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研究
2019-12-02张晶
张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到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成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就需广大小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育信息化进程两相契合,从而影响和引领小学生信息素养随之稳步提升。这种要求只有通过加强素养培养才能实现,而信息技术课是当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主要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培养 应用能力
一、前言
信息素养的定义最早是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其后,随着信息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对信息素养的界定也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权威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89年给出的定义,即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能力。其中,最基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高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它们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发展演变过来的,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全新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二、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宏观方面
1.加强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在信息社会中,尤其需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在传统社会条件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部分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自律或良好的道德表现是由于受到社会、学校舆论的压力。但是在信息时代,这种交往是隐现的。目前在网络交往中会存在一些反传统道德行为,比如:使用粗言秽语、阅读不良信息、发放病毒等,这正是由于其信息交流的隐蔽性、缺乏直接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压力所导致的。一个人即使具有很高的信息能力,但没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将无益于社会。
2.端正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
学生与教师掌握了信息技术,就必须具有积极使用的意识,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所以学生与教师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还必须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具体体现在具有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及时准确的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愿望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如通过信息技术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更高层次,能知道更多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能克服使用信息技术的恐惧心理,如由于害怕出错,对使用信息技术产生犹豫不决及感到困难的情绪能感受到使用信息技术的乐趣,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具有强烈的信息财富意识,能认识到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树立起“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信息是商品”“信息有偿”等基本的信息价值观念,学会选择和判断,放弃那些对于自己没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信息,取得最有用的信息。
3.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具有较好信息素养的人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是培养学生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学生与教师必须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理解信息技术的工作原理并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常用设备、能排除常见的故障认识多媒体和网络,并能操作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能理解简单的计算机程序。
(二)微观方面
1.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
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硬件方面的建设力度,以改善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环境。重视多媒体环境建设,如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普通课堂需配备多种常规教学媒体,尤其需保证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学生与教师有充足的机会学习与使用。同时,各种硬件技术更新较快,学校要跟得上发展,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硬件的投资对学生与教师接触和使用新设备、培养信息素养是一种支持与促进。
2.加强软件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建设
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是学生与教师学习的平台,实则由软件资源实现,教学软件资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要加强软件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包括教学、课件实例与精品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等资源的建设,另外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知识,如电子邮件的发送常识、如何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工具、如何利用资料库下载数据、利用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统计数据以及如何参加网上讨论组等。以上这些软件资源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设备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以方便教学,也使学生与教师能够访问到本校图、文、声并茂的电子文献资源,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大知识面。从而使学生与教师在优良的信息技術环境中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这样就减少了受不良信息的干扰,从而使信息平台和信息工具真正作用于提高信息素养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3.加强信息教育培训,提供良好网络环境
计算机网络依靠通讯技术的先进性、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对于学生与教师来说,依靠校园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资料查询、自主学习等对培养学生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创造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是目前校园网络建设的关键,这对学生与教师在网上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共享学习资源等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具体培训中,培训者要注意以下几方面:(l)培训中要注意与教育观念更新相结合,要将新观念体现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中,并贯穿培训的全过程;(2)在培训内容上,应注意以实践内容为主,理论教学应着重放在指导学生与教师掌握信息知识上;(3)在培训方法上,应让学生与教师多练习,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解决;(4)在培训的时间上,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长短结合。就某一方面的信息知识或某个软件的使用,可以通过短期的培训使学生与教师掌握,而学生与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则需学生与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慢慢形成;(5)在培训的方式上,应注意课内和课外的结合。课内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鼓励学生与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课外引导学生与教师自学和进行课件的制作。只有不断进行改进创新,以优质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式,吸引学生与教师在有限的脱产培训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知识和技能,达到最优的培训效果,让学生与教师们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并能很快地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应用,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惊奇改变,最终促进学生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结语
知识经济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知识爆炸与迅速更新的态势,学生与教师不可能依靠从职前教育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去适应现在与今后的工作需要,而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给自己充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而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学生与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分子,学生与教师也应该具有信息素养,这样才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信息素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宗世英.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康凯.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立垚.教育技术学师范生信息素养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5]曲兆东.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6]杨丽勤.基于Big6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7]安素平.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02):97-99.
[8]黄力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9]陈列尊,皮修平,陈卫东.提高信息素养与教育技术能力促进学生与教师教育信息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173-175.
[10]王海珍.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11]徐爽.论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2]曹兰.基于农村中学远程教育的学生与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3]郑茸.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