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9-12-02赵胤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灵活运用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改最关键的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我们必须从轻“情感熏陶”转变到注重“知”“晴”统一,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变“竞争”为合作,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从“封闭”走向开放,强化语文同各科教学、生活的联系。要建立这种新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改变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象,让它不再唯命是从于高考指挥棒。因为旧有的理念缺乏对学生能力、兴趣、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知识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探索语文素质教育,就必须勇于打破“一切服从应试”的一统天下,突破旧的教育教学体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扩展阅读;灵活运用

一、 让多媒体应用于课堂语文教学

把多媒体应用于课堂语文教学,利用音乐、视频、阔片、图表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空间得以史无前例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宽,真正地实现了孔老夫子所倡导的理想的教育境界,可以说多媒体为成功的课堂语文教学加上了一个很重的砝码。讲好语文课,一靠扎实的专业功底,更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研究。学习每一个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每一门自己不了解的知识,思考每一节课的讲课技巧,研究与学生的思维、兴趣对接的途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摒弃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让语文课在轻松、自然、欢快、愉悦中进行,让知识像小溪一样流入学生的眼耳鼻舌身,思维得以武装,审美情趣得以提高。

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我们的利器,有了多媒体教學,我在讲《过秦论》《六围论》的时候,播放纪录片《帝都咸阳》的片段,可以使学生立刻感知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奇迹。原本用黑板粉笔无法完美表现的“战国七雄”示意图,秦国吞并六国的动态示意图,秦人厉兵秣马,前仆后继,革新变法的奋斗过程,借助有声、光、乐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在悲壮、豪迈,反思历史的气氛中进行,古汉语教学不再枯燥无味了。不仅是课文教学,在讲口语表达的时候,找来白岩松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学生不仅是兴趣快然,更主要的是学到了白岩松言简意赅、声情并茂的演讲风格。通过多媒体,我们让孔子、苏轼、曹操等历史人物鲜活的立在了课堂上,我们还可“上天入地”,展示课文为我们表现的大千世界。

二、 以扩展阅读突破僵化的语文教材

扩展语文阅读分两条线进行:一是假期课外阅读,一是日常课外阅读。结合教材《名著导读》,都给学生留了比较丰富的课外阅读作业,共有中外名著6部、《古文观止》10篇、唐诗宋词鉴赏文章12篇。其中文学名著只要求泛读,不做检测:古文和诗词鉴赏则要求精读,并做考查。日常课外阅读,我选择了《中学生阅读》为教材。教读篇大概有三类:《中华名句》,要求语文课前常常背诵:《论语》简易本阅读,学生独立完成,我给予点拨;语体文阅读有《高中生》《学生、社会、家庭》杂志。这些语体文作为语文能力训练的材料,选作补充教材,先练后讲。选读名著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针砭利弊或领导标新的时文佳作,又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引入了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三、 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电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对话式”教学是在平等、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因为高中实行课改小久,学生对讨论这一课堂模式还不是很习惯,不少学生来自不同乡镇各所中学,有的学生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语句不连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交流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学生对话时对问题的回答,对某种观点的见解,固然有独特透彻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成熟的,如不全面、尚未完全正确或者只停留在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启发学生继续对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地加以改进。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受到启发,增长见识,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交流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自我,成长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学生。

总之,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天地、新的发展。只要我们用心体会,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精益求精,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柳暗花明。

作者简介:

赵胤,四川省广元市,四川省旺苍东城中学。

猜你喜欢

灵活运用课堂教学
灵活运用向量法,快速求解空间距离问题
灵活运用导数知识,快速解答函数问题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灵活运用构造法,让解题更加高效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灵活运用转化思想 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灵活运用解题技巧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