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2019-12-03袁忠臣
袁忠臣
[摘要]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的核心和灵魂。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不仅能使数学教学的枝头绽放“创新”之花,还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兼收并蓄的态度,以革故纳新的精神,充分吃透新课程改革的精髓,积极采取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使小学数学教学焕然一新,让学生充分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实践创新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以“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现象,强调了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道理。深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创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即备课的实践——读懂课标、教材、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实践——生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一、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学常常会出现“两多两低”的现象。 “两多”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讲得多,说得多。 “两低”指的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益低。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如此一来,这不仅能营造一种“自由与轻松齐飞,生动与愉快共舞”的气氛,还有助于构建灵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2.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学校对教师充分打开学生学习兴趣之门给予了高度关注。然而,有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往往不能采取有效办法把学生培养成学习中的乐之者。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把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此,这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呈现一种全新的面貌,还能打开学生学习兴趣之门。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创新思维能力不高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依旧采用“串讲加解释”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这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还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自由与快乐。此时,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就有利于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获得解放,还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1.多元情境与数学教学交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曾以“芝兰香、鲍鱼肆”为喻,来揭示良好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然而,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播数学知识,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数学考点,一味地向学生讲授数学理论。这不仅不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还会使数学教学披上一件陈旧的大衣。此时,如果教师能把情境教学法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那么这不仅能营造一种“自由与轻松齐飞,生动与愉快共舞”的氛围,还能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依据每一课时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从而充分营造“活泼而不死气,轻松而不压抑”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2.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交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观书有感》中以设问的句式,解释了渠水清澈之因,也点明了源头活水之道。受此启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为数学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数学教学之花在活水的滋养下香远益清。那么,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教学实践表明:生活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生活是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的数学教学犹如搁浅在港口的轮船,注定要失去劈风斩浪的风采;又如关闭在笼中的小鸟,注定要失去翱翔天空的自由。有鉴于此,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运用生活教学法,引“生活”之水,滋养数学教学之花,从而使其芬芳四溢,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3.思维导图与数学教学辉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又称灵感触发图、树状图、智能图,是一种图画式、简洁式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以一个关键词为核心,以放射性线条的形式,向四周延伸出与这一关键词有关的其他内容。这样的内容往往以高度概括的词语呈现出来,整个思维导图犹如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建筑物,在这里居住的“居民”便是知识。教师把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帮助学生编织知识网络,还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地应用思维导图,使思维导图与数学教学交相辉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比例》后,首先,教师把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讲授给学生。教师对学生说:“第一步是确定思维导图的关键词;第二步是以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划分出与之相关的分支。最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不过,你们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过于复杂,尽量图文结合,文字简洁,重点突出。”其次,学生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比例》思维导图的绘制。再次,教师让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比例》思维导图。一名学生是这样绘制《比例》思维导图的:以“比例”为关键词,向四周延伸出“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分支。最后,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绘制的这些思维导图进行批阅与点评,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把这些优秀的思维导图作品张贴在“学生杰作”的展示栏上,这样的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共舞,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之花悄然绽放于课堂教学的花圃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主要的发展趋势,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还能形成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教学模式。
如教师在《圆锥的体积》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散发着创新气息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向学生展示本课的课题:《圆锥的体积》。随着教师触摸电子屏,大屏幕中出现了圆锥的体积这五个大字,随之出现了一张张圆锥的图片。其次,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如何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于是,学生们就这一话题进行积极发言。再次,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技术的演示功能,向学生演示“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实验。信息技术与《圆锥的体积》教学活动的共舞,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直观认识,还为学生提供了炫动多彩的视觉盛宴。
5.合作学习与数学教学相伴,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与数学教学的相伴相生,不仅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學生成为课堂的“演员”,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进而为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注入不竭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平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弘扬。
如教师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中,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水平、合作能力等情况为参考,以数学新课标为依据,把学生分成“火树银花组”“春暖花开组”“童真无邪组”等若干个小组。其次,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就扇形统计图的定义、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等内容进行探究与讨论。再次,在火树银花组中,有的学生就“扇形统计图的定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还有的学生就“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全班学生都在“合作学习”的舞台上挥斥方遒,各抒己见,各尽其职。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元情境与数学教学交融,现实生活与数学教学交织,思维导图与数学教学辉映,让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创新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汪顺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
[2]陶瑞.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
[3]宋立春.传统剪纸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
[4]杨群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