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2019-12-02操礼志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很多教育专家、教学理论探究者提出了各种指导课堂改革实践的理论知识,其中就包括“三教”教学理论。基于此,本文以“三教”教学理论为例,探究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三教”教法;初中课堂;数学教学实践
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言堂”“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初中。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三教”教学理论为例,希望为教师同仁們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 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水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促使学生能在普通的问题中产生不普通的想法,产生创新思维。
如,学习《三角形的内切圆》一课内容时,笔者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小明的爸爸是一名木匠,一天小明的爸爸在家中找到一块三角形木板,准备在这块木板上裁下一个圆形,于是爸爸问小明怎样切割木板才能不浪费木板?这个问题涉及到三角形内切圆问题,是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对同学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同学们都陷入沉思中,教室里一片寂静。见此情景,笔者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了圆在三角形中位置,如下图所示:
学生们经过观察后发现第四种情况里圆的面积最大。紧接着,笔者又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这个最大的圆?这一次,学生们又陷入了沉思,虽然有几位学生尝试着说出结论,但是结果都错误了。见此情景,笔者亲自示画出了三角形内切圆,并为学生们讲解了三角形的内心、外形等概念,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除此之外,笔者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如何利用本课新学到的知识点解答课后习题,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顺利地完成此次教学活动。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了教学效率,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不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潜力得到开发,体验到了思索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创新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 开展小组合作,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小组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们共同练习、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团结精神,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学习《圆的基本性质》这课一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们自学教材内容。于是,学生们分为小组,开展合作,探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们首先画出了多个圆心图。其次,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在平面内任取一点P,观察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然后把点与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进行比较,绘制成一个表格。最后,学生们把已经完成的测量数据们绘制成一个表格,在相应的位置填上了相应的数值。同学们经过观察、对比发现:
点P在圆内——d 点P在圆上——d=r 点P在圆外——d>r 证明了自己的猜想。笔者发现,经过这次小组合作教学,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活动,积极探索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在与学生们的合作中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最终解决了相关的问题,提升了数学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营造一种轻松、热闹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到知识、交流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肯定。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期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成绩。 三、 鼓励学生表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弱,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总是需要借助直观事物。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掌握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生表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如,学习《正多边形与圆》这一课内容时,学生们对正多边形和圆中心正多边形半径、中心角、边心距、边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于是,笔者提问学生: 什么是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如何计算? 什么是正多边形?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正多边形的中心、中心角、边心距、半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 笔者提出这一系列问题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思索,认真观察,提升各种能力。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的,笔者在黑板上展示了多道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多边形知识解决圆的问题,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最终提高数学素养。十分钟后,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了正确的答案,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愿意配合教师教学进度,愿意表达,最终获得了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关注学生成长,运用“三教”教学方法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明玉.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实践[J].学周刊,2016(31). [2]李鑫.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及其实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作者简介: 操礼志,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红星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