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9-12-02吴双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摘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的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节奏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改革以后,教育教学要求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性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全面发展要求,初中语文课程也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提高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重要性的认识,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对那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关注度会高一些,而对于那些成绩较为落后、接受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教师往往会缺乏一定的关注,这样的教学现象使得成绩落后的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能展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必须进行创新改革,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同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的各项发挥。例如:我在每堂课前有个“课前三分钟演讲”,初一的时候,是让学生介绍自己开始,到介绍他人、朋友。初二的时候选择《论语》中的一些句子,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阅历写自己的感悟来。初三时让学生即兴演讲,在课堂教学实际中,这种挖掘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的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表达观点的积极性和愿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赶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于那些不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更应该进行相应的鼓励。对于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地给予赞美和正确评价,使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性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積极学习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问题,要对课本的知识怀有质疑的精,学生在提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课本知识的重新巩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能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另外,教师也应当采用课堂活动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例如,在讲名著导读课《西游记》时,讲课过程中,有一个小的环节,是一个小小辩论赛,辩题是如何评价猪八戒。反方观点是:猪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假如你是正方,针对辩词你该怎么说?于是我的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文本的需要,积极组织小故事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语言表达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生的思维是最为活跃的,他们的想法比较新颖,能够在传统拘束的学习中想出新的创意。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以及重视学生的想法和创意。比如说,在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假设以及想象:如果学生处于某个角色位置或者是处于某种境地,学生会怎么做,然后将学生的做法、想法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在《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们是课文中的捕鱼人,你们会走进桃花源吗?在桃花源中,你们最想做什么呢?”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与比较,就会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反思与深入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化课文。再比如,在《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辩论。对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观点,可以将学生分成两方,甲方赞成这样的观点,乙方不赞成这样的观点,让甲乙双方利用事实观点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情境事实更好地去深化理解知识内涵。辩论的结果不重要,重点是辩论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地去理解知识,将知识与生活联系结合起来。

三、 加强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活的反馈,所以在文章当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甚至能够了解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时代背景,但这毕竟不是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也不是学生所处的时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文章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与经历有了连接,才能够让学生在脑中产生画面,真实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父母的心》这堂课中,教师便可以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营造出具体的情景。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先讲述一段自己与父母间的故事,之后提问学生,你觉得你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呢?平时都是什么样的性格?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叙述一段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经历。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灵活的运用语言,来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判断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不仅要看他掌握语言词汇量的多少,学习了多少语法知识,最重要的是要看他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能否灵活的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来与人进行沟通、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应当对语言的表达实践强加重视。例如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会鼓励学生大胆与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并且积极组织一些课外积极表达类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加深了学生对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教师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也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写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语言元素的组合过程,一个写作能力较强的人,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作者简介:

吴双,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