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物理康复疗法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效果

2019-12-03董雷雷

智慧健康 2019年30期
关键词:腰腿痛实验组疼痛

董雷雷

(南京市秦淮区中医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6)

0 引言

颈肩腰腿痛可以被看作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或症候群,也是临床治疗领域的常见疾病[1]。颈肩腰腿痛是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种疾病可以表现出起病隐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较轻的患者的疼痛症状会在短时期内自行缓解,如患者对此种疾病缺乏重视,他们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在临床治疗领域,软组织急性损伤、软组织慢性劳损及风湿等因素可以被看作是颈肩腰腿痛的致病因素[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 年11 月至2018 年11 月收治的200 名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58 例,女42 例,年龄在36-75岁,平均(64.2±3.5)岁,患者病程在1-7 年,平均(3.2±0.4)年。对照组男59 例,女41 例,年龄在35-75 岁,平均(64.1±3.4)岁,患者病程在1-8 年,平均(3.3±0.6)年。经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以中频电疗为主的物理康复治疗方案。中频电疗治疗仪的工作频率控制在1000-100000 Hz 范围内,康复治疗的持续时间为20 min,治疗频率为每日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频电疗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康复疗法。中频电疗的实施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应用于中药敷贴的药物为羌活45 g、独活45 g、草乌45 g、穿草40 g、寻骨风35 g、伸筋草70 g、透骨草70 g、海风藤35 g、乳香35 g 与没药35 g。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治疗满意度及治疗前后的疼痛VAS 评分、Barthel 评分。

1.4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标准为患者精简要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标准为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标准为患者疼痛症状加重或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0.0 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s),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计量资料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内差异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n,%)

2.2 实验室指标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实验室指标以C 反应蛋白(CPR)、白蛋白(ALB)、钙(Ca)及磷(P)为主。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疼痛VAS 评分与Barthel 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VAS 评分差异与Barthel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VAS 评分与Barthel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变化,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的疼痛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 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s)

2.4 治疗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n,%)

3 讨论

颈肩腰腿痛可以被看作是在多种疾病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症状。患者的疼痛类型以牵扯痛、放射痛与局部疼痛为主。一般情况下,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遵循解痉、制动与止痛的原则[3]。在颈肩腰腿痛治疗领域,中医治疗与中频电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肯定。有研究者在对中频电疗法、中医治疗方法及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后,认为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4-6]。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综上所述,以中医治疗联合中频电疗为主的物理康复疗法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此种治疗方式可以在改善患者身体状况的同时,促进颈肩腰腿痛治疗满意度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腰腿痛实验组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疼痛不简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治疗腰腿痛验方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IFABP、LFABP检测技术在小儿肠缺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