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识记汉字 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2019-12-02许浦南
摘 要:汉字形体虽历经千年演变,不过仍然富有理据,我们依然可以从中“以形索义”。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掌握生字字义外,还要在实际认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基本字形和其中的引申意义,从而达到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目的。但部分语文教师的由于汉字学内功不足,诗文字词教学中运用字理知识来教学,导致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与体味古诗词语言的精致、真味与魅力。
关键词:科学识记;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
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悠远。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往往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时刻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不过,由于古诗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着较大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大。加之个别语文教师习惯于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常常是课上学生字读一遍,然后理解诗意后再读一遍,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拍案叫绝的讲解,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却很难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更别说与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了解诗歌中的内在含义,进而达到以识字教学促古诗词教学之呢?
一、 理解字形、字义、字音,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准确性
从识字教学的角度来说,汉字的本义与最初的构字字形密切相关。也是学生识记汉字字形和学习汉字引申义、假借义等诸多义项的基础。在古诗词教学中,掌握了汉字的本义,不仅能极大地提高他们识记字形的效率,并且能使小学生方便而准确地理解古诗词。例如教学《鹅》一文中的“项”字时,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念“xiànɡ”,并反复强调该字结构是由左边“工”和右边的“页”组成。这种纯粹把汉字当作毫无意义、死记硬背的符号,学生们当然也就不知甚解,更谈不上对该诗用“项”的妙处的理解与领悟。汉字学原理中的“项”里头的“页”字,本义是头,作意符表示合体字与“头”义有关,所以“项”与“脖子”义有关,本义是脖子背面。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所以诗中用这个“项”字来形容鹅鸣叫的形态,是何等传神贴切。显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诗词中关键字的主要字形构架,明确不同古诗词中的汉字字词组成结构,能够找出古诗文和诗歌中所存在的重点字词,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基础。
此外,古诗词中对律诗格律的要求极为严格,每篇的押韵位置固定,诗中不同字的平仄声调是固定的,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古诗词极为讲究格律,所构造出的画面无一不是有声的画卷,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古诗词中所含有的特殊韵致。古诗词中的格律十分深奥、难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了,需要向学生们传授系统化的格律知识,以此来作为主要的教学指导当时,帮助学生在进行古诗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品味出古诗词所具有的独特韵律。首先,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来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押韵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式。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教师在教学开展时需要让学生明确第一、二句押韵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投入,同时,通过正确的教学指导让学生掌握古诗词朗诵的技巧。其次,小学语文古诗词总体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表现为言简意赅,古诗词以少量的语言传递最多信息已经更为深远的情感。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呈现的意境,准确把握作者的蕴诗在古诗词中的情感,教学中应紧紧抓住其中的重点字、词,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从而为帮助学生进行深入解读、深化理解。比如: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本诗中的萧萧是指风声,挑就是捉;促织就是古代的蟋蟀;篱落就是篱笆。着重对这些重点字、词的分析是教学的关键点。一句话,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方能突破难点,进而形成理解,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二、 开展科学识字教学,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识记古诗词
教师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通过古诗词积累等方式来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应用形式来进行用词造句,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科学识字作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任务,古诗词的教学开展需要适当的融合识字教学法,学生在进行古诗词记忆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通过一次记忆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将曾经所运用过的语词的音、形、义进行了解和掌握,明确所具有的词义内涵,对相关联的信息进行储存,加深学生对词汇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语词记忆的敏感度和稳定性,做好语文知识储备,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识字教学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不同字、形、义之间的关系。以《独坐敬亭山》一课教学为例,其中相看两不厌的厌字,在古诗词的运用中具有满足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厌则是代表讨厌的意思,词义相反,小学生很容易在记忆时进行混淆,教师为了加深小学生对这一致词的含义和运用形式的把握,教师可以通过溯源分析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带领学生了解,字义的演变过程,同时,在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自行记忆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古诗词来实现。
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只能记住字的大体形状,却不明白字所代表的意义,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就需要重视古诗词中多用字的教学,先让学生认识字词,然后再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通过汉字构型原理教学方法,来提高识字教学的综合效率,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教师可以重点向学生解释“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碧”字的本义,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过程中,可以围绕故事中所具有的关键词来进行,很多古诗中都会有代表全诗主旨和内涵的一些字词,具有形象化的体现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加以充分利用。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学习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汉字学知识,秉持弘扬与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发扬科学探讨和创新精神,就一定能科學地促进小学古诗词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郝玉平.提高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J].小说月刊,2018(4):270.
[2]王书月.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9(1):40-43.
[3]肖露.古诗文教学:凡欲品文,当先识字[J].基础教育论坛,2018(27):48-49.
作者简介:
许浦南,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石榴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