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际交流视角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整合
2019-12-02陈跃
摘要: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为促进城乡教育,缩短城乡教育差距,开展校际交流是最佳途径。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是指为各学校提供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相互学习,既让上课教师从中得到磨炼,又使听课教师从中受益,从而实现双惠双赢。本文首先阐述加强校际交流,整合教育资源的必要性,最后提出策略。
关键词:校际交流;整合资源;城乡教育
教育事业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各地区学校在课堂中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并且坚持“以生为本”开展教育工作。此外,校际交流的出现,不仅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培养学生发展。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为实现教师相互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本文对“立足校际交流视角,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整合”进行探究。
一、 加强校际交流、整合资源的必要性
(一) 校际交流政策
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科学配置教师资源,大力鼓励号召大、中城市教师到教育薄弱地区任教或者兼职。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十五”建设计划》中,提出城乡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坚持开放和竞争的原则,并将建设教师“转让交流制度”作为政策措施的重要部分。
(二)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始终贯彻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在长期教育中,实现沟通互动,并不断优化和万三知识结构,这样可以确保在动态学习中,提高专业能力。当前,我国仍存在教师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并且不能有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分析得知,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教师共同交流为实现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城乡交流交流互动,转变了工作和教学环境,并且缓解了教师在心理方面的疲惫,获取有利的外部力量。在校际交流中,有利于提高城乡教师整体素养,增加教育工作的艺术性与科学性。
二、 立足校际交流视角,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整合策略
(一) 建立教师交流制度
交流制度是促进城乡教育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城乡教育水平具有差异性,因此导致义务教育形成“二元”“非均衡”状态。早期实施“对口支教”“送课下乡”,现在实行“定期交流”“转任交流”,尽管都具备实施性但是却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保障。因此,要保证教师交流具有长期性和发展性特点,首先应该建立交流政策。另外部分硬性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流动制度”的建立,例如工资制度和教师编制,这两个部分的机制都不够成熟,因此要突破硬性交流制度,积极探求多样化和柔性教育,坚持因地制宜和以县统筹的原则,结合教师现状进行考量,这样才可以从法理和情理上促进城乡教师沟通交流。
(二) 建立城乡师资共同体
当前,我国城乡教育水平具有差异,因此实现校际交流,整合教育资源是尤为重要的。为实现城乡教育共同发展,教育学者提出“合作共同体”,其主要指由行政部分进行推动,学校和行政部门签订“责任书”,学校是由行政部分我督导,开展校际合作。主要形式为城郊学校和农村学校联合,本着“以强带弱”的思路,向薄弱地区输送师资和办学理念。而教学模式主要以沙盘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微课为主,教学设备有电子白板、多媒体、计算机。现阶段,我国主要在地方分责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下对人事制度进行重新改革,将所在区域内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其中教师分配权主要归属县城教育部门,统一整合教师资源,使优秀教师流动在城乡学校区间。
(三) 强调教师服务理念
一门专业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专业人员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同时,其首要任务是服务大众。教师具备的专业性除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具备奉献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品质道德。从“校际交流”的主动性分析,首先应该转变教师观念,从“由我交流”转变为“我要交流”,让教师意识到自身的使命感。由于部分教师将教师流动看作“支教大轮岗”,认为这项工作只与优秀教师和名师有关联,而这些错误观点,导致在实施“教师流动政策”时出现巨大偏差。因此桌子开展校际交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时要转变教师理念。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加强校际交流,整合资源的必要性,探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整合策略,其中从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建立城乡师资共同体、强调教师服务理念三个方向进行探究,对促进校际交流、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锣.达州市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266-268.
[2]虎技能.我国城乡教师交流的演变、瓶颈及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8-112.
[3]吴林梅,李建辉.论城乡教师校际交流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专业化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7(11):81-84.
作者簡介:
陈跃,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沿河县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