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快速康复指导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实践与评估

2019-12-03刘燕媚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护康复疼痛

刘燕媚

(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骨三科 , 广东 惠州 516001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引起的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在临床中,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在骨科术后康复中,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需加强护理工作的展开。在手术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效果得到了证实,可有效减少手术应激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而言,主要就是实现医护双方的协作分工。而怎样促进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医护一体化的结合,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现对2017年3月-2018年5月来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分析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指导的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来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中,女23例,男37例;年龄22-58岁,平均为(42.15±6.78)岁;骨折类型:上肢20例,下肢32例,复合8例。观察组中,女25例,男35例;年龄21-58岁,平均为(41.57±6.69)岁;骨折类型:上肢19例,下肢31例,复合1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术后病情观察、康复锻炼、并发症处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指导,内容如下:(1)组建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在骨科主任医师带领下组建医护一体化小组,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及流程等,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了解及掌握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保证护理工作全面落实。(2)基础护理。指导患者早期进食饮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快机体功能康复,并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8小时指导患者床上被动运动,术后1-2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加快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并预防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强化患者疼痛护理、切口护理,缓解患者术后疼痛,预防切口感染,同时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取恰当体位,预防压疮。(3)康复锻炼指导。术后根据患者的康复状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并详细说明有关健康知识,以此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促使患者早日康复。(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定期展开随访工作。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注意劳逸结合,不可从事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运动,以此减少骨折预后不良、关节脱位等情况的发生。此外,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若出现异常情况,应马上到院就诊。

3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2组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1)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在0-10分之间,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3]。(2)并发症指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衰竭、下肢静脉血栓。(3)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2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对比,b:P<0.05。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衰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5.3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讨 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导致四肢骨折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4]。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方法,以往实施常规护理,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致使患者预后不佳。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可以共同解决患者问题,提高临床效果,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荐[5]。同时,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中,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仅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也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实施效果显著。本研究显示,2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通过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与相关文献报道[6]十分接近。同时,本研究提示,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衰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更加全面、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与相关文献报道[6]非常相似。此外,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中,通过对护理工作的定期分析,可及时发现护理问题,进而予以改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同时,通过专业培训的展开,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以此增进医护关系,进一步减少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患者配合积极性,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7]。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与推荐价值。

猜你喜欢

医护康复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疼痛不简单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