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相关蛋白在肝泡型包虫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12-03赵明恩阳丹才让樊海宁王海久
苏 伟,赵明恩,阳丹才让,樊海宁,王海久☆
(1.青海红十字医院肝胆外科;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自噬是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是指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和亚细胞成分在溶酶体内降解的复杂过程。目前,肝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是否有自噬的参与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在组织样本中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ammalian rapamycin,mTOR)、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及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bcl-2 homeodomain protein,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自噬与AE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确诊为AE患者21例,平均年龄33.5±13.0岁,男性12人,女性9人。取研究对象正常肝组织及病灶边缘组织标本。病灶边缘组织取材是指距离病灶边缘2 cm以内的组织;正常肝组织取材来自距离病灶边缘3 cm以外的肝脏组织标本[1]。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issue FAXS PLUS全景组织细胞定量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量化分析。采用配对数据t检验分别分析HAE病灶边缘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LC3、mTOR、Beclin-1表达强度值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系统分别分析HAE病灶边缘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组LC3、mTOR、Beclin-1表达强度值之间的相关性。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
HE染色结果如图1所示。图1A可见AE病灶边缘带区域(黑色箭头所示);病灶纤维结缔组织及坏死区(白色细箭头所示);图1B为正常肝组织HE染色结果。
A:AE边缘带HE染色图(×100);B:正常肝细胞HE染色图(×100)
图1AE病灶边缘组织及正常肝组织HE染色图
Figure1The AE lesion edge tissue and normal liver by HE staining DMAC
2.2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2.2.1 LC3、Beclin-l、mTOR蛋白在AE病灶边缘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
用Tissue FAXS PLUS全景组织细胞定量系统定量LC3、Beclin-l、mTOR蛋白表达强度值:AE病灶边缘肝细胞组织中LC3蛋白的表达平均强度值为26.21±12.65,正常肝组织为12.65±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E病灶边缘肝细胞组织中Beclin-1蛋白表达平均强度为22.50±14.07,正常肝组织为13.48±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AE病灶边缘肝细胞组织中mTOR蛋白的表达平均强度为13.93±10.54,正常肝组织为41.28±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图2、表1)。
2.2.2 AE病灶边缘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LC3、Beclin-l、mTOR蛋白表达强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AE病灶边缘肝组织中LC3蛋白表达强度值与mTOR蛋白表达强度值呈负相关(r=-0.471,P=0.031);Beclin-1蛋白表达强度值与LC3、mTOR蛋白表达强度值无相关性(见表2)。正常肝组织的LC3、Beclin-1、mTOR蛋白表达强度值之间均无相关性。
A:AE病灶边缘肝组织免疫组化LC3高表达图(×200);B:正常肝细胞免疫组化LC3高表达图(×200);C:AE病灶边缘肝组织免疫组化Beclin1高表达图;D:正常肝细胞免疫组化Beclin-1低表达图(×200);E:AE病灶边缘肝组织免疫组化mTOR低表达图(×200);F:正常肝组织mTOR高表达图(×200)
图2LC3、Beclin-l、mTOR蛋白在AE病灶边缘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图
Figure2Expression of LC3,Beclin-1,and mTOR proteins in AE lesion edge tissue and normal liver tissue
Table 1 Expression of LC3,Beclin-1 and mTOR in the edge of AE lesions and normal liver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AE病灶边缘组织LC3、Beclin-1、mTOR表达相关性结果
Table 2 Correlation among LC3,Beclin-1,and mTOR expression in the edge of AE lesions tissues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自噬即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物质的降解过程,使一些损伤或错配的蛋白、衰老的细胞器在溶酶体内降解进而维持细胞稳态或基因组的完整性[2]。研究表明,自噬与多种良恶性疾病相关[3-8]。在急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肝癌等疾病都可观察到自噬的异常[9]。泡型包虫病进展过程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在这种刺激作用 下是否会导致自噬?本研究结果显示,自噬相关蛋白在AE边缘组织较正常肝组织表达升高,提示自噬可能参与AE的发病过程。
自噬过程是由多种重要的蛋白通过不同的分子途径进行调控。其中自噬相关蛋白LC3在泛素样蛋白加工修饰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LC3修饰过程对自噬泡的形成必不可少,稳定存在于形成的自噬体内膜和外膜上,LC3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自噬标志性基因之一[10,11]。此次我们通过免疫组化试验提示,LC3蛋白在正常肝组织及AE病灶边缘肝组织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AE病灶边缘肝组织LC3蛋白表达增强,提示AE病灶边缘肝细胞自噬增多,并且我们通过分析LC3表达强度值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发现:LC3表达强度值与TB成负相关,TB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TB的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因此我们推测可能AE病灶边缘肝细胞LC3的增多对肝细胞可能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一些实验中已经证实了自噬在急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中起到保护肝细胞作用[12,13]。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自噬的增多的意义。
本研究中,Beclin-1蛋白在正常肝组织及AE病灶边缘肝细胞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其在AE病灶边缘肝组织中表达增强,与LC3在HAE病灶边缘肝组织中表达增强相符合,但两者不存在相关性。有研究表明 Beclin-1与LC3并不一定存在良好的相关性[14],但不可否认Beclin-1在自噬体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病灶单发组Beclin1表达强度值显著大于病灶多发组,提示低表达的Beclin1可能与AE肝内多发浸润的机制有关。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缺失或低表达的Beclin-1提示肝癌、肾透明癌、胃癌预后不良[15],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6],这也体现了自噬形成过程调控机制的复杂性。
mTOR在自噬调节中起核心作用,是调节细胞自噬上游信号转导通路的汇合点,mTOR磷酸化抑制自噬起始分子ULK1,抑制自噬的发生,是自噬的负调控分子[17-20]。我们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mTOR蛋白在AE病灶边缘肝细胞中及正常肝细胞中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mTOR蛋白在HAE病灶边缘的肝组织中表达强度降低,并且HAE病灶边缘肝组织中LC3蛋白表达强度值与mTOR蛋白表达强度值成负相关。因此我们推测在AE病灶边缘肝组织中可能因为mTOR受到抑制,而对自噬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导致LC3蛋白表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