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探究
2019-12-03伞秋凤
伞秋凤
[摘要]随着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现有的教学结构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与挑战。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除了要针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论性的讲解外,要善于从多个层面出发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保证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核心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习惯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学习与探究能力、思维品质以及人文素养等多个层面。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探究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加强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创新教学模式手段,加强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1.采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中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先学后教”这样的学习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以学习《愚公移山》一课为例,教师在展开本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进行有关本节课阅读内容的预习,在预习中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自主探究与能力训练,保证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根据本节课阅读内容设置的预习问题可以是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探究,对阅读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从中提炼出教师所布置的教学问题。教师根据本篇阅读文章设置的预习探究问题可以是:“愚公为什么移山?”“愚公移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进行移山的?”教师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预习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究,有效认知阅读内容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并且理解每个部分所描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体现的重要精神,学生通过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获得较为高效的学习体验。之后,学生通过在课下总结这些阅读中的相关重点内容,提升在阅读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获得对阅读内容以及相关主旨思想的深层次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时,要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提炼阅读内容中的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讲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根据这种要求,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多媒体直观且形象的教学特性有效提炼阅读内容中的人文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引进思维导图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中的一种,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高效展开阅读学习有一定的促进性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对复杂阅读内容的逻辑性思考、自主探究以及总结能力,培养学生多层次的阅读习惯,保证阅读学习的效果。如学习《一夜的工作》一课,由于本篇阅读文章的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到一些陌生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对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有效提炼其中所蕴含的主旨思想与人物精神。以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重点培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注重学生阅读方式方法,综合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教师除了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手段、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来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外,还可以从学生的阅读方式与方法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高效阅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具有积极意义的精读阅读模式,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探究与思考,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以及主旨思想体现,从书籍中获得对自身具有积极意义的关键性信息,促进自身综合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1.培养精读习惯
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通过书籍获取对自身有利的信息,并且根据书籍所展现的重要思想提升内心的文化涵养。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学来讲,教师不应当只注重于阅读“量”的拓宽,还应当培养学生精读的好习惯,让学生深挖一本书的重要内容以及所体现的情感思想,吃透一本书才能够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所谓精读,就是要对某一篇阅读文章进行反复阅读,加以深刻体会分析。教师在为学生选定要精读的阅读文本时,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性或有教育意义的短篇文章或书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反复的阅读,并对其中的主要内容与事项展开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教师在培养学生精读习惯时,要让学生对书籍或文章展开循序渐进的阅读探究,尽量多读几遍加深理解。学生在第一次阅读时很容易分散精力,过度沉迷于文章或书籍中的故事情节,导致思想的偏差,忽视其中所体现的重要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精读时尽量多重复,第一遍熟悉故事或者文章的发展情节,第二遍掌握文章重要内容与思想,第三遍对于文章或书籍产生新的见解与观点,注意到一些被忽视的细节。
2.相关书籍选择
通过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加强对核心素养能力的训练,可以从精读文章或书籍入手展开有效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项能力是人文素养,这项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其中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及蕴含的主旨情感。这样的能力培养目标与精读的阅读模式相符合,通过精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提升个人人文素养。如教师根据学生的精读要求向学生引荐文章或者书籍时,要注重学生对于书籍文章知识背景的深入了解,每本书的书名是如何定义的、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个人影响、这本书或者其中故事所体现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学会结合多方面的文化背景资料展开对书籍的深入探究,使学生加强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认知与领悟,综合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水平。教师在为学生引进精读书籍时,可以选择一些名著或者传记,在精读的过程中适当停下脚步,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的资料查询了解他人对于本书的书评以及看法,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本书所蕴含的重要思想及内容,突破自身的学识视野限制,以更加直觀、清楚且全面的方式理解每篇文章。
三、创设多种阅读活动,促进阅读水平提升
在前期为学生变革了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并且提供了多种课内外阅读材料之后,教师或者学校就应当开展多种阅读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加强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小学整体的阅读水平。阅读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不同阅读技巧与能力提升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形式。
如举办“诗歌朗读大赛”“名著诵读大赛”活动,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融感情于阅读之中,提升阅读水平。开展“课文知识竞赛”“史料知识抢答竞赛”,可以有效对学生课内的阅读质量进行检测,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所延伸的知识背景进行竞赛,学生将更有动力地去进行课内阅读的延伸,拓宽课外阅读知识层面,更好地完成比赛。有效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形式还有很多,学校或班级通过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拓宽阅读知识面,提升阅读技巧,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极大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中,教师要针对核心素养能力的基本内容展开充分的分析,将其有效渗透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保证个人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廖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快乐阅读,2016,(18).
[2]刘兴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05).
3]邹丽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Z2) .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