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鼻骨骨折预后复位的影响

2019-12-03刘彩凤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外伤性病房通气

刘彩凤

( 大庆油田总医院 ,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

外伤性鼻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鼻科疾病,发生外伤后,患者的鼻骨容易遭受骨折损坏,就其发病原因,多为直接性的碰撞、碰击等暴力行为所致。针对外伤性鼻骨骨折的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通过鼻内镜对患者鼻骨进行检查和诊疗,对于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的预后来讲,必要的护理干预不能少[1]。对此,笔者采用分组研究的办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门诊耳鼻喉科收治的36例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36例临床患者资料,对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证实了护理干预对。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笔者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门诊耳鼻喉科收治的36例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在取得所有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研究病例资料[2]。在患者群体中,共有女20例,男性16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2.25±5.27)岁,其中包括16例单侧鼻骨骨折、12例双侧鼻骨骨折。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的对比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护理方法:(1)基础护理。鉴于患者用口呼吸容易诱发口腔感染或呼吸道疾病,因此,复位后为患者采用无菌纱条进行口鼻腔的适当填塞,保障患者的口腔与鼻腔的卫生。具体操作办法是将纱布剪成患者口部大小,将其用水浸湿放于患者口部,每片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以保持患者的唇部湿润,同时,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嘱咐患者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与休息时间。白天和夜间,要安排人员及时探查病房,为患者病房打开窗门,保持室内通风,为患者提供舒适宜居的病房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2)心理疏导。及时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流,为患者耐心讲解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的治疗注意事项和护理知识,让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提升抗病信心,对出现信心不足和不良情绪的患者,要采取有针对的心理疏导办法进行疏导,保证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护理,提升护理有效性。(3)饮食护理。考虑到外伤性鼻骨骨折对患者的身体损耗大量营养物质,因此,复位后需要鼓励患者每天摄入一定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但需要嘱咐患者戒烟戒酒,远离辛辣生硬食物,在患者饮食时,需要格外注意保护患者的鼻部,避免饮食时再次发生激烈的碰撞或者压迫。(4)舒适环境。对于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而言,预后复位有效性取决于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因此,为患者提供安静而舒适的病房环境尤为重要。加大夜间对患者病房的巡视,安排专职的值班人员进行巡查,避免患者夜间起床发生跌到等事故。(5)健康教育。由于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在预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生理及精神状态,为他们提供健全的健康教育,能提升他们的抗病意识,还能树立恢复信心。对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提供有组织和安排的健康讲座,面对面回答患者的疑问,对于避免患者病情恶化有着重要意义。(6)并发症护理。为了避免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预后复位产生并发症,①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换患者鼻孔内的无菌干棉球,避免患者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发生粘连,导致鼻口被堵塞而发生感染;②帮助患者采用15°-30°的半卧姿势,将患者的头偏向漏侧,以避免患者的颅内感染;③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带来的颅内血压升高;④要严密检测患者每天的体温,若超过38℃且久久不下降,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确保患者无颅内感染。

3 疗效判定方法及标准:对护理前后患者的鼻骨凹陷、通气量好、驼鼻效果进行评估,并保持各项指标评分的记录。

4 统计学办法: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单位用(n,%)表示,采用检验办法为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护理后,患者鼻部通气量好为88.89%、鼻骨凹陷为5.56%、驼鼻为 5.56%, 均优于护理前的 61.11%、22.22%、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2组临床效果比较(n,%)

讨 论

外伤性鼻骨骨折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鼻科疾病,常因为作用于鼻部的暴力行为而导致的鼻骨损伤及鼻软组织损伤症状。而对于外伤性鼻骨骨折的预后复位来讲,不仅需要悉心的心理疏导,还需要保证患者有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营养丰富的饮食搭配也必不可少。对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实施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抗病信心,健全患者对外伤性鼻骨骨折疾病的认识,提升配合积极性,进而早日恢复健康。

近年来,经过医学研究发现,在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患者中,采用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等护理干预办法,可帮助患者提前1周出院时间,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评价。为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患者提供必要的基础护理、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等,能调整患者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中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巩固患者术后复位疗效,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

针对外伤性鼻骨骨折患者,采用通气量好、驼鼻、鼻骨凹陷指标评判其预后复位康复状况有着显著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了通气量好、驼鼻、鼻骨凹陷指标来评判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得出具有科学性的参考结论,即对鼻内镜下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的患者进行周密的护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研究中,护理后,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的患者通气量好、驼鼻、鼻骨凹陷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发现患者群体中通气量好的人数明显增加,同时,发生驼鼻、鼻骨凹陷的患者数量显著减少。表明了对外伤性鼻骨骨折复位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通气量、驼鼻、鼻骨凹陷等症状,促使病情尽快好转,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外伤性病房通气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