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9-12-02雷林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美术教学活动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可以让美术课程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具有综合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兴趣;教学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很多的学校都在使用不同的改革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加入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素养。美术作为一门可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它的教学改革也在积极地推进着,其中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兴趣教学的方法。兴趣教学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观念,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更好的观察和探索。下面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 开展兴趣教学的必要性
(一) 构建完整的教学理论
美术教学是初中时期的学习中必须要接受的一门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往往不注重这门学科,这样不仅仅降低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也把它彻底的看成一门副科,再加上教学的方式相对的枯燥,教师只是讲解一些绘方法和技巧,没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长时间下去,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就会十分的缺乏,兴趣教学作为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教学的开展,可以完善相应的教学理论,深化相应的教学改革体制。
(二) 促进师生的交流
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好的引导学生,突出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过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课堂上面的主体,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者。在美术兴趣的教学活动中,要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更好的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索。教师只有和学生不断地进行交流,学生才可以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兴趣,提出自己的需求,从而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
(三)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可以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使用美术兴趣的教学方法,不仅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掌握绘画的基本功,提升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师通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就可以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把兴趣教学落实下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 兴趣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 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进行素材的感受
美术是一种艺术的形式,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需要作者具备很好的绘画技术,也需要作者具备高超的领悟能力。从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里面我们都可以知道,这并不是靠作者临摹过来的,而是作者通过对自己生活的观察,深切的进行相应的体会,对周围的事情产生了一些感悟之后,获得了相应的灵感,从而提笔做出来的。
一些学生因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了解了齐白石画虾的故事,在初中的美术教材里面也把这部分的内容当成重要的课程,这对学生体验自己的生活,感受艺术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虾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动物,不过却没有多少人可以把它刻画得很传神,表现得很真实。而齐老画出来的虾,看起来弯,曲和弹腹部都非常的有力量,虾的小腿也是简练到只剩下五条,头部使用浓淡墨相生的方法,让它的头胸部占有很大的比重,具有很强的透明性。虾的眼睛也使用了浓墨,表现得很突出,看起来十分的真实。齐白石画的虾不仅仅突出了虾本来的特点,也体现出了虾的美,已经达到了神似的境界。
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虾之所以这么生动,好像真实存在的一样,都因为他在生活中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虾的一些结构比较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不拘泥于现的情况,而是把的一些特征进行凝练,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相应的表示,做到不仅仅取材于生活,也可以高于生活,從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初中生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认识到齐白石先生的坚持喝执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素材。教师需要更好地去心烦学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艺术是来自生活,不过又是高于实际的生活情境的。
(二) 品鉴经典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能力
虽然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都不是通过描摹得到的,不过对于初中生这种,刚刚进行美术学习的人来说,去欣赏和品鉴一些优秀经典的作品,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领悟美术作品的意境,从而获得相应的启发,提高自己的水平。教师在选择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时候,美术教学不应该局限于一些美术教材上面的图片,因为很多的美术作品都是经过缩小的处理的,一些细节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让作品的真正的内涵无法表达,对欣赏者的理解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一些比较立体的作品,像服装锅贴帽子上面的刺绣或者绘画工艺品变成了平面的图形,就会阻碍学生感受它的层次性和质地感受,那么带给学生的震撼感也会降低。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的创造相关的条件,使用多媒体播放器,电视等工具给学生进行展示,甚至可以带着学生来艺术馆进行参观,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仅可以体现画家的绘画技术,也可以体现相应的时代,是画家思想和人格的体现。作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展示形式,美术可以带给人们很多的感受。人们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视觉等对美术作品进行相应的感受,分析和判断,不仅仅可以获得审美的享受,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精神力量,净化自己的心灵。
例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它就描绘了北宋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特点,里面的每个人物都非常的生动,好像真实的存在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如果教师想要学生欣赏原图是比较的困难的,不过却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大的图片,然后再逐渐地进行细化,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获得震撼的感受,学生的兴趣也会被激发,从而向作者进行学习,细的进行观察,描绘出爱真的人物,从而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和自信。
(三) 构建相应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
初中生还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会更喜欢一些互动性强的活动,所以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面进行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讲解“科学幻想”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神舟号上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趁热打铁,让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构建出更多的科学幻想。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相关理论和实际例子就可以知道,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初中的美术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想要提高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就需要增强学生的审美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关键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也要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从而顺应改革的相应要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享自己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万双华.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8(25).
[2]杜斌文.初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初等教育,2018(2).
[3]唐甜.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初等教育,2013(7).
[4]马国杰.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初等教育,2018(6).
作者简介:
雷林炎,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道县小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