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小切口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比较
2019-12-04李合照王三贵叶锡银伍贤志
李合照 王三贵 叶锡银 伍贤志
本项研究特选取40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全腹腔镜和小切口治疗胆石症的疗效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0例胆石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全腹腔镜组(295例)和小切口组(105例)。小切口组患者中男53例,女52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42.16±9.72)岁。全腹腔镜组患者中男147例,女148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2.67±8.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临床对胆石症的诊断标准,且均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对本项研究知情;③患者均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④治疗依从性较高;⑤患者年龄13~68岁,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阅读能力及认知功能。
1.2.2排除标准[1]①手术禁忌证患者;②血液疾病、恶性肿瘤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器质性病变患者;③精神类疾病患者。
1.3方法 小切口组患者采用小切口保胆取石术治疗。麻醉成功后,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及铺巾操作,于脐部处做10 mm切口,依次切开表皮、皮下组织后,选用10 mm的带针鞘管置入,建立气腹,借助腹腔镜观察病症部位情况,探入胆囊抓钳将胆囊提出体位,排出腹内气体后固定胆囊,于胆囊底部做约10 mm长度的切口,将胆囊鞘管置入,观察胆囊内部炎症变化情况,借助超声碎石器吸出结石,检查胆囊管胆汁流入情况,确保胆汁流入通畅后,选用可吸收线进行切口缝合。
全腹腔镜组患者采用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麻醉成功后,指导患者平卧位,进行常规的皮肤消毒及铺巾操作,于脐部处做10 mm切口,依次切开表皮、皮下组织后,选用10 mm的带针鞘管置入,建立气腹,与剑突下做5 mm切口,将带锥鞘管置入,建立操作通道,于胆囊底部采用可吸收线缝合2针用作固定,借助腹腔镜用电钩在两线之间的胆囊底部做3 mm的切口,当棕黄色胆汁溢出后,经右上腹鞘管通道置入20号胆道剥离鞘进入胆囊内部,将胆道硬镜经胆囊剥皮鞘管放置于胆囊内,探查胆囊腔情况,予以取石网将较大的结石取出,采用脉压水清理较小的结石,检查胆囊黏膜有无出血,检查胆汁流动情况,无异常后选用可吸收的线进行切口缝合,清点手术器材,完成手术[2,3]。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皮下气肿、泌尿系统感染、胆管损害及切口感染等[4]。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小切口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小切口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24%,全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5%;全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注:与小切口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胆石症又名胆囊结石,主要指胆管及胆囊等胆道系统出现结石症状,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措施,对胆囊结石进行清理时,由于胆道系统参与分泌,术后并发症感染几率较高,有效规避术后并发症,对于提高手术完成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5-8]。随着手术模式的完善,腹腔镜在手术应用中越加广泛,全腹腔镜取石术创口小、术后不会留有瘢痕,患者接受程度高;手术出血量少,对患者机体伤害小;腹腔暴露少,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情况,手术更加简捷[9-11]。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小切口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腹腔镜取石术临床疗效显著,临床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全腹腔镜和小切口治疗胆石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预后时间短等优势,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考虑到全腹腔镜取石术手术费用较高,临床应用加入考虑患者经济状况,综合患者体质及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