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运算技能教学的三个层次研究

2019-12-02孙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综合运用兴趣培养

孙粝

摘  要:运算技能的培养是小学生数学教育的一大重要模块,它是学习其他学科或其他模块知识的基础,在培养中针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解答习题中去。数学的学习目的是运算技能和逻辑思维的掌握,运用数学去解决生活工作中各种问题。本文从小学教育运算技能培养现状入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找出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兴趣培养  解题思路习惯  综合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无疑计算技能应作为基础进行培养,这项技能的提高不仅影响学生对数学习题的解答,还能融合到其他学科中多方面运用,最重要的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高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计算潜能,引导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将计算技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一、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兴趣引导数学学習应是小学生数学教育的第一步。小学的数学教育是后期学习的基础,学生知识架构尚未构建,缺乏经验,各方面潜力尚未开发,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极其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指导不当将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对知识的渴求,现阶段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下,部分教师依然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追求试卷分数,将一串串数字公式灌输给学生,这无疑是一种低效不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改革下的数学教育,教师将习题生活化,通俗化,运用课堂游戏或者多媒体教学,结合触觉,视觉,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进行运算技能的指导教学,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引导其对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运算的价值[1]。例如除法计算过程,就可以用物品分配或者配对游戏来学习,31人的班级中将15个座位围成一圈,学生在座位内外围成两圈顺时针转动,教师喊停后学生两两配对坐在座位上,游戏结束就会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座位,这也就是等式31除以2等于15余1的过程,教师结合游戏过程的数据对这个结果进行分析,也能使学生掌握奇数与偶数的概念。

二、良好的解题习惯以及解题思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育的关键,学生在初步学习找到对计算的兴趣后,就要对其解题的习惯以及思路进行指导,将学习中产生的恐惧,粗心以及无头绪等心理障碍及时清理。目前数学方面运算能力主要集中在习题的大量训练中,不管是教师对本节知识点的讲解,还是课后布置的大量习题以及试卷训练,都离不开习题,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存在差距,教学任务的紧张,教师不得不弱化对课后习题的讲解,对学生错题部分也无法面面俱到进行错题分析,这种现状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是一个错误反复出现,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运算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起良好的审题习惯,锻炼出细心清晰的解题思路。

提升运算技能的关键是通过已知条件对习题知识点的把控,从上至下或者反向推导出结论。在日常训练中,善于引导学生审题技巧,从已知条件入手,遇到难点不要慌张,回忆反思自己学习过的知识点,即使不能给出答案,也能给出解题思路,而思路往往比答案更重要。例如在中高年级教学中,给出一道常见的应用题,小明有10元,小军有5元,合买一幅羽毛球,两人钱数总和2倍再加3是羽毛球价格,问两人差多少钱。在这样一道看似复杂的习题中,首先要提炼出已知条件,不要被问题所牵绊,从已知两人现有的钱数,进一步推导出两人钱数相加的2倍,在这个基础上加3就是羽毛球价格了,有了羽毛球价格与两人总共有的钱,答案自然就解出来了。这是一种根据已知条件正推的思路,当然也可以运用反推的方法。

三、结合生活实际与其他学科,全面运用数学运算

数学的运算能力最终目标是应用,学会应用才是掌握了运算的真谛。教师在课后习题的选择上应该渗透学生对习题的思考,与其他学科教师共同设置综合题,意在某种情境下学生对问题分析能力,提炼信息,知识总结的能力,学会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这种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2]。例如在倒数运算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倒数用相关成语进行定义,学生查阅资料,从倒字入手,得到颠三倒四,上下颠倒等词语,从而得出结论倒数就是上下颠倒的两个数,而上下结构的数就是分数,倒数相加,相乘等运算也可以参考这种方法从语文,美术,英语或者生活中寻求应用点,加深学生对运算的理解能力。

日常针对性地练习是知识的巩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简单习题训练过渡到复杂的综合运算,教师注重对习题选择,从简到繁提高选题质量,在少而精的习题中快速提升学生运算能力,针对学生能力的高低,水平的差异,安排不同的课后训练,针对典型或者易错的习题进行重点讲解,把握运算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结语

全面提升小学运算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颇具挑战却务必实现的任务,作为其他学科学习以及生活运用的基础,关系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水平。在该技能的提升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兴趣出发,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丰富的情景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讲解后应注重对解题习惯以及解题思路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审题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学会从已知条件推演,并且需要养成细心反复检查的习惯。在对知识的掌握后应加强后期巩固,通过有针对性的综合习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对习题的设置时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创造力的提升,从知识的横向与纵向深度考察。学生运算技能的提升与逻辑思维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学生难免在学习中遇到瓶颈,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总结给予引导。小学运算技能的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却又相互影响,把握住这三个层面,从根源上深化数学教育的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典珍.小学计算教学初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3):71-72.

[2]杨有国.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7:47.

猜你喜欢

综合运用兴趣培养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感
论国有企业薪酬与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的策略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小议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运用能力研究
例谈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综合运用环节的设计