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闭合复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2019-12-03谢剑新魏燕洲袁敏龙袁跃群杨赞礼
谢剑新 魏燕洲 袁敏龙 袁跃群 杨赞礼
( 揭阳市慈云医院 , 广东 揭阳 522031 )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干和股骨颈交界处的骨折,此部位主要为骨松质,且是股骨承力的最大部位,在发生骨质疏松的基础上,极易因下肢突然扭转或跌倒而发生骨折[1]。以往对于股骨粗隆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极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栓等并发症,因此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2]。随着内固定材料的进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成为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常用术式。而PFNA属于改进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NF)系统,不仅有PFN生物力学特点,还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为探讨其应用价值,本研究特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PFNA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采用PFNA闭合复位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采用DHS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45-88岁,平均(65.0±7.5岁);骨折Evans-Jensen分型[3]:ⅡA型20例,ⅡB型14例,Ⅲ型10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44-89岁,平均(66.3±8.0)岁;骨折Evans-Jensen分:ⅡA型19例,ⅡB型13例,Ⅲ型8例。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标准:均为单侧骨折;具有手术治疗指征且术前对于手术方式、潜在风险等均知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者;相关资料不全及未完成回访者。
2 方法:观察组采用PNFA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仰卧位平躺于骨科手术牵引床,患髋抬高10°-15°,牵引下肢内收伸直位,健肢尽量外展,屈膝屈髋,固定上半身。C型臂透视下调整牵引床牵引力,确认闭合复位良好。以大骨粗隆处顶端做5-7cm切口,并在大骨粗隆顶端前1/3和后2/3稍偏前位置进针,经C型臂透视下确定位于大转子定点稍外侧,插入骨髓腔,C型臂透视确定导针位于髓腔内,穿出髓腔后以空心钻扩髓,将主钉沿导针方向插入,之后拔出导针,确认并调整主钉深度。经C型臂确认螺纹导针位置准确,测量所需拉力螺钉长度,使用拉力螺钉打入器将拉力螺钉打入,在远端瞄准器下完成远端动态螺钉锁定,C型臂透视确认骨折内固定满意后冲洗并关闭切口。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于患侧股骨大粗隆外侧做一长约10-15cm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分离骨外侧肌,暴露股骨大粗隆、股骨近端及股骨颈,于大骨粗隆下2-3cm处钻孔,置入导引角度定位器,放置大小合适的导针,并进行扩孔、攻丝,之后导入滑动加压螺钉,安装套筒板后使其紧贴股骨外侧骨皮质,旋紧皮质骨螺旋钉并固定,拧入尾钉,冲洗切口并逐层缝合。
3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及骨折愈合时间。(2)比较2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在末次随访时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2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满分100分,≥90分为优,≥80分且<90分为良,≥70分且<80分为可,<70分为差,对比2组的优良率。(3)对比2组的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及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5.2 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2。
表2 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5.3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15.00%,2组数据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增加,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提高[3]。保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恢复期较长,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且骨折后受肌肉的牵拉容易发生畸形愈合或髋内翻,不利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对于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以缩短骨折后的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以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提示在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PFNA闭合复位与DHS比较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应用PFNA闭合复位可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少。DHS与PFNA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2种固定方式,DHS是以滑动加压螺钉对股骨头颈部进行固定,并在尾部使用方形钢板固定骨折远端,该固定方式对于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但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创伤严重,且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固定效果并不满意,术后的并发症风险较高[4]。PFNA是在PFN基础上改进的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PFNA用单根拉力螺旋钉通过主钉固定股骨头,拉力螺旋钉的螺旋刀片为近十字设计,以螺旋刀片锁定技术取代了PFN中的2枚螺钉固定,将未锁定的螺旋刀片旋转进入骨质,对骨质达到更好的镇压作用,即使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也可获得良好的固定作用[5]。PFNA的主钉为空心,仅需小的切口将导针插入髓钉即可进行后续操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另外PFNA仅需螺旋刀1个部件即可获得抗旋转和稳定的支撑,可避免发生内固定松动。因此与DHS比较,PFNA闭合复位更利于术后骨折的愈合,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少[6]。
综上所述,应用PFNA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