛分娩较为理想的一种方式[8]。
综上所述,在无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阻断神经,提高产妇配合度,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